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因蕭言下了開放蠻族貿易的政令之外,鄭源之所以敢正麵硬剛李平,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蕭言前段時間整治世家所私藏的黑戶,讓不少地方原本強勢的世家大族人口驟減實力瞬間遭到削弱。
鄭家就是這個情況,這才敢和李家搶生意。要是放在以前,鄭源是萬萬不敢招惹李家的。
“你!”李平聽到鄭源搬出了蕭言的政令來,也有些不知所措。
蕭言可不是一般的人物,那可是大漢朝的車騎將軍,益州的新主!他要是說錯了話,自己的小命交代了不說,怕是李家也要受到牽連。
鄭源地遵守蕭言的政令要和蠻族進行貿易,自己怎麽有理由反對?李平無計可施,隻能對鄭源怒目而視。
就在二人僵持的時候,一旁的楊胡倒是支支吾吾地說話了。
“你……你說要用五石糧換我這張虎皮,可是真……真的?”當聽到鄭源說要用五石糧換自己的虎皮時,楊胡驚訝極了。
他雖然是蠻人,但是也通明漢人的糧食計量單位。
漢人稱量糧食,單位分為五等:銖、兩、斤、鈞、石。
其中,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自己賣給李平虎皮,一直以來的價格大約都是一張二百斤粟米,而現在鄭源卻打算出價五石,也就是六百斤糧食,足足多了三倍!
這個價格,讓楊胡很是心動。
雖然自己和李平合作了很長時間,但是新來的這個青年,出的價格實在是太豐厚了,與之相比,李平給出的價格確實太少了。
“沒錯,就是五石。”鄭源自然看出來楊胡心動了,當即點了點頭,同時向前一步,打算和楊胡細談。
李平看到這幕,慌張不已。
南蠻之所以很少和漢人交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益州世家大族們的壟斷。因為沒有渠道普通的商賈家族和百姓根本就分不得羹。
蠻人雖然對漢人都沒什麽好感,但其中也不乏楊胡這種,經常和漢人交易糧食的部落。
隻是在世家大族的影響下,朝廷頒布了不少禁止私自與蠻族交易的律法,普通人一旦被發現與蠻族交易,輕則抄家,重則滅族。
如此長久一來,市場自然就被壟斷,做為益州世家大族代表的李平才可以放心地對楊胡的虎皮瘋狂地壓價,而不怕他去找別的買家。
在中原地區價值可達十石的虎皮,到了李平這裏,居然能夠壓出一百五十斤這種匪夷所思的低價。
鄭源之前一直知道與蠻族人做生意是暴利,但是直到今天才明白,這已經不能用暴利來形容了。
這簡直就是撿錢,黑到家了。
“真是五石嗎?”楊胡聽到這個價格興奮不已,正打算答應,一旁的李平急忙又插嘴道:“我也出五石!”
“嗯?”聽到李平的話,即使楊胡再不通世故,此刻也明白了。
“原來你一……一直在騙我!”楊胡很是憤怒,原來自己的虎皮可以賣到這麽高的價格,但是李平卻一直隻給自己二百斤一張,而且還經常壓價。
這讓楊胡對李平一直以來的好感全無,原來李平一直都在糊弄他。
“我……”李平還欲再言,但是楊胡已經對他完全失去了信任感,轉而和鄭源交談起來。
最後,鄭源以每張虎皮五石的價格,買到了七張虎皮,還有藥草等無數,滿載而歸。
李平則是憤恨不已,但是也不能做什麽,隻能向鄭源放下了一番狠話,隨後帶人離開。
對此,鄭源倒是不在乎。現在蕭言入主益州,在一番整治下,益州的世家大族已經不敢過於張揚了。更何況開放蠻族貿易是蕭言下的政令,即使是李平也沒有理由阻止。
和楊胡完成交易後,鄭源不禁在心中很是感激起蕭言來。雖然素未謀麵,但是蕭言這開放蠻族貿易的政令,很明顯是非常正確的。
鄭源雖然隻是一個商人,但也像尋常的士子百姓一般,心係川蜀的未來。現在,鄭源卻不再擔心了。
南中為什麽總是叛亂?就是因為蠻人貧窮!他們過不上好日子,這才會眼饞中原肥沃的土地。但是雖然蠻族的領地內不宜耕種,卻蘊含著豐富的寶藏,那就是無數的藥材和野獸。
隻是這些物品,在那些益州世家大族的壟斷之下,蠻族人一直被他們瘋狂壓價。所以益州南部雖然有富庶的資源,卻久久不能發展。
現在,蕭言的這一政令,卻讓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所有人都可以到蠻族這裏自由貿易。而且在蕭言和蠻王孟獲的共同保證下,這些商人不會受到傷害。這無異於給益州的商人和蠻族人都送去了一個發財的機會。商人們可以因此而富庶起來,而蠻族人也可以借此改變他們的處境。
因此,意識到這一點的鄭源,對隻是聞名的車騎將軍蕭言,生出了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 在這等英明之主帶領下,川蜀何愁能不昌盛?
而另一邊,楊胡與鄭源完成交易,帶著幾十石糧食回到了部落後,引起了部落中極大的轟動。
其他的蠻人部落,在聽說與漢人貿易居然可以獲得這麽多糧食之後都行動起來,拿著自己部落出產的物品然後派遣不少蠻人為“使者”,前去南中邊境和漢人進行貿易。一時間,原本十分冷清的南中邊境,在這段時間內變得熱鬧繁榮起來。通過漢蠻之間的貿易雙方都獲得了不少好處,蠻族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日子過好了誰能沒事去發動叛亂呢。
在南中情況好起來的同時,新的事情又要來臨了。蕭言的政策雖然給大多數蜀中百姓帶來了實惠,贏得了他們的好感。但是也並非是所有的人都能對此感到滿意,其中一些世家大族就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而對蕭言的政策十分不滿。
不過因為蕭言的實力太強,所以他們也沒有辦法直接反抗,而是尋找可以抗衡蕭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