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帝劉宏> 93 改革開始(下)

93 改革開始(下)

  ()新上任的各部尚書,不管是老人,還是新人。都憋足了勁,想要在劉宏的面前,好好的表現一下。 

  各部尚書賣力,又有劉宏坐鎮,所以政務院的zhong yang部門,組建的很是順利。 

  相比於zhong yang部門的順利,地方上的難度,可就大了很多。 

  各大家族和門閥勢力,早就把地方經營的滴水不漏了。現在猛的更換制度,補充官員,他們在地方上的話語權肯定受損,這是他們無法忍受的。 

  雖然眾議院的制度,可以讓他們這些世家門閥,能夠光明正大的參與到地方政務中來。也沒能抵消,世家門閥對新官制的排斥。 

  眾議院制度,看似讓這些世家門閥,光明正大的掌控地方政務了。可是實際上呢?他們一點便宜都沒得到。 

  地方政務被分成了幾部分,監察之權直接歸皇帝管,他們世家門閥插不上手。就算想威脅那些地方上的御史,他們都做不到。 

  那些御史,全都是異地任職,三年一調任。而且他們舉報各項事務,都是用密折上奏。被舉報了,你都找不到人,就別提報復了。 

  裁決之權,等於被直接賦予給老百姓了。是不是有罪,全都是臨時成立的陪審團說了算,他們就是想cao控,也做不到。 

  陪審團,都是開庭前,臨時在街上找的。而且陪審團成員都不公開,投票也是匿名的,就是怕被人cao控。而且這個過程,全程被御史監控,也不怕有人在陪審團上搗鬼。 

  剩下的就是政務了,這個他們倒是能夠參與。可是他們能加入眾議院的地方,都是他們家族的根本重地,他們只能讓地方越變越好,不可能做出自毀根基的事情。 

  這麼一來,他們怎麼看,怎麼像是一些苦力,全都被皇帝騙去幹活的苦力。 

  而且眾議院,也不是好掌控的。皇帝對眾議院的人選,做出了很詳細的規定。必須各行各業的人都要有,還有各村各地的村老,還有各地有名望的人,都要加入。 

  這樣,就嚴重分散了他們世家門閥的力量,為他們掌控眾議院,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就算其他人被迫屈服,可那畢竟不是出自真心,會有很多後患的。 

  世家門閥不情願,但是新官制的改革,依舊在不緊不慢的進行。這個不是他們不願意,就能轉變過來的。劉宏手中的新軍,可不是吃素的,他們要是真敢鬧漕,劉宏絕對敢收拾他們。 

  看著新制度在穩步推行,劉宏的心情很是高興。想象中的大動亂,並沒發生,雖然那些世家門閥小動作不斷,可是畢竟沒有造成大.麻煩。只要在堅持一段時間,改革完全完成了。那些世家門閥,也就基本上無力為害了。 

  相對於官制改革,爵位改革由於劉宏,事先和皇族達成了協議,幾乎人人都在翹首以盼。 

  新政策一實行,不管是功勛的兌換地點,還是士的考試地點,幾乎全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想在第一時間,加入到這特權階層的裡面。 

  官府考試的地方還好說點,將所有的人都弄到考場里,根據他們想要考的科目出題考試就行了。其他的地方,可真就費勁了。 

  像是那些行業協會,他們和眾議院的監督者一起考核。可是他們考得是技術,除了商士,直接拿著完稅憑證,可以直接通過以外,其他的,都要一個個的考才行。看著外面排隊的長度,他們不辛苦個十天半個月的,絕對不可能外面的眾人。 

  相對於士的考核,爵位的獲得,就簡單的多了。如果你只想弄個民爵,花點錢兌換點兒功勛點就可以了。 

  可是有能力的人,又怎麼會只滿足民爵呢,對他們來說,當然是得到爵位越高越好。 

  不過花錢兌換功勛點有限制,一人一年最多只能兌換一千功勛點。這個功勛點,只能讓他們成為準爵。這個怎麼能夠滿足他們需求。准爵還是民爵,說穿了,就是高貴一點的百姓。照著真正的貴族,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好在這裡邊有不少的空子可鑽,雖然金錢兌換功勛點是有限制的,可是卻可以花錢做好事來獲得功勛點。 

  比如修橋鋪路就是有功勛的,這個有錢就能完成,實際上還是錢的問題。比如賑濟災民也有功勛,這個最終也得歸到錢上。像這樣的漏洞還有很多,只要有心就能尋到。 

  這個漏洞,是劉宏故意留下的,就是引導者有錢人存心向善。這樣的話,所有有錢人都爭著做好事,那世界得多和諧。 

  不光爵位可以用錢買,士的考核,也可以用錢完成。就像是商士,商會考核的內容就相當的簡單,只要你去申請一個營業執照,再到稅務部門那裡交稅,憑這交稅證明,就能得到士的資格。而且交的稅多了,還能得到貢獻點,也算是一舉兩得。 

  這個規定的後果,就是直接造成了,平時無人問津的稅務機構,直接就人滿為患了。一個個交稅的,全都財大氣粗。和以前那種,能少交一點就少交一點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了,商士只是士裡邊的一個另類,只是給人,增加一個機會而已。其他的士,可都是要憑真本事實實在在的考核得來。 

  士和爵都有特權,但是劉宏卻沒把這個特權白送給官員。官員要想擁有特權,也得加入到士或者爵的行列裡邊才行。 

  劉宏打算,以後的科舉,只向士開放。要想參加科舉,必須有士的資格才行。可是現在的官員,卻有很多沒有爵位,只能去兌換功勛點,或者去參加考試了。 

  爵位改革和士的考核,幾乎就演變成一場全民運動了。只要有能力,都盡量讓自己的特權資格變高一點。這直接導致了,朝廷收到了大批的錢財。劉宏可以驕傲的說,他這一個政策,就讓國庫擺脫了空虛的困境了。 

  國庫有錢好,這樣做什麼事情,心中都有底氣。雖然國庫根據新規定,以後就歸國會掌管了。政務院需要用錢,得需要國會審批,可這卻不包括皇帝。 

  皇帝要是用錢,只要是用到政事上,國會是無權阻攔的。所以,現在國庫有錢了,劉宏也就能進行他的那個全民教育的想法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