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三監之亂
第818章 三監之亂
大約2600多年前,中華文明面臨一次重大危機,當時狄戎肆虐北方,之前不僅攻破鎬京滅了西周,而且還讓中原諸侯時刻面臨亡國之危。
與此同時,南方「蠻夷」楚國勢力龐大,又野心勃勃,時時刻刻想要北上攻佔中原。
南下的狄戎,北上的楚國,兩者只在「一線之間」,華夏文明就要被狄戎與楚國打穿了,當時華夏文明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在這種形勢之下,管仲與齊桓公挺身而出,率領諸侯尊王攘夷,雖然其中不乏為己謀利之私,但客觀上的確保衛了當時的華夏文明,因此管仲被譽為「華夏文明保護者」。
當然,除了保護者這個頭銜之外,管仲治理國家、制定製度等的成就,也讓他贏得「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第一相」等頭銜。可以說,在古代治政成就最高的大臣中,管仲至少可以排進前三。
那麼,成就如此驚人的管仲,他到底有什麼來歷呢?鮮為人知的是,管仲祖上有過一段不光彩的歷史。
關於管仲的身世,歷史上有兩種說法,即周初管叔鮮之後,與周穆王庶子之後。
武王克殷之後,將三弟姬鮮封在管地,於是他就被稱之為管鮮,以封地名稱為「氏」,這是先秦的習俗,姬鮮也就成了「姬姓管氏」,因此管叔就成了後來的管姓之祖,唐朝《元和姓纂》中就指出管仲是管叔鮮之後。
當然,管叔是不是管姓之祖,如今已經不可考,因為周武王封姬鮮於管,說明「管地」在商朝時早已存在,那麼商朝有沒有封貴族於管,甲骨文中並未說明。所以,很難確認最早的管姓始於何時,但就目前文獻記載來看管叔是管姓之祖。
不過,宋代鄭樵在《通志·氏族略》第一次明確指出:「齊有管夷吾(管仲),出自周穆王,至夷吾始顯於齊。夷吾裔孫修,仕楚。
齊又有管至父。漢有燕令管少,末知其自齊往與?此皆以邑為氏者。」也就是說,鄭樵認為周穆王將庶子封在管地,由此得到「管氏」稱呼,管仲是周穆王的後代。
但鄭樵這一段話缺乏文獻證據,而他距離西周相隔2000餘年,是怎麼知道管仲是周穆王後代的?周穆王史料極少,史料既沒有說明他有多少子女,也沒有史料說周穆王封子在管地,這是一個謎,鄭樵是如何知道的?
當然,《史記》中說三監之亂中「管叔鮮作亂誅死,無後」,似乎可以為否定管仲是管叔之後、以及出自周穆王提供一些關鍵佐證。
總之,管仲身世主要是這兩種觀點,至今爭論不休。
那麼,管仲到底是誰的後代呢?本世紀初,清華簡橫空出世,為解決這一疑問提供了重要證據。
武王克殷之後,隨即論功行賞,冊封了一批功勛、宗親、盟友等諸侯,大約有百餘個。
周武王之所以冊封諸侯,將大片的土地封給諸侯們,不是因為周武王不想做一言九鼎的帝王,而是當時生產力的約束,分封諸侯才是最適合的辦法。
從周代開始,把王城周圍千里的地域稱為「王畿」,《周禮·夏官·職方氏》中說:「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現代學者測算,周代一里大約如今的300米,因此千里大約就是300公里。
也就是說,方圓300公里大約就是在當時生產力條件下能夠直接且完全掌控的極致範圍,而在此之外一般就只能依靠諸侯們了。可見,古人的一些決策,今天看來好似荒唐,但實際上卻有著深刻的時代原因,歷代開國時儒家一直嚷嚷建議新王朝實行周朝分封制,實質上是思想僵化,不懂時移世易。
在周武王分封的諸侯中,其中一個是管國,封地大概在如今河南鄭州管城區,國主是周武王的三弟姬鮮。
先秦時期,貴人往往有姓有氏,平民有姓無氏,原因在於「氏」一般源於封地名稱或源於官職,平民沒有封地又無官職自然無「氏」,漢朝之後姓氏合一。
周公旦之所以叫周公旦,原因在於武王將他先封在了「周」地;召公奭之所以叫召公奭,原因在於武王將他先封在了「召」地齊韓趙魏等「氏」都是從封地名稱中而來,先秦名人的稱謂中往往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
因此,姬鮮被封在管地之後,就變成了姬姓管氏,時人就不能稱他姬鮮了,而是應該稱他管鮮,如此才能凸顯他是管地之主的高貴身份。
武王克殷之後,由於殷商殘餘力量還很強大,需要時刻監視防範,於是在將紂王之子武庚封在殷地,
讓其管理殷人時,安排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八弟霍叔駐紮在武庚封地周圍,以監視威懾殷人,史稱「三監」。但周武王英年早逝,滅商之後三年就去世了,留下還在襁褓之中的周成王,由於周成王太小,於是老四周公旦就代為全權攝政。
但管叔是周文王第三子,老大伯邑考、老二周武王先後去世之後,周成王又還在襁褓之中,按照「兄終弟及」的慣例,怎麼說都應該輪到管叔代為攝政,而不是老四周公旦。再退一步說,管叔認為朝中決策團隊中,至少也應該有他,不能全由周公旦決定。
另外,或許周公旦是一片公心,是為了姬姓江山考慮,但其他人拿不準周公旦會不會篡權,而周公旦全權攝政又的確存在篡權的可能,管叔認為周公旦「恐將不利於成王」,意思是周公旦可能會篡權。
於是,「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叛周」,到處散布流言說周公將會篡權,最終三監與武庚聯合發動反周叛亂,史稱「三監之亂」。
當然,叛亂很快就被周公旦平定,所謂「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其中霍叔被貶為庶人,可能他罪行較小,沒有直接參与武庚叛亂,蔡叔被流放,管叔被誅殺,管國被廢,司馬遷認為「管叔無後」,大概是被周公旦斬草除根了。
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三監」中的管叔、蔡叔、霍叔本是姬姓族人,他們與周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為何會與武庚結盟反周叛亂,對他們來說推翻周朝有何好處?
而且,只是「疑」周公罷了,還不至於升級到反周的地步吧!從正常邏輯上說,管叔等沒有理由反周,最多利用武庚來獲取更大的政治利益,最終實現讓周公旦下台、管叔上台攝政的目的,但絕不至於幫助武庚推翻周朝。因此,史書記載管叔與武庚一道起兵反周,著實讓人難以理解。
2008年,清華大學收到一批戰國竹簡,其中不少內容具有顛覆性。
關於周初這一場叛亂,《清華簡·系年》第三章記載:「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於殷。武王陟,商邑興反,殺三監而立彔子耿(武庚)。」周武王克殷之後,設立三國監視殷人,武王去世后殷人造反,殺掉了三監立武庚為王。
這段記載與傳世史書完全不同,認為武庚殺了管叔等三監,而如果管叔參與武庚反周,為何還會被武庚殺掉?顯然,清華簡認為管叔三人至少沒有反周。
當然,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清華簡寫於戰國時期,對周初歷史記載未必客觀,但其中對三監的描述卻更符合邏輯,更為可信。
由此不難看到,周初對三監的描述,既有客觀描述,三監散布流言導致內亂,乃至與武庚有所勾結,且沒能履行監視武庚的本職工作等,的確犯下了重罪,但也有抹黑之處,在本質上三監與武庚沒有共同利益而不會反周,只是為了打擊三監這些政敵,所以當時周朝統治者才將他們與武庚之亂劃上等號。
既然如此,周公旦會斬草除根,將管國廢除,還將管叔一家全部殺了嗎?其實不太可能,也違背周公旦的形象。
首先,管叔應該沒有真正反周,主要是散布「周公恐將不利於成王」的言論,有心奪取攝政位置,周公旦知道,姬姓族人也知道。
殺管叔一人可以了,但如果將管叔一家人全殺了,豈非太過於狠辣,又豈非坐實周公旦不容族人的獨裁心思?
其次,史書記載武王克殷之後考慮如何處理殷人時,姜子牙說斬草除根全部殺了,召公奭說根據律法將該殺的全殺了,周公旦說「貴族有過,在紂一人」,只殺紂王一人,其他人各行其是。
周公旦能對殷人寬懷大量,為何不能對管叔後代寬容?更何況,管叔是姬姓族人,周文王的第三子,他的親三哥,對親人如此狠辣,既會激起族人的不滿,讓他們有兔死狐悲之感,也有損周公旦在族中的形象。
第三,《左傳》中說「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管、蔡、魯、衛、霍」其中「二叔」是指管叔、蔡叔,周公誅殺管叔之後,應該又重新分封了管國。
《史記》中說三監之亂后「餘五叔就國,無為天子吏者」,其中「五叔」是指管叔、蔡叔、成叔、曹叔、霍叔,他們沒有朝中的官職,但如果管叔已被誅殺,沒有後代如何就國?
因此,管叔應該被殺了,但管叔後代沒有被斬草除根,還是被朝廷封在了管地。那麼,既然管叔後人還在管地,周穆王又如何封庶子於管?可見,管仲祖上是管叔,而非周穆王的某個庶子。
其實,如果管仲是西周傳奇大帝周穆王之後,估計管仲也會說一說吧,史書上也會記載一二,而因為他是不光彩的管叔之後,所以才會對祖上身世沉默不語吧。
大約2700多年前,犬戎入侵攻破鎬京,西周天子權威崩潰,華夏文明,進入諸侯兼并的春秋戰國時代,管國或許在此期間滅亡。
管國滅亡后,不少管氏後代遠走他鄉,其中管仲一脈來到富庶的齊國,但由於管仲非比尋常的身份,所以才能在齊國做官,並開啟波瀾壯闊的一生!
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征討叛亂的南中。在這場戰役中,他採納了馬謖的建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建議,打出了著名的七擒孟獲的戰例。
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最艱難的一次戰鬥就是第七次生擒孟獲,在這場戰鬥中他遇到了藤甲軍。
那麼,這支藤甲軍為何那麼難以對付,諸葛亮在消滅他們后,為何沒有再組建這樣一支軍隊為己所用呢?
孟獲在被諸葛亮六擒之後,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得請求外援的幫助。他請的援軍是烏戈國的國主兀突骨率領的藤甲軍。孟獲之所以如此看重這支軍隊,想要依靠他們扳回顏面,打敗諸葛亮,是因為這支藤甲軍有著過人之處。
這支藤甲軍穿著的藤甲非同一般,製作藤甲的藤要經過特殊處理。
這些藤生長在山澗之中,採摘后浸泡在油中,半年後取出晒乾,然後再重新浸泡。
在經過十幾次后,經過處理的藤用來製作藤甲。
這種藤甲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都不能入。此次兀突骨率領傾國三萬藤甲軍前來,讓沒有思想準備的諸葛亮措手不及。
在雙方的交戰中,蜀軍由於不知道藤甲軍的虛實,吃了敗仗。諸葛亮在得知雙方交戰的情況后,在盤蛇谷布下了埋伏。他命令魏延去和藤甲軍作戰,讓他詐敗引藤甲軍上鉤。魏延在連續打了十五次敗仗,丟了七個營寨,讓兀突骨和孟獲放鬆了警惕。
最終兀突骨和他的部下被引入了盤蛇谷。這條山谷兩側危峭石壁,並無樹木,放鬆警惕的兀突骨認為不會有埋伏,就進入谷中。
誰知道在這裡,他的前後道路都被諸葛亮堵塞。再加上地下預先埋設了鐵炮,兀突骨和他的部下都被燒死在谷中。
經此一戰,被擒的孟獲終於向諸葛亮投降,說出了「南人不復反矣」的諾言。
我們看諸葛亮與藤甲軍的交鋒,就可以看出藤甲軍的厲害之處。諸葛亮和他的部下,在與藤甲軍交戰中,始終不佔上風。只是因為諸葛亮在經過觀察思考後,從藤甲利於水者必不利於火的特點,用火攻才消滅了藤甲軍。為此,諸葛亮還流下了痛惜的眼淚,無可奈何地說,雖然自己給烏戈國帶來了滅族災難,可是不這樣就無法消滅藤甲軍。
不過,在平定南中之後,諸葛亮就開始集中軍力、物力北伐曹魏。他動員了所有的力量,五次北伐曹魏。
可是在這些北伐中,我們都沒有看到過藤甲軍的身影。
按理說藤甲軍的威力明顯,諸葛亮應該組建一支這樣的軍隊用於北伐。那麼,諸葛亮為何沒有組建藤甲軍呢?
首先,藤甲的威力有限,只適合在南中作戰。
藤甲軍的主要戰鬥力是依靠他們的藤甲,但是這種藤甲只是在南方特殊環境中的特殊產物。
它的出現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就地取材,二是製作工藝簡單,三是適應當地環境。
當時烏戈國製作藤甲作為自己的盔甲,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缺乏製作先進的金屬甲胄的原料和工藝。
在這個方面,中原由於科技水平領先,製作的軍事裝備要凌駕於少數民族之上。
漢朝的陳湯曾經說過,由於武器裝備的差距,一個漢兵能夠打敗五個胡兵。烏戈國當時與蜀漢的科技水平差距也差不多如此。
因此,烏戈國才會因陋就簡地採取山藤作為製作甲胄的原材料。因為這種山藤來自大自然,無需進行鍛造。再加上採取用油浸泡的方法,消除了乾燥后發脆易折的缺點。最重要的一點,是這種藤甲適合南方的潮濕多雨的自然環境,在作戰中能夠最大避免火攻的困擾。
不過,這種藤甲一旦離開了南方的作戰環境,就會寸步難行。我們知道,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就要發動北伐。
北伐的戰場主要是在關隴一帶,這一帶氣候乾燥少雨,與南中的自然環境迥然不同。
適合在南中作戰的藤甲,在乾燥的環境下,很難保持原有的特性。與其採取華而不實的藤甲,諸葛亮還不如用技術先進的金屬甲胄來裝備自己的部下。
其次,蜀軍並非不能在正面交鋒中取勝。在與藤甲軍的交鋒中,看似諸葛亮的部下吃了虧。
其實從實際情況來看,蜀軍並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在第一次與藤甲軍遭遇的時候,不知道藤甲特性的蜀軍吃了敗仗。
戰鬥中蜀軍只不過是因為措手不及被打退了而已,再從戰鬥後期蜀軍回到戰場觀察藤甲軍虛實的情況看,藤甲軍並沒有取得決定性的戰果,雙方只是打了一場小小的遭遇戰。
在諸葛亮布置埋伏的時候,他安排魏延詐敗誘敵,魏延的表現是怏怏而去。
這說明魏延並不懼怕藤甲軍,他對諸葛亮的安排是有意見的。
不過諸葛亮這樣安排也有他不得已的地方,那就是諸葛亮需要的不是一場擊潰戰,而是一場殲滅戰。
孟獲最後的依靠就是藤甲軍,不消滅藤甲軍,孟獲就不會投降,戰爭也就將無限期地拖延下去。這個結果是諸葛亮不願意看到的。諸葛亮知道了藤甲軍怕火的缺陷,但是如果在正常交戰中,用火攻擊退了藤甲軍,也對戰役的結果不起多大作用。如果不採取火攻的話,蜀軍雖然能夠憑藉武器裝備的優勢擊敗藤甲軍,自己又會付出相當的代價。
因此,諸葛亮才會煞費苦心地將藤甲軍引入盤蛇谷,用火攻一舉全殲。
從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看到,藤甲軍的實際戰鬥力比不上蜀軍。
我們知道,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他的兩路軍隊都遭到了失敗。
諸葛亮總結經驗,認為主要原因是蜀軍的戰鬥力與魏軍存在差距。
試想一下,比藤甲軍戰鬥力強的蜀軍尚且如此,諸葛亮何必多此一舉組建藤甲軍去北伐呢?
第三,諸葛亮不是沒有組建南中的軍隊。其實,諸葛亮沒有組建藤甲軍,並不是代表他沒有組建南中的軍隊加入蜀軍。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將南中建設為蜀漢的後方基地。他將南中出土的各種物資調入蜀中,大大增強了蜀漢的國力。在史書中記載,說南中「軍資所出,國以富強」。
諸葛亮不但利用南中的物力,來增強蜀漢的實力。他更重視南中的人力,來充實蜀軍的實力。
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徵募了當地最強壯的男子編入了蜀軍,並且將他們和他們的家屬一萬多戶遷入了蜀中。
這支由南中徵募的人員組成的軍隊,就是蜀軍中赫赫有名的「無當飛軍」,而擔任他們的統帥中就有著名的戰將王平!
諸葛亮在征討南中時,遇到了藤甲軍,這支軍隊給他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在平定南中后,諸葛亮並沒有重建這支戰鬥力強,具有自己獨特優點的軍隊,來充實加強蜀軍,這是有一定原因的,這主要與藤甲的質量和特點有關。
藤甲是適應當地多雨潮濕環境,當地百姓科技水平落後的產物,它就地取材,製作工藝簡單且輕便耐用。當時如果把它放在北伐作戰的關隴地區,就難以發揮作用。
再加上諸葛亮徵募南中精壯男子組成了無當飛軍,自然會用先進的武器裝備武裝他們。這樣,藤甲軍就從蜀軍中淘汰了,諸葛亮也自然不會去組建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