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是順平侯> 第1666章 春節後,一統九州吧

第1666章 春節後,一統九州吧

  “雖然我這次從莒州搶來的兵仗,加上自家軍器廠打製的,裝備士兵的人數翻了一番。但是,還不夠。


  在種喜兒劫掠莒州的時候,趙雲完成了對小倉軍的擴編。


  打下築前和肥前,原本八千人的小倉軍,死了八百多人,現在又招募到三萬人,擴軍勢在必行。


  營級指揮使的來源,主要是來自“隱莊”。


  隨“隱莊”整體搬遷而來的少年男女,共兩百一十人。


  除了留下三十名成績優秀的,充當教員外,趙雲將其餘一百八十人,全部撒入軍、政、工、醫四類部門。


  這些人中,進入部隊的有60人。


  趙雲因此成立了60個營,作戰營50個,後勤營10個,讓他們每人領1個營。


  作戰營的數量激增,加上原來10個作戰營,現在一共有60作戰營。


  按照1個軍5個營個作戰營,1個後勤營)進行升級。


  此次擴軍,小倉軍出現了12個軍(師)。


  趙雲自領2個軍,統稱衛戍一軍和二軍,由種喜兒和卓雄分別擔任副將。


  其他10個軍,分別由宇文戰、鮑鉞士、彭天旭、朱啟明、任長風、袁淳、年富山、龔鑫、洪安路、織田長秀擔任指揮使。


  此外,趙雲在衛戍軍之外,成立了內衛部,此部門負責監察軍政官員,直接向趙雲負責,由鐵塔兒代管。


  另外,趙雲把村前涇從軍隊中剝離出來,和段文臣一起,成立外情部一組和二組,直接隸屬自己,負責東瀛各地情報搜集工作。


  擴編之後,一個軍級作戰部隊有兵力2500人。


  而從莒州搶劫的武器隻勉強夠裝備一個軍。


  目前,趙雲手下,具備完整作戰裝備的隻有朱啟明、鮑鉞士、任長風和年富山四個軍。


  趙雲安排他們分別進入“三前”(豐前、築前和肥前)關隘要衝和港口,擔負三國的戰鬥警戒任務。


  其餘的部隊,在軍械沒有到位的情況下,都分流到“三前”幾個大城,修建軍營和校場,開展隊列和戰術訓練。


  “據村前涇的情報,大友家開始在招募武士和士兵,在進行整軍備戰,極有可能在明年開春後,進攻‘三前’。”


  趙雲轉身,拉開身後牆壁上的一塊帷幕,顯出一幅巨大的東瀉輿圖。


  圖中上船河流和港口,細致入微,連一些偏遠村莊的規模和人口都做了標注。


  “這是村前涇這兩日派人趕出來的,這兩日,我會讓他製作一些小一點的輿圖,發給大家。”


  “大人,您打算……先發製人。”


  錢超立刻明白了趙雲的意思。其他眾人聞言,也是精神振奮。


  “嗬嗬。那是自然。”趙雲拍了拍手掌,冷笑道。


  “我們剛剛把土地分下去,百姓都整了地,施了肥,正滿心歡喜地等著過好日子。可不能讓那些野豬進來,拱了這片安寧祥和的大好局麵。”


  “春節後,軍器廠的武器應該再能裝備一個軍。屆時,我要發動對大友和島津兩家的戰爭,一統九州。”


  “諸位都來議一議吧。”


  作戰計劃和方案製定下發之後,趙雲就將心思投入到軍器廠的生產上。


  他每天巡視冶煉坊,親自指導工匠們將高爐中流出的鋼水,澆築到一個個預製模具中,並現場解釋那些零件的用途,告訴工匠們哪些零件是生產設備的構件,哪些是武器的部件粗胚。


  對於那些生產設備的構件,尤其是組建銑床的構件,趙雲最為看重的。


  銑床是機械生產中十分重要的機床。和槍鑽一樣,它是製作槍管和炮管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對工件進行銑削、鑽削和鏜孔加工。


  至於槍鑽,由於目前的材料技術問題,造不出硬質合金。趙雲隻好製作鋼鑽頭,充當槍鑽。


  不過,由於趙雲讓鋼水灌進磨具裏,澆築出一次成型的鋼管。


  所以,那些強度不高的鋼鑽頭,並不需要在實心的鋼材裏鑽出孔洞,隻是在一次成型的管坯裏進行打磨。


  所以,這種打磨比靠著高速旋轉,生硬鑽出孔洞的辦法,要快捷的多,有效的多。


  銑床和槍鑽,這兩個設備的繪圖和製作,趙雲隻交給來自“隱莊”的少年工匠學習掌握。


  相對於造槍造炮,這樣車床類的生產設備更為珍惜,安全保衛等級是軍器廠所有作坊中最高的。


  趙雲帶著火槍坊的工匠對一次成型的槍管進行打磨,並完成破壞性試驗後,確立了槍管生產標準,也確定鉛彈的大小和火藥的定裝量。


  硝的氣味實在太刺鼻,趙雲把崔猛的製硝地點放在附近的山坳裏。火藥的配比也不在軍器廠內進行。火藥坊裏隻是製作燧石和包裝定裝火藥。


  由於黑火藥不適合使用膛線槍管(火藥殘留物會填塞膛線),對滑腔槍沒有影響,所以此時生產的滑膛槍不存在膛線磨損而導致槍管報廢的情況。


  不過,為了節約用鋼,同時也為了減輕士兵負重,趙雲給槍管的達標要求是,槍管壁可以用到1000發的極限。


  至於將軍炮的炮管,在鋼水出現之前,趙雲采用鐵芯銅皮的辦法,增強使用壽命,也減輕炮管自重。


  但是,有了鋼水後,趙雲就拋棄了之前的做法,用鋼水澆築更薄的炮管,再次減低炮管的重量。


  趙雲給炮管使用的壽命要求是,管壁可以用到300發的極限。


  有著統一製式模範、源源不斷的鋼水、水力驅動,以及銑床和槍鑽的運用,軍器廠的將軍炮和燧發槍的產量得到穩定提高,月產量達到了10門將軍炮,200杆燧發槍。


  在刀弓鎧甲的生產方麵,也因大量熟練工的參與,產量有了極大的提升。


  對於鎧甲,趙雲做了改革。


  由於步人甲是將眾多鐵片用牛筋縫合在一起,工序複雜,製作時間漫長。所以,趙雲引進了西方的簡單實用、且更易生產的板甲設計。


  它和刀、槍頭一樣,因一次性鋼水鑄模、水力動力,和車床的出現,產量得到翻倍的提高。


  手刀月產500把,槍頭月產600件。護具,即有沿鐵蔥和板甲的數量,月產達到500套。


  至於弓箭,因製作周期太長(通常要三年才能做出一張),趙雲便放棄了弓箭製作,讓刀弓坊將精力放在刀槍和板甲的生產上。


  齊晨有些水土不服,在家裏躺了幾天後,吃了行軍醫護所開的藥劑,稍作休養,便好了。


  這天上午,他來到火槍坊,發現坊間有了很大的變化。


  火槍坊的監作是個少年,看樣子不到二十歲,名叫蓋洪,十分熱情。


  他帶著齊晨來到一個木箱前,木箱裏整齊堆放著一根根光滑的金屬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