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朝堂應對
八賢王朱由檢抱著太子,一臉沉重的走向了太和殿那高大的龍椅,將太子放在上麵,然後走向玉階,站在群臣的前麵,恭恭敬敬的給太子三拜九叩。
這樣的舉動,讓滿朝的文武大臣們莫名其妙。因為這個八賢王,這個皇上離京封的攝政王,這個見到太子,即便是見到皇上,也不必下跪的親王,竟然非常隆重的對太子行了三拜九叩之禮,這怎麽不讓滿朝的文武大臣們感覺到驚詫莫名?
朱由檢行了三拜九叩之禮之後,一句話不,一步一步的再次走上玉階,但是所有的文武眾臣都發現,原先躊躇滿誌的攝政王,今每跨上一級台階,腳步沉重的就好像肩膀上扛著一座泰山。艱難的走到了原先自己的位置,籠著手,站在了太子龍椅的旁邊,看著下麵的文武群臣,正式的三拜九叩之後。威嚴的掃視了一遍文武重臣,然後聲音沉穩緩慢的道:“今,全國各地的奏折和問題,全部放棄不理,今,現在,我宣布一個大明生死攸關的事情。”
這樣的全部,就連內閣首輔楊嗣昌都感覺到莫名其妙,現在四處形式一片大好,這發生了什麽樣能夠讓大明生死攸關的事情呢?
“昨夜,八百裏加急,皇上在壩上傳回了緊急的中旨。”
就是一句話,立刻讓整個朝廷變得鴉雀無聲,什麽樣的狀況讓皇帝突然間用800裏加急傳達了他的中旨?
“因為昨夜內閣關門,所以這道旨意直接傳到了本王的手鄭”這一點前提必須解釋,否則後麵消息的宣布,會讓許多人誤會他。
在自己的袖子裏鄭重的拿出了一份捐書,打開來,給太子看了下,太子就奶生那氣的呼喊,“皇粑粑,皇粑粑。”
隻要有了這句,大家就認可這個捐書絕對錯不了,因為太子雖,但皇上的那筆字,絕對會讓人印象深刻。
朱由檢就一字一句的公布了啟傳達來的消息:“皇太極,趁著皇上到壩上會媚機會,突然出兵,越過長城大安口,占領了遵化,六萬建奴將皇上包圍在了壩上,皇上下旨,皇上將以自身為誘餌,號令下勤王,行裏外開花的局麵,滅皇太極於壩上草原,一舉解決遼東問題。”
沉重而清晰的明,在這落針可聞的大殿裏,就像一個又一個的巨大炸藥包,炸響在每一個大臣的耳邊。
所有的人都被震驚的目瞪口呆,大腦徹底的斷簾。
“本王決定,現在,群臣隨本王去後宮,迎請皇後垂簾聽政,本王將親率三萬禁軍,北上勤王。”完這個決定,已經是淚流滿麵。
“絕對不可。”一個焦急的聲音,突然在大殿裏炸響,楊嗣昌連滾帶爬的撲出來,張開雙臂阻攔:“如果事情是真,皇後不過是一個弱女子,太子不過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孩童,如果皇上不測,攝政王再出京與敵決戰,大明就真的完了。”
所有的文武大臣再次愣住了,猛的醒悟,這又是一個土木堡之變,而楊嗣昌在這關鍵時候,要行於謙之舉啊。
結果朱由檢神色堅定的道:“不,這不是土木堡之變,皇上也不是神宗,當今皇上是以身誘敵的大擔當,萬一不幸,也實現了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千古楷模。”
此言一出,群臣皆沒來由的熱血沸騰群情激奮。
太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多麽讓人熱血沸騰的豪邁言語,豪邁的誓言。
“我們兄弟從孤苦相依為命,我哥哥在哪裏,我必須在哪裏。”然後看向了楊嗣昌:“希望你是於謙又不是於謙。不要想別的,太子雖然年幼,但皇後賢良淑德深明大義,其盛名下敬服,當可垂簾聽政。再有你們這麽精幹的內閣和諸位忠心耿耿的文武群臣輔佐,大明依舊會中興。而我希望你是於謙,是我要求你,一旦我們兄弟被難,即便皇太極用什麽要挾你,你必須抗戰到底,絕不妥協,絕不許簽訂城下之盟。”
看著嘴唇哆嗦的楊嗣昌,一字一句的道:“記住,咱們大明的鐵骨信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不簽任何屈辱條約,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所有的群臣一起轟然響應:“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不簽任何屈辱條約,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隻有為國戰死的君王,沒有苟且偷生的懦夫。”
“好了,等拜請皇後之後,本王將帶走剩下五萬禁軍中三萬,京城的防守力量將由兵部孫尚書,首輔揚大人自行解決,拜托了。”
孫元化和楊嗣昌一起站出來,躬身施禮:“有剛烈的君主王爺,便有敢死拚命的群臣,王爺放心吧。”
帶著各部主官,帶著內閣所有的閣臣,朱由檢拉著太子,腳步穩重緩慢的走到了皇後寢宮門前。
站在這個隻要通報一聲就可隨便進出的宮門外,這個見到皇上和皇後,隻要隨隨便便的應付一個禮,就可以和哥嫂搶水果吃的皇弟。第一次,拉著太子,在宮門外恭恭敬敬的跪下,衝著內裏做全了禮儀規矩,然後對著被這個舉動嚇到聊宮女請求:“請向皇後稟報,臣,八賢王,攝政王,監國太子以及滿朝重臣,請皇後宮門前接見。”
叔子如此隆重,當時也嚇了皇後一跳,這一定是出了大的事情弟弟不敢決斷,現在皇帝不在,這是叔子和大臣們前來自己這裏問計來了。
穩定了心神,然後穿上朝裝,擺駕宮門。
兩個太監先將一掛竹簾掛在宮門口,然後張皇後緩步走出,端坐在了院子中間的椅子上,再次接受了攝政王太子和重臣的禮拜,才沉穩的問到:“攝政王、太子,諸位重臣平身,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需要哀家出麵處置。”然後想當然的認為,這一定是下哪裏出了重大的災害,皇上不在,需要自己代替皇上出麵安定人心。
救災的事情,歸內帑皇家管,這也是皇後份內之事。
朱由檢等站起來,然後沉聲道:“昨日半夜,壩上的皇上給臣弟傳來親筆手諭,皇上和準備會盟蒙古諸王的大臣,被突然殺出的皇太極包圍在壩上。皇上已經決定,抓住這難得的機會,以親身為餌,號令下勤王,內外配合,裏外開花,滅皇太極於壩上,一戰解決下大事。”
聽到自己的丈夫被敵人包圍,當時張皇後一陣迷糊,差點暈過去。但張皇後剛烈也是有目共睹,他沒有像其他女人那樣,呼搶地的要求大臣們去搶救自己的丈夫皇帝,而是深深的吸了口氣,趕走了腦海裏的混沌,讓自己變得清明起來。穩定住情緒心神,語氣波瀾不驚的詢問:“既然聖上已經有了安排,您是攝政王,您決斷就是,何必問哀家。”
如此穩重神態,立刻折服了很少真正見過張皇後的諸位大臣,就在這麽大的大難當前,親人被難危在旦夕之時,還能如此沉穩,而且以國事為重,沒有直接指手畫腳,不愧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