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我在原始社會的日子> 第三百零一章 差強人意的車輪

第三百零一章 差強人意的車輪

  一連三天的大雨終於是停了下來,好在除了部落周圍大部分的地方還是有植被覆蓋的,所以勉強也能出去幹活了,以前部落裏不缺吃的,偶爾休息個幾天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現在的話部落裏還是得好好忙活一段日子。


  雖然出去收獲可能也不是太豐富,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不求能帶回來多少東西,隻要能滿足部落裏一天的所需,宋宸就心滿意足的了。


  車輪的進度依舊是非常緩慢,多次實驗之後,宋宸和公輸都是發現了,直接將木頭彎曲成想要的圓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大部分的木頭雖然鋸下來之後非常的圓,但是並不能作為輪子使用。


  思來想去,宋宸還是決定用榫接的方式製作,在部落裏也算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了,如果是拚接的話,那麽就可以將一個輪子分成幾個部分,直接將木頭彎曲成圓形,既然不可以,但是如果隻是一個弧形的話,也就沒有多難了。


  不過拚接的話,對於精度要求就非常高了,容不得有半點誤差,所以必須提前將車輪的模樣刻畫出來,部落裏現在又沒有紙,宋宸隻能在石壁上先湊合著畫畫。


  部落裏很少有用到紙的地方,即使是巫平時畫一些東西,用石頭或者陶片也能湊合著用,所以宋宸一直也沒有想過製作紙,以至於現在突然需要用,臨時肯定也是做不出來的。


  車輪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做出來的,找了一個光滑的石壁將車輪樣子畫出來之後,宋宸便讓陶和瓷先製作出一批陶板出來,這個相對來說就要簡單很多了,隻要能達到部落裏日常使用的陶器那個硬度就可以,做出來也是相當的快,當天吩咐下去,第二天第一批陶板就已經被製作了出來。


  足足有近百塊,而且大小不一,這也是為了滿足多方麵的需求,最小的也有三十裏麵見方,大的都有一米了,既然要做那就多做點好了,即使這一次做車輪都需要,剩下的也能留給部落裏的其他人使用。


  最能用得到的就是巫了,在部落裏寫寫畫畫這麽多年,山洞裏已經沒有什麽太多的地方可容它記錄了,這還是大家都搬出去之後,山洞裏四麵都空了出來,要是還住在山洞裏的話,估計地方早就不夠用了。


  部落裏平時發生的比較重要的事情,巫都會用文字加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所以記錄一件事情需要的地方並不少,有了這些陶板之後,以後記錄就方便的多了直接挑一塊合適的地方,想怎麽寫就怎麽寫,雖然陶的硬度不比石頭差多少,但是並不用站著克還是比較輕鬆的。


  這其中還有一些,宋宸特地囑咐兩人仔細的用草木灰水刷上了幾遍,燒出來之後完全就是黑的,這就是部落裏的黑板了,之前部落裏依舊是用石壁當做黑板寫起字來總是有些不太清楚。


  有了這些陶板,再加上部落裏用石灰做出來的粉筆,條件基本上也能達到後世最差的水平了,不過在這裏可就相當先進了,字寫在上麵非常的清楚,巫知道了這些陶板的妙用之後,也是非常的興奮,無論是用來記錄部落裏發生的大事,還是用作教育孩子們,都會方便很多。


  ……………………


  當然陶板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將車輪最清晰的刻畫出來,為了保證不是特別容易損壞,宋宸直接將車輪的厚度確定在了十厘米,雖然可能是厚重了些,但這也是第一版而已,後麵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修改。


  第一次做肯定還是得以求穩為主,找了幾根最合適的樹,弄了兩天,最後終於做出來五段木頭,這五段木頭剛好可以拚成一個圓形,大致的樣子已經做出來了了,不過細節方麵還是需要打磨一下的。


  兩個人一個人負責細心的打磨,另一個人則負責將兩頭削成適合榫卯的形狀,這方麵公輸更加熟悉一些,自然是由他來完成了。


  做好之後將五塊木頭拚在了一起,正好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圓,而且做的時候是對著模板來的,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誤差,不過雖然也能滾的起來,但是宋宸還是擔心這個輪子用著用著會不會散架。


  所以宋宸又讓黑鐵照著這個輪子用青銅做兩個圓形,倒也不用完全和這個輪子一樣大,內圈一個外圈,一個能夠將其固定住就行,而且為了保證不容易變形,做出來的是比較粗的,整個圓環都是一個大拇指粗的樣子。


  畢竟是第一次做,難免需要走些彎路,既然做了銅環,其實木輪的厚度可以適當的減少一些了,但是都已經進行到這一步了,也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下做。


  內圈並不比外圈簡單多少,由於兩個硬件之間還需要幾根木頭用作支撐,所以開口必須保持一致,由於外麵一圈用銅環加固了,裏麵的宋宸暫時就沒有想著再鑄造出來,而且製作難度也不低。


  兩個人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將輪子的整體結構做了出來,看著麵前一堆散落的零件,宋宸和公輸都是有些興奮,這也是部落裏第一個輪子,雖然並不是多完美,但是意義還是比較重要的,而且在製作中兩人就已經發現到了不少的缺點,這才是最難得可貴的東西。


  記得將所有的零部件都拚接了起來,一個完整的輪子呈現在了兩人的麵前,外形和宋城在電視上看到的區別倒也不大,隻是內外部幾個銅環格外的亮眼,或者拿著這個輪子在地上滾了一圈,發現轉的還算是比較平穩。


  不過輪子可不是用來空滾的,最主要還得承擔起板車以及上麵幾百上千斤的重量,不過此時隻做出來一個想要拉東西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中間用作支撐的銅棍早就做出來了,黑鐵做了多次才做出來這一根完美的圓棍。


  雖然漂亮是漂亮,但是就是太耗費時間了,姐為了追求完美,黑鐵將銅棍從頭到腳做的都是同樣粗細的,都非常的圓,但其實並且有這種必要,以後可以主要兼顧兩頭,中間的完全可以稍微粗糙一些。


  輪子肯定是用軸承最好,但是宋宸所知道的軸承都是那種圓珠狀的,目前的部落可做不出來,而且宋宸也不知道其他有什麽合適方式,那就隻能硬磨了。


  輪子內圈是有一個圓洞的,這也用青銅做出來一個圓環,幾乎和銅棍的大小一樣,將銅棍插了進去,兩邊保持一樣的長度,為了保證能夠滾得動,宋宸還在裏麵塗了一層動物油脂,這樣也能起到不錯的潤滑作用。


  可能又搬來一些石頭,用繩子和網綁在兩頭,這就算是配重了,銅棍是一米二的,所以兩邊留出來的距離並不少,最後兩邊都綁了一百多斤的石頭,不是宋宸想提高重量,而是怕太重了,直接將銅棍給壓彎了。


  這一根棍子滿滿的都是黑鐵的心血,務必要保證它的完整性才是,加上兩百斤的東西,聞著依舊能比較順利地繼續向前滾動,而且也沒有宋宸想象中那麽澀,銅棍在中間還是比較滑的,估計這也和之前那一些油有關係。


  雖然車輪還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但是初步實驗還是比較成功的們,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一套完整的板車。


  徹底檢驗一下這一套東西的能力,光是這一個輪子就花費了兩人將近八天的時間,不過後麵一個做起來就會快很多了,雖然做的還不是很完美,但是經驗畢竟還是已經有了,也不用費盡心思的試木頭。


  做車輪並不需要多麽粗壯的木頭,手臂粗的就是最好的選擇,太粗的反而會影響輪子的製作,來上一個輪子,有許多地方可以改進,但是為了提前做出一套來,這些問題宋宸暫時並沒有在這個輪子製作中解決。


  這一個輪子宋宸就沒有幫忙了,全權交給公輸來做,水稻剛種下去,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的,尤其是之前還下了幾天雨,宋宸這幾天也會抽出一點時間指導著其他人來處理稻田裏的水位。


  不過大部分人還不是那麽的熟練,宋宸也不放心,昨天還是得宋宸親自跑一趟才行,三四百畝地,一畝地轉悠個幾分鍾,沒有一兩天的時間也是看不完的。


  之前的稻田已經算是被部落裏完全馴化了,肥力以及土層的厚度都非常合適,但是新開墾出來的就要差上一些,尤其是肥力不均勻的問題,樹根被燒過的地方相對來說就會好上很多,其他的地方肥力都要差一些,雖然犁過好幾次了,但是始終沒有辦法做到完全均勻。


  這就需要仔細的看一看哪些地方的秧苗長的稍差些,然後盡早追加肥料下去,現在正是追肥的最佳時候,秧苗才剛紮下根,要是等後麵在施肥,差距就非常明顯了,對於產量肯定也是有影響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