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堅持做好誘餌
太夫人臝了固然高興,但她覺得是外孫在讓自己。在布局階段,他的大開大合讓自己舉步維艱,後麵固定邊角的戰鬥往往幹脆直接,待優勢確定之後,她的皇帝外孫才會慢慢露出破綻,讓太夫人有了反敗為勝的機會。
趙雲笑了笑,能陪外祖母下棋是一種幸福,輸贏並不重要。
今天的瀛國公府非常熱鬧,除了舅父生意上的夥伴,還有不少的朝中官員前來巴結。
有的衝錦衣衛劉文炳的麵子,也有人在變相巴結皇帝,誰不知道這是皇帝的姥姥家。
趙雲的舅母杜氏知書達理,除了牌匾賀貼,她提出今日不收任何財物。
杜氏認為,老劉家的興盛,並沒什麽功德,隻因太後的緣故,不應過分柳揚,必須婉拒賓客的賀禮。趙雲佩服這位舅母,也喜歡這一大家子人。親情,真的是一種特別美好的東西。
太夫人已近八十高齡,慈祥的看著他,突然問道:“聽聞陛下驅趕宮娥和宦者。”
趙雲糾正道:“外祖母莫要聽他人亂說,不是驅趕。”
宮娥願意走,而且有家的,給錢放行。
沒有家,但是願意嫁人的,送給嫁妝。
不願意走,覺得沒有出路的,送往鬆江府,那裏有鮑崖新開的工廠,讓她們當工人拿工資,什麽時候找到婆家,立即放行。
實在不願意走,又不想幹活,視情況而定。如果年老體衰,或者有病,朝廷養你。如果身體健康,有手有腳,那便去南京的皇宮吧,等待下一步的分配工作。
反正,北京的皇宮裏隻留少數人。
從萬曆朝到現在的嬪妃,貴妃以上可以留下,有未成年子女的留下,年紀在四十以上留下,他們宮中服侍的宮娥和宦者減半,吃穿用度減半。
在外人看來,這是驅趕。
趙雲卻覺得,這是種成全。
外麵的世界很廣闊,而皇宮裏,隻有朕一個正常的成年男人。
走吧!尋找幸福去!
什麽皇家臉麵,趙雲不在乎。
還有那些造反的藩王,殺不殺的,趙雲其實也不在乎。
你可以說他殘忍,他也可以為自己辯護。
老子原本姓祝,不姓趙,與你們這些宗室藩王沒有血緣關係。
但矛盾之處在於,趙雲與劉文炳一家關係很好,非常享受在姥姥家的感覺。
也許,親情是建立起來的,需要後天的維係,血緣隻是起到紐帶的作用。
太夫人聽了趙雲的說辭,點了點頭。她覺得,外孫很棒,做什麽都是對的。
“不過,李娘娘曾是養育你的人。你的母親去世以後,外祖母前去看你,都是找的李娘娘,她人不
錯。”
什麽?趙雲以為自己聽錯了。
外祖母說的是李選侍嗎?那個晚明三大案“移宮案”的女主角?
“她小時候對我挺好?”
“你母親去世的早,從小被養在李娘娘的宮裏,和她的女兒是兒時的玩伴。”
“外祖母說的是樂安公主?”
太夫人年紀大了,哪裏知道樂安公主。
她不會知道太多,但外祖母不會撒謊,那個李選侍好似不是想象中那般討厭,趙雲應該重新認識她,這位從小撫養自己長大的女人。
王承恩過來匯報,內閣首輔黃立極找來了。
趙雲最近躲著他們,每次散朝都逃得很快,還是被纏上,那就過來吧!
黃立極、李國普帶著各部尚書一起行禮,“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拜見瀛國公太夫人!”
趙雲讓他們起來,此處是宮外,注意隱藏身份,別喊那麽響。要是讓人認出來,以後還怎麽出宮?黃立極心想,小祖宗啊,你沒事出什麽宮啊!
李國普性子直,說道:“請陛下以國事為念,以自身安危為重,莫要輕易出宮。”
人家是好心,趙雲不好說什麽,問道:“諸位大臣有何事急著找朕?”
黃立極道:“稟陛下,本次平定藩王叛亂,大漢各路軍馬表現優異,西南、西北和北部三條戰線均已完勝,謀逆的藩王正在被解回京城,隻剩福王世子趙由崧等少數人還在抵抗,預計下月將大獲全勝,臣請為有功之人封賞。”
“準了!此事交給兵部閻愛卿辦理,擬定名單交內閣審閱,按功勞賞賜有差,朕絕不吝惜錢物與官
位。”
黃立極的話剛開始,緊接著說道:“藩王陸續進京,對他們的處置非同小可,還請陛下慎重。”
趙雲回答:“王在晉和李邦華在薊州裁撤邊軍,需要大量的土地、牲畜、房舍來安置老兵,這些造反的藩王正好提供。錦衣衛劉文炳在外查抄登記未回,到時候讓戶部和兵部介入,務必讓老兵心滿意足。”
這……
群臣愕然,皇帝沒打算討論。藩王都造反了,財產充公是必須的。什麽三萬頃、四萬頃,都江堰灌溉下七成的良田,統統都是國家的,用來安置老兵、軍戶及家屬,還有遼東逃難出來的百姓。
黃立極問:“那藩王的性命?”
“按大漢律,一律斬首!”
趙雲說完話,注意觀察群臣的反應,發現他們雖然意外,卻沒人較真。既然皇帝說殺,那殺了又何
妨?
可憐的皇室啊,瀕臨滅絕都沒人求情,還不如魏忠賢人緣好。
黃立極等人此行的目的不是表彰有功之臣,不是為宗室求情,而是他接下來要說的。
“謀逆要犯必須嚴懲,但是被福王送禮名單牽扯到的,還有被人誤導的,請陛下饒恕他們。否則,大漢朝堂又要少很多臣子,何人為陛下處理國政昵?”
聽他們說的冠冕堂皇,趙雲知道真實用意,“明日要當眾處斬部分案犯,能讓黃閣老、李閣老跑來求情的,恐怕無非是吏部尚書來宗道、魏國公徐弘基、豐城侯李承祚。”
眾位臣子沒人承認,但事實正是如此。
趙雲起身,言道:“既然諸位愛卿想為他們求情,不如跟朕去趟刑部大牢。朕當場審訊他們,該死的一定會死。不該死的,朕當即放了,如何?”
刑部大牢內,趙雲首先提審的是禮部尚書來宗道,一位上年紀的老先生,胡子長得不錯,能與之媲美的隻有徐光啟和盧象升。
趙雲開門見山,“來宗道,群臣為你喊冤,連內閣首輔都親自出動,還請說說吧!到底冤也不冤。”
來宗道在獄中奮筆疾書,寫了數道奏疏為自己辯護,如今盼到皇帝親臨,不用上交,可以直接說了。
“稟陛下,微臣不冤。”
這是什麽節奏,大家露出錯愕的表情,來宗道這是要伏法嗎?
來宗道的策略是以退為進,言道:“福王府送禮,家中管家誤收,老臣雖不知此事,卻脫不了幹係,理應受罰。”
一句話把自己撇清,責任全是臨時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