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請派監軍
『毛』文龍靜下心來,給自己的舅舅,順府尹沈光柞寫一封感情充沛的家書,這封信沒有像當時的文人那樣,寫的是之乎者也,就是平白的話娓娓道來,從的時候開始寫,寫自己這個舅舅如何對自己的照顧,那是親情滿滿,煽情無限,就算是鐵石心腸看了這封信,也會被這種濃濃的親情所感動的。
親情敘述完來,那就要談一些正事了,繼續提筆前,警惕的看了看屋子裏的人,還好,就兩個的,『毛』承龍雖然認識字,但他沒心思看自己寫信,現在蹲在地上逗鵝呢。
王二依舊執行著他的任務,給『毛』文龍攤開書信烤幹,但從他的眼神和表情上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不識字的。
於是,『毛』文龍繼續寫下去,首先向舅父大人,敘述了這次連番戰鬥的經過,這次大戰,屢經挫折,才有了這場最終的大勝,所斬獲都是事實,但安費揚古的死,的確是自己的功勞,但不上報的原因,因為這個太過讓人懷疑,讓人嫉妒。如果上報上去了,不但對自己的現在沒有好處,將來也不會有什麽好處,權衡利弊之後,才做了這個決定。但是還是在話裏話外,請求自己的舅舅將這個事實作為閑談的論調,在京城散播出去,這就叫虛虛實實,讓大家在懷疑中,也能肯定自己的成績,變相的在輿論上給自己加分。
第二件事情,就是請求自己的舅舅代替自己,向啟皇上請求給自己派一個監軍。
大明向軍隊派監軍的規矩早已有之,究其原因,還是這個萬惡的封建社會,無論那個朝代的皇帝對武將都絕對不信任,尤其在這個大明發展到後期,對武將的鄙視與防範幾乎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幾乎剝奪了所有武將自主的機會與權利,各地督撫全都是文官。
而即便是這樣,朝廷對武將依舊不放心,於是在各個軍頭的身邊,堂而皇之的設立了文人監軍(這個時候還不是太監呢)。
結果這已經成了大明軍隊裏最打擊士氣,也是最壞事的一個惡劣行徑。
當一個一心為國的人,卻被明目張膽的監視,那樣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而這個監軍,在原則上,隻是負責監視將領的一言一行,然後將這些東西會報上去。
但正是因為重文輕武,文官們有一種自來的高高在上的感覺,讓他們總感覺到自己的能力要遠遠高於這些粗鄙的武將,於是在軍事上就開始指手畫腳,幹脆淩駕於這些打仗的將軍之上,兒武將隻要違拗一點,便是喊殺喊打。在大明,監軍殺大將的事情時有發生,屢見不鮮。
然而作為朝廷,卻不為冤屈的武將做主,文官殺了武將,殺對了,當然是褒獎有加。如果殺錯了,文官集團也會極力為他開脫,最終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剛開始還是殺一些兵將,最終發展到袁崇煥以十二罪殺了比他大了幾級,獨鎮一方的『毛』文龍,結果崇禎還是出於對文官的信任,對這個嚴重的事情給予了事後背書。
當然,最終殺袁崇煥的時候,崇禎又將這事情提出來,指出了這是袁崇煥最大的罪責,那就是沒經過皇帝和內閣批準擅殺大將。
但那都已經是於事無補。於是就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每一個文官被派出督師,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為了讓自己統轄的這批軍漢對自己畏懼,都要殺一個戰功卓著的武將來立威,就比如後來,孫傳庭殺了賀人龍是一個道理。
最終的結局是什麽呢,文官視武將為豬狗,武將對文官如寇仇,雙方的對立越來越大,最終是軍無戰心,才有了後來大批的官軍嘩變,成為了各路起義軍的主力,成為了埋葬以文官集團為支撐架構的大明。
監軍的弊端多多,但監軍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是由文官集團組成的,代表了文官的耳目和皇帝的委托,於是在武將做了一些事情之後,通過他們可以得到承認,並且避免許多猜忌麻煩。
還是那句話,『毛』文龍之所以被殺,十二條大罪竟然都被人相信,崇禎也默許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監軍作證。
在這裏,『毛』文龍犯了兩個最致命的錯誤
首先,大明朝重文輕武,都已經達到了變態的地步,而皇帝對武將也是身懷戒備。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整個朝廷就形成了一個不是規矩的規矩,那就是所有在外征戰的武將,都將家屬安置在兩京,也就是變相的在作為人質,這樣才能讓文官放心,讓皇帝安心。
結果自己這個前身開始進入遼東,在四麵皆敵的情況下,卻寧可將妻兒放置在戰『亂』不斷的遼陽,也不將妻兒老送到皇帝手中做人質。後來,遼陽陷落,『毛』文龍的妻被自己的親兵舍命保護搶救出來,他還是沒有將其家送到京城去,而是直接送回了自己的老家杭州,這在還算厚道的啟朝時候,還沒顯現出巨大的危機,但在多疑成『性』的崇禎朝時候,在多疑的崇禎眼裏,就成了最致命的『毛』病,這也就是為什麽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崇禎皇帝還為袁崇煥在事後背書,雖然有崇禎急於要求袁崇煥五年複遼的『操』切情緒在,但對『毛』文龍的極度不信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此看來,袁崇煥殺『毛』文龍是不是也有討好崇禎的意思在,或者是得到了崇禎的暗示,最終不管是『毛』文龍還是袁崇煥,都成了崇禎擺布的棋子呢?
第二一個,就是『毛』文龍堅決的拒絕了朝廷向他派遣監軍的事情,這就更加加劇了朝廷對他的不放心。
在這個曆史大環境裏,有了這兩個最致命的缺陷,『毛』文龍不死都出了奇了。
所以這一次,『毛』文龍主動請求舅舅代替自己寫奏折,向皇帝請求派監軍一個,當然,也將自己將監軍的看法個通透,希望舅舅能從中斡旋,尋找一個老實的,不喜歡指手畫腳的人派到自己這來,這個非常關鍵。
還有一點,就是向舅舅事先明,自己的兒子慢慢的長大,杭州雖然文風鼎盛,但終究沒有京師這樣的人文薈萃,尤其舅舅一家,本身就是詩書傳家,正所謂家學淵源深厚,所以自己想將自己的家接到京城來,請舅舅幫助教導自己的兒子。名義是冠冕堂皇的,但其中的內因,也是無可奈何的。
誰讓自己生在這個萬惡的,令人發指的封建時代,誰讓自己將來會攤上一個刻薄寡恩,多疑善變的崇禎,要想在這個大明活下去,並且能有一番作為,在自己不能撼動這個可惡的基礎的時候,那就隻能自己向這個製度妥協,正所謂,山不就人,那就隻能人去就山了,要不還有什麽辦法呢?
“等到有一,我有足夠強大實力,我的命運絕對要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絕對不會再去求人,而是讓他們來求我。”『毛』文龍就這樣聊了幾次的安慰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