第453章 人證
第453章 人證
這的確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不要小看那些小官小吏,偷盜硝石和硫磺的丁飛只是兵庫司大使,謄抄公文的於丙,甚至只是兵部武庫司孫郎中的管家,可是丁飛偷走的那批硝石和硫磺險些炸了皇宮,而於丙抄錄的那份公文則是涉及到大魏朝的軍備詳情。
小官小吏,和他們身邊的人,便是這些人的目標。
京城地,居不易,京官難為,世家出身或者家境豪富的官吏自是不用愁,可是那些寒門出身的官員,有很多做了三四年的京官,連處自己的宅子也沒有。
何況,除了一家子的衣食住行,還有逢年過節對上司的孝敬,與同僚的往來,更有那投奔而來的親戚們。
例如某個村子,集全村之力供出一位進士,這位進士很爭氣,又選中了庶吉士,三年之後,庶吉士散館留在六部,從七品做起,每年的歲俸加上養廉銀子,總共也只有二三百兩。
在六部之中,他只是低級官員,年節禮是沒有的,為了前程,他還要不斷打點,還沒有喘口氣,同村的親戚便找上門來,給錢、給物,還要給前程,做了百樣都是應該的,只有一樣沒有做到,便是忘恩負義。
到了後來,實在是拿不出銀錢來了,恰好有人告訴他,悠然居里放印子錢,利息極低,且,那放印子錢的還是讀書人,再說,人家也不能算做是放印子錢,頂多是讀書人之間的互幫互助。
第一次銀錢借來解了燃眉之急,第二次銀錢再借來又解了燃眉之急,第三次時,總要把前面的銀子還回來吧?沒錢還怎麼辦,沒關係,不用發愁,一起小酌幾杯,幾杯過後便暈暈沉沉簽字畫押按手印簽了文書,醒來之後才發現,自己欠的已經不止前面的那點銀子,而是一筆他當官十年也還不清的巨債!
這便是陷進坑裡了。
一旦陷進去,那便不是他能說了算的。
什麼為臣者的忠心、什麼為官者的良心、什麼讀書人的初心,全部化為烏有。
皇帝把帳簿扔到龍案上,對柴晏說道:「朕聽說你們抓到的人里,有齊纓的隨從?」
柴晏朗聲說道:「的確如此,只是此人並非從開始時就是齊纓的隨從,而是齊纓來京城之前,榮成郡主交給他的人,但是從他的名字來看,他肯定不是榮成郡主自己的人,想來也是聽命行事。」
柴姝封號榮成,如果真是她的人,是不會叫阿成的。
「這個阿成嘴巴很緊,上了酷刑,依然不肯招供,兒子們進宮之前,不想讓他就這樣死掉,便停止了對他的審問。
阿成雖然沒有招供,但是曲掌柜供認不諱。」柴晏說道。
皇帝面沉似水,能夠命令柴姝做事的,只有兩個人而已,一是福王,二是懷安郡王。
而懷安郡王又一向沒有自己的主張,所以答案呼之即出。
阿成是福王派過來的人,假借柴姝之手,由齊纓帶著進京。
齊慰對齊纓心存愧疚,一旦齊纓服軟,齊慰要麼把齊纓接進國公府,要麼也會噓寒問暖,與齊纓非常親近。
皇帝想到這裡,心都涼了。
「說,那個曲掌柜招認了什麼?」皇帝問道。
柴晏說道:「曲掌柜不姓曲,他姓梁,早在二十年前,他便給福王打理生意,十五年前,他被派往京城,搖身一變成了曲掌柜,這些年來,他在京城娶妻生女,如今已是做了外祖父的人,即使是遷都的時候,他也沒有離開過京城,石亭來到京城以後,由劉渺引薦,曲掌柜做了悠然居的大掌柜,同時也是石亭的管家。
印子錢的事,曲掌柜所說與石亭大同小異。
但是曲掌柜除了幫助石亭打理生意之外,他還有另一個差事,那便是監視石亭。
每隔三日,曲掌柜便會去與悠然居隔著一條街的一個早點攤子上吃早點,劉渺會去,他會把石亭那邊的情況告訴劉渺。
另外,兒子再三審訊,曲掌柜沒有見過柴薈,他說在他來到京城的第十年,他開始負責把從宮裡傳出來的消息送到清圓,至於清圓的人再送去哪裡,不用問也知道,是送去了平城的福王府。」
聽到這裡,皇帝打斷了柴晏的話,問道:「他說是來到京城的第十年開始傳遞宮裡的消息,現在仍然繼續嗎?」
柴晏笑著說道:「曲掌柜說,自從父皇您登基之後,宮裡的消息就不是傳給他的,至於是誰接替的他,他也不知道,兒子覺得他沒有說謊,他確實是不知道。」
皇帝問道:「你為何能確定他是真的不知道,而不是撒謊?」
一直沒有再開口的二皇子,此時看向柴晏的目光里滿是絕望。
他的小弟弟,已經沒有慈悲之心了。
柴晏嘻嘻一笑,有些得意:「兒子派人抓了他養在外面的兒子,那小兒只有兩歲,曲掌柜看到兒子,立刻便有問有答了。」
「你查到他還有養在外面的兒子?」皇帝問道。
「兒子只是覺得,他那種身份的人,即使為了隱藏身份,不得不娶妻,也不會將親生兒女養在膝下,於是兒子請飛魚衛去打聽,果然打聽出來,曲掌柜的女兒是從善堂里領養來的,而他平時常去寶蓮巷,寶蓮巷裡住著一對母子,飛魚衛抓了那婦人,婦人招認她是曲掌柜養在這裡的外室,這個孩子便是曲掌柜的親生骨肉。」柴晏說道。
皇帝冷哼一聲:「收養善堂里的孤兒,白白擔了善人的名聲,其實卻是為了隱藏自己的身份,這種人,死不足惜。」
二皇子的嘴角抽了抽,他想起柴晏提著那個年幼的小兒,走到曲掌柜面前的情景,曲掌柜哭得聲嘶力竭,他什麼都招,只求保住兒子的性命。
當時小七居然在獰笑,小七太狠了。
柴晏對皇帝說道:「兒子也覺得這種人死不足惜,等這案子審完了,兒子會將那小兒交由善堂撫養。」
皇帝顯然對這個不感興趣,道:「嗯,你看著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