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事
年後,京城喬兆拾收到來自西北的信,他看了信後長歎好幾聲,他沒有想到收到的是這樣一封書信,心裏麵一時之間有些不是滋味起來。
淩鏢頭在兒女長大之後,再續妻的事情,喬兆拾是讚同的,這個時節,兒女都已經大了,淩鏢頭隻不過是尋一個老來伴。
淩鏢頭再添嫡子的事情,喬兆拾還是認為是一樁的好事,淩鏢頭原本隻有一兒一女,這再添上一個兒子,兄弟兩人可以互相依靠。
淩鏢疛這一次在信裏麵,提及淩花朵夫妻從江南平安歸來,隻是在路上遇到賊人,夫妻重傷歸家,要休養好幾年,他們也不方便再和江南的人有多的聯絡。
喬兆拾想到江南的長女夫妻,心裏麵一下子明白淩鏢頭的意思,也多了幾分擔憂。
他轉而去尋喬兆光話,喬兆光聽明白他話裏麵的意思,安慰道:“你和我過,淩鏢頭是一個仔細的人,他專門寫了這樣的一封信給你,大約是想我們家這邊幫著給然兒報一聲平安。”
喬兆拾點頭:“我隻能夠想到這個理由,他的女兒女婿在江南一定是摸了別人的底,這一次才會九死一生的回西北。他們不和然兒夫妻聯絡,大約也是為了然兒一家安危著想。”
喬兆光知道喬兆拾心裏麵事事明白,他隻是擔憂女兒一家人在江南的安危,喬兆光思忖半會和喬兆拾:“江南隻要不起戰亂,然兒一家肯定是平安的。”
“哥哥,這幾年,江南起不了戰事,隻不過是有些人喜歡居中挑事。這些年都不成氣候,江南官員們普遍官聲不錯,民眾還是想過安穩的日子。
府城前任府城大人之死,其實是一個意外,他太過激進了一些,才會去赴那樣的一場約會。
他也總算是運氣不錯,姑爺接手後,願意為他查明真相,最後還了他的清白。在這方麵我還是相信姑爺的為人行事,他一向不是衝動的人。”
喬兆光和喬兆拾又提及祖父的身體狀況,老人家已經把後事交待清楚,他明白和輩們,他現在珍惜活著的每一。
兄弟兩人都不想提及父親喬祖璋的事情,偏偏喬祖璋總是不肯放過他們兄弟,他如今借著兒子年紀的事情,公然要求年紀長的三個兒子給兒子出讀書的銀子。
在這方麵,喬兆光兄弟三人都不是氣的人,他們表示三人可以平分著給最弟弟出學費,但是別的費用,父母在,當哥哥的人,還是不要多插手了。
喬兆光和喬兆拾感歎:“我們兄弟還是幸運的,印兒瞧著可憐許多,生母的心思全偏向年幼弟弟的身上,都不管他們夫妻的日子能不能夠過得下去。”
喬兆拾不會同情旁人,他隻會心疼喬兆光的日子太過辛苦了一些,他要顧及的東西太多了,他對年紀的弟弟,也不得不多一些關愛。
喬兆光和喬兆拾了心裏話,他表明孩子要是心性歪了,最後連累的還是他們三家人。他能夠伸手管的時候,他就管一管,以後如何,他也不會考慮太多,至少他將來不會後悔。
喬兆拾因此瞧著弟弟的時候,盡管是有些不太耐煩,但是瞧著他行事不對的時候,當著喬祖璋和林氏的麵,也會直白提點出來,一定要孩子立時校正過來。
喬祖璋和林氏自然是不太高興的,認為喬兆拾太過題大做了,認為喬兆拾是尋了機會就來壓製孩子。
喬兆拾麵對喬祖璋和林氏直白表示,你們都這麽大的年紀了,你們把他生了下來,又供不起他讀書,還要因為他讀書的事情,你們還要和我們三個分出去的兄長商量行事。
那有關他的操守品行的事情,我們兄弟三人瞧見了,就有資格指正一番。
我原本是不想理會他的,他如果長大後,他的品性不好,將來會拖累到家族裏麵的人。我們兄弟是分了出去,可是也是同一個姓兄弟,對他也不能夠完全置之不理。
喬光享年紀大了,家裏麵的人,總盼著他能夠再多活上幾年,家中有這樣一位睿智的老人在,可以約束到倚老賣老的長輩。
喬祖璋其實也盼著喬光享長命百歲,他的心裏麵明白,老人活著,他的三個年紀大的兒子,待他們夫妻和兒子就能夠包容一些,而且他也不用太過操心家裏麵的一日三餐。
林氏自從女兒出嫁後,又生了兒子,她的心思全放在兒子的身上,她有的時候會為兒子糊塗行事,但是喬祖璋把道理給她聽,她也願意為兒子忍耐一番。
林氏從前習慣補貼林家人,自女兒出嫁後,她也想方設法想要補償女兒夫家生活,隻是補貼的銀子不多。
她有了兒子後,對女兒的心思全盤放了下來,喬維蘭書信回來,家裏生活不容易的時候,林氏會讓喬祖璋回信,兒子出生後,他們當父母的人,一樣的不容易。
喬兆印因此對父母又寬容了幾分,隻是他的妻子對公公婆婆卻非常的有成見,隻不過因為夫妻之情,又因為輩分的事情,她在麵上敬重著公公婆婆。
喬兆光和喬兆拾感歎過,老祖宗要是走了,另外兩房的事情不去,單單他們三房這個家就完全的散了。
喬兆拾過了多年的家庭日子,他比喬兆光能夠接受現實,也坦白,幸好老祖宗睿智,他還能夠安穩的留在京城為官。
喬兆光明白喬兆拾的意思,他現在年紀也大了起來,也不再考慮外放的事情,他最關心的就是兩個兒子和三個侄子的前程。
喬兆光瞧得很是明白,他的兩個兒子不如三個侄子聰慧,他們將來隻要能夠守成便足矣。
喬兆拾對兒女們的要求都不高,他所思所想的隻是希望兒女們能夠過平順的日子。
喬兆拾和喬兆光提起沈家的事情,沈家老祖宗瞧著身體還行,隻是沈益成夫妻的身體不太好,去年這對夫妻輪流著生病,輩們偏偏又在外麵,隻能勞累兩個兒媳婦操勞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