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
第792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
南北朝時期,統一北方的北魏王朝,那是中華歷史繞不過去的一個王朝,隋唐的根基來自北周,北周的根基來自北魏。
所以你說北魏重要不重要?
可問題是,北魏自身的問題非常嚴重,尤其是在皇權更迭的問題上,基本上沒有讓人省心的時候!
拓跋珪是北魏的開國之君,原來他是跟著後燕慕容垂混的,慕容垂作為拓跋珪的舅爺爺,給了拓跋珪不少支持,讓他逐漸恢復了代國昔日的氣勢。
結果拓跋珪做大以後,公然和後燕翻臉,這可把慕容垂給氣壞了,當時慕容垂年紀大了就讓自己的兒子慕容寶帶兵出征,結果在參合陂之戰中,拓跋珪把慕容寶揍了一頓,坑殺後燕4萬降卒。
梁子就這麼結下來了,70歲的慕容垂勃然大怒,親自出征,可惜沒多久便病死了,拓跋珪躲過一劫,這才逐漸壯大北魏,成為了北方強國。
可是拓跋珪到了三十多歲,就喜歡嗑藥,每次嗑藥結束,這腦子就不太好使,常常疑神疑鬼,一言不合就要殺個大臣祭天。
這可把大臣們給嚇傻了,甚至有卷鋪開跑路的,光殺大臣還不夠,有一天拓跋珪發現自己的妃子賀夫人犯了點錯,索性就準備處死他。
賀夫人連忙偷偷聯繫上了自己的兒子拓跋紹,希望他來救自己。這下拓跋珪玩大發了,拓跋紹是個愣頭青,得知老媽出事了,二話不說就沖入皇宮解救,順便宰了自己的老爹拓跋珪。可憐拓跋珪被殺時才不過39歲而已。
拓跋珪一死,北魏皇位就空缺下來了,開國之君就被刺身亡,還是自己的兒子乾的,這還真是沒見過。拓跋紹弒君以後,還天真地認為自己可以繼位,結果被哥哥拓跋嗣帶兵誅殺。
因此拓跋嗣這才繼承了大位,史稱明元帝,拓跋嗣繼位以後,勵精圖治,拓展地盤,陸續從南朝奪取了青州、兗州、豫州、司州等地,甚至拿下了北方重鎮虎牢關,堪稱一代雄主。
可惜拓跋嗣32歲,就因為積勞成疾而去世。當時他的兒子拓跋燾年僅15歲,便登上了帝王寶座,他便是北魏赫赫有名的太武帝。
太武帝拓跋燾實在是太猛了,剛登基就遇上了柔然南下的麻煩,他果斷親自帶兵抵擋,因而小小年紀,便掌握了軍政大權。
稍微年長一點以後,拓跋燾開啟了自己一統大北方之路,他先後攻滅了赫連家族的大夏、慕容家族的北燕,沮渠家族的北涼,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還曾經兩次抵擋住了劉宋王朝的北伐,尤其是在第二次劉義隆北伐的時候,太武帝拓跋燾帶兵將其擊潰,飲馬長江。要不是軍中出現了瘟疫,早就南下滅了劉宋了。
這樣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按道理會有很不錯的結局,可惜這位老兄過了40歲以後,也開始昏庸了起來。
他的脾氣相當差,跟他爺爺拓跋珪一樣,一言不合就要殺個大臣祭天。結果導致北魏政局動蕩,人人自危。尤其是太子拓跋晃和拓跋燾的政見完全不同,再加上宦官宗愛不斷在說拓跋晃的壞話,直接導致拓跋燾逼死了自己的太子拓跋晃。
這下好了,拓跋燾徹底成了孤家寡人,他終於開始感到後悔。可不等他後悔,他身邊最親近的宦官宗愛,居然擔心拓跋燾對自己下手,提前動手宰了拓跋燾。拓跋燾去世時,年僅45歲。
早年拓跋燾害死了自己的太子拓跋晃,心裡很不舒服,所以就常常把拓跋晃的兒子拓跋濬帶在身邊,當成接班人培養,稱之為世嫡皇孫。
宗愛誅殺拓跋燾以後,大臣們連忙組織在一起開會,商量著該由誰來繼承大統。他們分成了兩大派:
第一部分人以尚書左僕射蘭延為首,他們支持拓跋燾的兒子拓跋翰繼位。理由是皇孫拓跋濬年幼,不適合主政。
第二部分人以侍中薛提為首,他們支持皇孫拓跋濬繼位。理由是皇孫拓跋濬沒有過錯,不應該失去繼承權。
正當兩幫人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宗愛卻瑟瑟發抖起來。因為不管是拓跋翰還是拓跋濬繼位,自己都吃不了兜著走。
因此宗愛開始謀立與自己關係比較好的南安王拓跋余,並且以皇太后的名義,將拓跋翰、蘭延、薛提等人騙入宮中,全部誅殺。
自此北魏皇位落在了拓跋余手裡,而權力則落在了宦官宗愛手裡。由於宗愛有擁立之功,被拓跋余冊封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等職務,甚至封為馮翊王。
由於宗愛的勢力越來越大,拓跋余也深感不安,因此想要找個機會除掉宗愛。這事兒被宗愛知道后,人家可沒有拖延症,二話不說就把拓跋余提前給宰了。殺皇帝,對宗愛來說,那都是家常便飯了。
好在這個時候殿中尚書長孫渴侯與尚書陸麗等人,立刻把皇太孫拓跋濬立為皇帝,這才穩住了局面。拓跋濬繼位以後,果斷誅殺了宗愛,為自己的爺爺、父親和叔叔們報仇雪恨了。
拓跋濬滅了宗愛以後,北魏的亂局稍微告一段落。但是你要知道,當時的拓跋濬年僅13年歲而已,壓根就不能自主執政。
等到他稍微年長一些以後,意識到北魏當年戰亂太多,應該休養生息了,因此北魏度過了一段相對安寧的時光。可拓跋濬命不長,26歲就去世了,沒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
拓跋濬去世以後,他那個年幼的長子拓跋弘繼位,年僅13歲。又是一個孩子,北魏真夠倒霉的,全都是少年天子,自然很容易就被別人欺負。
這回欺負拓跋弘的可不是權臣,而是他的嫡母馮太后。北魏有一種傳統,那就是子貴母死。
也就是說,兒子被立為太子,那麼做母親的就要自盡,以防止呂后亂政的局面,因此拓跋弘的生母李氏就這被賜死了。
但是身為皇后,嫡母是不需要這麼做的。因此拓跋濬的皇后馮氏,順理成章成為了架空拓跋弘的關鍵人物。
馮太后的出身也不簡單,她的爺爺就是北燕皇帝馮弘,所以說她怎麼說也算是個郡主。
本來拓跋弘生下了太子拓跋宏以後,馮太后也不打算管理朝政了,安心在後宮弄孫為樂。
可拓跋弘卻非要干涉馮太后的私生活,貶謫了一批馮太后的面首,這還得了?敢動老娘的男人?
於是馮太后和拓跋弘之間的戰爭就這麼爆發了,以至於拓跋弘開始厭倦朝政,專心研究道佛學說,結果把自己給陷進去了。
拓跋弘打算傳位給叔叔拓跋子推,馮太后帶著一幫人表示反對,無奈之下,18歲的拓跋弘只好傳位給了年僅5歲的兒子拓跋宏。
此後拓跋宏手裡還有一些權力,依舊干涉朝政,可馮太后卻不太願意再讓他出現了,因此沒多久,拓跋弘就被馮太后幽禁,隨即意外去世了,年僅23歲。
如果說前面的北魏皇帝,都在小打小鬧的話,那麼元宏可就是動真格的了。過去北魏皇權更迭,基本上都是宗室、宮廷內部進行的。可元宏卻偏偏要對整個北魏下手。
元宏是馮太后養大的,所以馮太后前期執政期間,元宏是沒有權力的。等到馮太後去世以後,24歲的元宏正式親政。
這位老兄可太會玩了,他立志於漢化改革。為了遷都到更靠近中原的洛陽,甚至撒了個謊,揚言要南征。嚇得大臣們連連答應就在洛陽建都好了,何必南征呢!
剛才不是拓跋宏嗎?咋變成元宏了呢?這也是他的改革成果之一。為了漢化改革徹底,元宏從北魏皇族自己人下手,把拓跋這個姓氏改成了元姓,從此北魏皇族都改姓了元。
同時他也鼓勵鮮卑各大貴族更改自己的姓氏為漢姓,用漢語取代鮮卑語,參考南朝的法令來治理北方。為了改革,元宏不惜打壓鮮卑貴族,甚至處死了自己的太子元恂。
這可真是個猛人啊,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之下,北魏的漢化程度十分明顯。但是也埋下了隱患,因為鮮卑貴族們都很不服氣,這就是北魏分崩離析的重要原因。
元宏自己33歲就英年早逝了,留下了一個改革還沒徹底的北魏給自己的兒子元恪,可見北魏的未來會怎樣。
北魏的崩盤,源於改革過於倉促。
元恪雖然也支持老爹的想法,但是能力有限,無法調和舊貴族和改革派之間的矛盾,以至於北魏國力開始衰敗。
33歲的元恪去世以後,北魏再次出現了大混亂。年僅6歲的太子元詡被立為皇帝,他的母親胡太后執政。由於胡太后的胡作非為,甚至毒殺元詡,導致爾朱榮入京穩定局面,北魏徹底迎來敗亡結局。
胡太后毒殺元詡后,把元詡的女兒元姑娘冒充為皇子,立她為帝,結果事情敗露。不得已只好改立元釗為帝。可惜爾朱榮掌權后,元釗又被他給宰了。
此後爾朱榮立拓跋弘的孫子元子攸為帝,元子攸趁機滅了爾朱榮,結果他本人又被爾朱兆給宰了。此後的元恭、元曄、元朗、元修都是權臣高歡手裡的傀儡,其中元曄、元朗被高歡所殺,元子攸被宇文泰所殺。
北魏的皇權更迭過於混亂,得以善終的皇帝實屬少數。
先後死於非命的就有拓跋珪、拓跋燾、拓跋余、拓跋弘、元詡、元釗、元恭、元曄、元朗、元修,這還是在北方統一的基礎上,出現的這種情況,絕對不正常。
究其根本,我們可以看得出,鮮卑文化融入漢文化的這個過程中,造成了一系列麻煩,這才是北魏皇權更迭、動蕩不安的主要原因。
比如說太武帝滅佛,而他的子孫後代卻信佛。比如說太武帝前期重用崔浩這樣的中原士族,後期又把這幫人給滅族了。
我認為最關鍵的地方,那就是元宏在改革的時候,腳步快了點。
他什麼都想要一步到位,鮮卑貴族們壓根就吃不消,矛盾自然也就彰顯出來了。
再加上沒有一個比較優秀的接班人接力,直接導致漢化改革進入了尷尬局面!
公元589年,隋滅陳。佔領建康城后的一天夜裡,隨軍出征的開府儀同三司王頒「發陳高祖陵,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即挖開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的陵墓、取出殘存屍骨、焚成灰燼后沖水喝下。
如此駭人聽聞的舉動,起因其實很單純: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在公元555年,王頒之父王僧辯被曾經的戰友——陳霸先誘殺。
在除掉這位強勁對手后,陳霸先經過兩年奮戰,成功取代梁朝、建立陳朝。
但如果我們回看王、陳反目的來龍去脈,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次典型的政治鬥爭,雙方並無對錯之分;
陳霸先甚至佔據了民心與輿論優勢,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時,這一戲劇性的事件,也是侯景之亂后劇烈動蕩時代的縮影。
公元548,侯景帶著區區8000人起兵,卻令人意外地攻下了健康城。在這個過程中,梁朝暴露了自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本質!
統治群體的高度腐朽、巨大的貧富差距、嚴峻的階級矛盾南朝本身的問題,最終都成了對侯景有利的武器。
這次戰亂,帶給梁朝的不僅僅是赤地千里、荒無人煙的慘狀,後續的影響更為致命:蕭氏宗室本就散布在各地掌握兵權,當侯景圍困建康時,湘東王蕭繹、河東王蕭譽、岳陽王蕭詧等人卻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
梁武帝蕭衍被餓死後,這些子孫不僅不思平亂,反而執著於互相間的傾軋、內訌。
但在歷史上的任何危難時刻,都會湧現出一群敢於力挽狂瀾、力挑重擔的脊樑人物,在那個南朝的危亡關頭,脫穎而出的正是陳霸先、王僧辯。
當初侯景之亂爆發的消息傳到南疆時,出身貧寒、憑藉卓越戰功威震一方的陳霸先立即著手北上勤王,但卻遭到了來自各方的掣肘,廣州刺史元景仲、南梁宗室蕭勃先後阻止他北上。
無奈的陳霸先只好派人前往江陵,投到蕭衍的第七子、湘東王蕭繹麾下,以實現自己的救國抱負。
公元550年,陳霸先率軍出發,沿路披荊斬棘,先擊敗蕭勃部將的攔截,后戰勝侯景一黨李遷仕,終於在下一年順利往北推進,目標直指侯景。
就在同時期,為了迎戰西進的侯景,湘東王蕭繹派部將王僧辯等人率軍東進,並在巴陵(今湖南嶽陽)、郢州(今湖北武漢)一帶擊敗侯景主力軍,逼迫對方由攻轉守,戰場局勢發生了逆轉。
王僧辯,本為鮮卑烏丸氏後人,其家族曾在北魏世代為官。南梁初期,他跟隨父親王神念南投,常年為湘東王蕭繹服務。
當初侯景之亂爆發時,蕭繹曾派王憎辯率領一萬軍隊前去勤王。但當他們趕到時,建康城已陷落、梁武帝已死。隨後,實力強勁的蕭繹與蕭譽、蕭詧展開了皇位爭奪戰,讓侯景得以繼續肆虐。
不久,隨著侯景號稱20萬的大軍西上,軍事才華出眾的王僧辯被賦予重任,在取得巴陵守衛戰的勝利后,他率軍乘勝東下、收復江州和郢州,劍指建康城。
在白茅灣(今安徽懷寧以東),他與陳霸先的勤王軍隊實現了會師,王、陳二人的軍事才能同樣出色,但初次見面,他們的格局立即呈現出高下之分。
起初,由於陳霸先早已名聲在外,引起了王僧辯畏忌。得知友軍缺糧,陳霸先大度地從自己的五十萬石軍糧拿出30萬石送給對方,這不僅改變了王僧辯對自己的看法,也讓整支西路軍對自己頓生好感。
公元552年,兩軍齊心協力,經過艱苦卓越的血戰,終於徹底摧毀了兇殘的侯景勢力。隨後蕭繹在江陵即帝位,是為梁元帝。他論功欣賞,王僧辯被提拔為司徒、鎮衛將軍,陳霸先為征虜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正當王、陳二人在東邊收拾殘局、抵抗北齊入侵時,西邊的蕭繹卻惹上了大麻煩。
首先,蕭繹即帝位之前,成都的武陵王蕭紀已稱帝於益州。為了爭奪正統身份,他調動兵馬與蕭繹爭鋒,後者情急之下竟向西魏求援。這對宇文泰而言,無異於天上掉餡餅,他派尉遲迥趁虛而入,輕鬆吞併了蜀地。
此後,戰勝了兄弟的蕭繹卻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對宇文泰翻臉不認人,結果迎來了西魏5萬兵馬的強攻。當時的王僧辯、陳霸先遠水救不了近火,江陵淪陷、蕭繹被殺。隨後,宇文泰扶植梁朝岳陽王蕭詧為傀儡,把江陵彈丸之地划給其統治,這就是西魏的附庸政權西梁。
在這種情況下,身在東線的王僧辯、陳霸先就成了無主之將。面臨西、北兩大強敵,二人一度齊心協力,擁立其子蕭方智為帝。但不久就因利益與立場問題分道揚鑣。
下一年(公元555年),趁火打劫的北齊發動大軍護送蕭衍侄子蕭淵明(早年間被北齊俘虜)南歸,意圖扶植一個親近自己的傀儡皇帝。
這種動作,無異於「掩耳盜鈴」,名為護送、實際上就是入侵。王僧辯試圖抵抗,但卻胳膊扭不過大腿,在對方答應保證蕭方智當太子后,他接納了蕭淵明。
在當了多年的俘虜后,蕭淵明竟逆襲成了皇帝,隨後他任命王僧辯為大司馬、陳霸先為侍中。
在這種情況下,南梁實際上已成了北齊的附庸國。面對這種屈辱,無數江南血性男兒義憤填膺,其中自然以陳霸先為代表。
當初,由於聯手滅掉強敵侯景,王、陳二人「甚篤」,甚至結成了兒女親家。但當王僧辯決心接受蕭淵明時,兩人出現了裂痕,陳霸先激烈反對,先後四次派人前去苦口婆心勸說,卻沒有起到絲毫效果。
這也讓本就雄心勃勃的陳霸先找到了借口,他抓住王僧辯犯下的致命錯誤,開展了秘密而又全面的準備工作,目標直指曾經的親密戰友。
王僧辯錯在哪裡?
第一,他廢除了舊主蕭繹的直系兒子蕭方智,擁立具有北齊背景、且非梁武帝直系出身的蕭淵明為帝,這屬於嚴重的政治錯誤;
第二,王僧辯是鮮卑烏丸氏人。
當初西晉滅亡、衣冠南渡,雖然北方各股勢力你來我往、政權頻繁更迭,但從整體的格局而言,南北對立已成常態;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模式更是常態化。
但縱觀過去的200多年來,南朝雖整體上進攻乏力,自保卻從沒成過大問題,甚至在劉裕、桓溫時代,還能偶爾創造主動成功北伐的壯舉。
時至今日,卻是罕見的空前屈辱期:把江南攪得遍地廢墟的侯景本是羯人,西梁傀儡政權的蕭詧是鮮卑化匈奴人宇文泰所立,
如今蕭淵明又依靠鮮卑化漢人高洋的支持登堂入室,眼見南朝被逐漸蠶食、控制,這讓那些以文明正統自居的軍民情何以堪?
陳霸先敏銳地抓住了這一點。他對南朝將士慷慨激昂:「王公一旦改圖,外依戎狄,援立非次,其志欲何所為乎!」即把除掉王僧辯與抵禦外侮之間划等號,成功地佔據了輿論優勢。
不久后,陳霸先與親信侯安都、周文育、徐度等人密謀后,連夜在石頭城(健康外圍)襲殺王僧辯父子。隨後他廢黜蕭淵明、迎回蕭方智為帝,自己則擔任任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掌握了南梁實權。
對內擁立正統皇帝、對外舉起御辱大旗,陳霸先打出了一手出色的政治牌。隨後,他一邊剷除國內異己,一邊親自率軍抵抗強大的北齊。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面對來勢洶洶、實力強勁的齊軍,陳霸先團結所有力量,沉著應對,鼓舞將士,雙方在淮河以北展開血戰時,南朝百姓隔河圍觀、歡呼加油聲震天動地。
依靠天時、地利、人和,陳霸先外退強敵、內平叛軍,在公元557年建立陳朝,並且留下了自力更生、頑強奮戰的政治遺產,讓國土狹小的陳朝在敵我實力差距空前懸殊的情況下支撐了30多年。
在能人層出不窮的南北朝時期,南方帝王中最受肯定的只有倆人:一個是「氣吞萬里如虎」的宋武帝劉裕,另一位就是陳霸先。
而且,陳霸先的功績尤其難能可貴:南朝面臨內外交困的空前浩劫,丟掉了半壁江山;在這百年難遇的生死存亡之際,出身微寒的他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守住了南朝的半壁江山,令後人敬佩不已。
當然,當時的南北都是我國歷史上的正統王朝,但在其位、謀其政,任何努力奮鬥的人物配得上尊重。
另一方面,曾經與陳霸先並肩戰鬥的王僧辯同樣優秀,可惜他的格局、戰鬥意志存在巨大缺陷,沒有意識到時代大潮下軍心、民心所向,不幸地淪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