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水泥
三個大型的木質水輪機,可以同時給三座工廠提供動力,如果按照以前的辦法,這樣的水輪機似乎只能給一台水力機械提供動力。
但是於孝天卻還是想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經過反覆的思考之後,他想到了天軸這種傳動方式。
天軸其實就是一根架起來的鐵質或者鋼製的長軸,如果放在地上的話,就是地軸,這種東西是在電動機大量普及使用之前,工廠經常採用的一種動力方式。
沿著天軸,機器可以擺在天軸下面,在天軸上隔一段距離,會安裝有一個皮帶輪,上面掛上皮帶,機器需要動力的時候,將皮帶掛在機器的轉輪上,便可以給機器提供動力,使機器開始運轉。
至於皮帶,肯定沒有後世的那種橡膠皮帶,只能想辦法解決,經過多次試驗,最後發現鹿皮倒是一種不錯的替代品,正好台灣本地就產鹿皮,而且數量很多,故此皮帶的問題也就得以就地解決,沒有造成太多麻煩。
這樣的辦法便解決了以往一架水車,只能給一台機器提供動力的弊病,使得一個大型的水輪,可以為很多台機器提供動力,只要動力可以滿足需要,就可以通過增加天軸長度,來為更多機器提供動力。
這麼一來,就可以建起一座相當規模的工廠了,而且也可以開展更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了。
可以說這套水輪機和天軸系統,為未來海狼的機械化進程,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起碼比起使用畜力和人力要方便多了。
不過建造這樣一座水力工廠並不簡單,因為這裡面牽扯的各種問題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而於孝天一個人,也根本沒有這種精力來做這些事情,而且因為材料的問題,許多部件要採用木材替代,強度怎麼樣,誰也不清楚。
於是於孝天便把張鐵匠從槍作調了出來,在這裡當了總工程師,因為畢竟除了他之外,對機械了解最多的也只有張鐵匠了,當初於孝天弄出的那本有關機械方面的筆記,交給張鐵匠現在已經有近一年時間了。
這一年之中,張鐵匠可以說是一頭扎入到了這個筆記本之中,像是發痴一般的瘋狂從中汲取營養。
他一邊看這個筆記本,一邊在槍作之中工作,現如今槍作的整體管理工作,已經移交給了他人負責,而他則成了一個閑人,主要負責一些技術指導,另外就是主要負責對槍作和炮作之中使用的各種工具進行改進。
有了這本筆記本之後,張鐵匠對於機械方面的知識了解更深刻了一些,不但開始知其然,而且還漸漸的知其所以然,許多以前他不理解的地方,現在漸漸的被在看過這本筆記之後,便豁然開朗,想通了其中的道理。
其實很多時候,有些技術方面的問題,並不是一道道難以逾越的鴻溝,關鍵是有人想到想不到的問題,一旦想明白了,知道其中的道理,解決起來也就簡單多了,所以又了張鐵匠這個機械狂人,一些連於孝天都覺得撓頭的問題,就變得容易解決多了。
畢竟張鐵匠有著深厚的打鐵的經驗和底蘊,動手能力之強,於孝天是拍馬也趕不上,所以在於孝天看來,一些因為材料和加工方面很難解決的問題,到了張鐵匠手中之後,居然能被張鐵匠想辦法解決掉。
另外海狼現在抓在手裡面的人才,也不單單隻有張鐵匠一個人,通過這幾年的努力收羅,於孝天手中現在高明的木匠、石匠、建築工匠也著實不少,有了張鐵匠來主持這件事,把這些高手都集中起來,原本看起來很難辦到的事情,也就漸漸的在集思廣益之下,被一道道的攻克。
這也使得這座水力工廠的建設,得以變得不是那麼難以逾越了,在年後開始動工之後,這裡的工程進展速度,還是相當可觀的。
加上現在人力資源也比較充沛,財力更不用說了,有哪些戰爭紅利支撐,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工地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這裡的工程進度,每天都在朝前推進。
一座水壩在無數勞工如同螞蟻搬家一般的努力工作之下,僅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便被建成,並且開始攔住了河水,水庫開始蓄水。
至於工廠的主體建築方面,更不是什麼問題,這裡有大量唾手可得的木材,而且還專門起提前建起了一座木材烘乾廠和木材加工廠。
另外為了建立這座工廠,海狼還在周邊就地取材,建立起了一座大型的磚窯,日夜燒制磚瓦,供應工廠使用。
當然為了建起這座工廠,於孝天也終於開始鼓搗起了水泥來,燒制水泥其實並不難,關鍵是水泥窯的建設,於孝天想要搞出後世大型的水泥窯,現在還不太可能,只能用土法上馬,先建起一座立式的土窯,一切因陋就簡,先幹起來再說。
至於原料就更簡單了,在淡水周邊,粘土、石灰石、石膏都可以找到,只需要研磨碎煅燒之後製成熟料,摻上石膏研磨成粉,就可以了。
現在水車的問題好解決,於孝天讓鑄炮場那邊鑄造了一些生鐵碾輥,取代原來的石磨,專門在水泥窯這邊進行原料破碎和最後的研磨。
當然燃料方面是個問題,燒制水泥爐溫需要很高,要達到一千四百多度以上才行,使用木炭顯然不太夠用,所以還是要使用煤作為原料。
但是台灣這個時候沒有煤礦,就算是有,暫時也找不到,也開發不出來,只能暫時從陸上購買。
不過對於儲備煤炭這件事,於孝天早在一年多錢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大量從福建購入煤炭,用船隻運回到淡水城,專門擇地堆積儲存了起來。
雖然中間因為戰爭停頓了小半年時間,可是目前他們還是已經儲備了相當數量的煤炭,燒制水泥這件事已經不是什麼問題。
最大的難度還是在水泥窯的建設上面,因為爐溫要求較高,普通的爐溫遠達不到,必須要想辦法提高爐溫。
對此幸好他們已經有了經驗,在爐前增加了一個預熱爐,先把吹入爐中的空氣加溫,然後再用鼓風機吹入爐中,這麼一來,才使得爐溫可以達到要求的溫度。
對此別人肯定不知道,但是於孝天卻還是了解這些事情的,就算是他沒吃過豬肉,也大概知道豬怎麼跑的,所以摸索著倒是還能解決,只是可以肯定,這種土法上馬的做法,肯定出不了好質量的東西,不過他要求暫時也不是很高,只要能燒出水泥就行,質量稍差也可以對付,總比用粘土和石灰做粘合劑要強。
另外干這個沒有人有經驗,他也不可能親自去燒水泥,肯定需要培養工人,這也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等工人漸漸摸索出經驗之後,以後就可以建造更大型的水泥窯,生產質量更好數量更多的水泥了。
但是理想很豐滿,往往現實卻很骨感,水泥窯雖然建了起來,隨後投料開始生產,但是結果卻很不讓人滿意,燒制出的水泥質量非常差,甚至出現不能凝固的情況,更不要說作為建築的粘合劑使用了。
最初生產出的水泥,經過於孝天親自帶人試驗之後,讓於孝天非常無語,這些看上去像是水泥的東西,顆粒粗糙,達不到足夠細的程度,凝固慢,甚至不能凝固,就連以前他們用的土水泥都趕不上。
這樣的結果讓於孝天很是鬱悶,他仔細考慮之後,開始帶著人尋找問題,後來經過反覆燒制了好幾窯之後,總算是發現了問題。
一是爐溫還不夠高,二是配料的配比有問題,於孝天畢竟不是全才,只是多少知道點水泥是怎麼燒制的,但是具體的原料配比他卻並不記得,只能摸索著來,所以前期燒制出來的這些窯水泥,配比嚴重不合適,所以質量肯定不行。
當他們連續燒了很多窯之後,終於燒制出了可以凝固的水泥,於孝天趕緊讓工匠們記下了配比,將其拿去進行試驗,結果發現終於湊合著可以用了。
另外於孝天有讓工匠們對水泥窯結構進行了調整改進,提高了爐前吹風的溫度,使得水泥窯的產品質量這才算是稍稍可以讓人滿意了一些。
對此於孝天也沒有辦法,因為一切新東西,在最初試驗性的生產的時候,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問題,特別是在他這種半吊子水平的帶領下,失敗的可能性就更高。
只有通過不斷的試驗,才能做出需要的產品,早期的浪費是不可避免的。
隨著山寨水泥的試驗成功之後,水泥窯的產品質量多少算是穩定了下來,開始逐步的出產水泥,並且運到了工地上開始使用。
但是考慮到這樣的土水泥窯燒制的產品質量實在是不讓人放心,於孝天特別囑咐,每一窯燒制出來的水泥,都必須要取樣進行試驗,確保能用之後,才能送往工地使用,否則的話保不准他建造起來的這座工廠,就可能會成為一座豆腐渣工程。
台灣島每年可是要經受不少次颱風的洗禮的,要是建成豆腐渣工程,天知道會出現什麼問題,到時候房倒屋塌砸死不少熟練工匠的話,他可就賠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