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定遠侯班超> 十一、東漢服飾製度簡說之一

十一、東漢服飾製度簡說之一

  東漢服飾繼承前漢,但東漢又是中國服飾製度形成的重要時期。後世所說的“漢服”,主要指東漢明帝時期製定的服飾製度。


  高祖劉邦立國初期,國力慘淡,甚至找不到四匹純色的馬來拉車,將相隻能坐牛車。那時的劉邦以為服裝不過是遮體之物,曾將儒生的高冠用來當溲器(尿盆)。後采用秦朝的黑衣大冠為祭服和朝服,對一般服裝,除他當亭長時用竹皮自製的“劉氏冠”不許一般人戴之外,沒有什麽禁忌。


  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劉徹才決定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天,同時把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以正月為歲首,服色尚黃,數用五。前漢末年,新莽代漢,也以黃色為基本服色,但都沒有規定詳細的章服製度。


  也就是說,從劉邦建國至元封七年,黑色是漢朝祭服、朝服的流行色。而從元封七年至新莽末年,黃色是祭服、朝服的流行色(有的電視劇常忽視這個)!


  西漢時期,朝廷無完整的服製,民間的服飾則更為單調。為嚴格等級製度,對民間著裝有明確禁令,即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種帶顏色的服裝,隻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漢末年(公元前13年),才允許平民服青綠之衣。商人屬販夫走卒,地位更低,因而禁令也更嚴。


  雖然朝廷對百姓衣服顏色控製較嚴,但在服裝的樣式上則沒有統一、嚴格的製度。從出土的漢代陶俑、大量畫像磚石來看,普羅大眾、普通勞動者的服飾也極為單調,主要衣著為:束發髻、或戴小帽、巾子,或戴鬥笠。男子身上穿的服裝,幾乎全是交領常袍,下長至膝,衣袖窄小,腰間係巾帶。婦女一般頭上簪花,或戴巾幗,身穿襦裙。男女腳上一般穿靴鞋、麻履,男子勞作時大量著草鞋或赤足。


  大量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如奴隸、徒附以及雜耍藝人、僦人役夫等,衣著更簡單,束巾、短衫赤膊、赤足、穿禈(類似於今短褲)。


  到了東漢時代,服飾開始走向豐富多彩。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漢明帝劉莊下詔采用《周官》、《禮記》、《尚書·皋陶篇》,製定了嚴格的輿服製度,漢民族服飾開始走向規範。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明堂位時,劉莊和公卿諸侯首次穿著冕冠衣裳舉行祭禮,這是輿服製度在中國得以全麵貫徹執行的開端,“漢服”正式形成。


  漢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領、右衽、無扣係帶,根據《後漢書·輿服誌》記載,漢明帝製定的服飾製度主要分祭服、朝服、常服三類。


  先說祭服。


  《後漢書·輿服誌》記載,“天子、三公、九卿、特進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即祭祀時,皇帝與臣子都要頭戴有垂旒的冠冕,衣服底色為上黑下紅。皂色、玄色皆為黑色,而纁色與絳色皆為大紅色。


  祭服對章服與冠冕有明確規定。《後漢書·輿服誌》記載,“乘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七章,皆備五采,大佩,赤舄絇履,以承大祭。百官執事者,冠長冠,皆祗服。五嶽、四瀆、山川、宗廟、社稷諸沾秩祠,皆袀玄長冠,五郊各如方色雲。百官不執事,各服常冠袀玄以從。”


  皇帝祭服上“十二章”全部使用,三公、諸侯用山龍九章,九卿以下各有規定,不得僭越。


  與服飾相配套的是冠冕,《後漢書·輿服誌》規定,“冕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硃綠裏,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係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采色為組纓。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各以其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祀,明堂,則冠之。”


  這種冕冠俗稱“平天冠”,與秦、周時冕冠有重大區別,以後基本曆代相襲。


  祭祀時百官執事者,主要冠長冠,著玄服。因漢高祖劉邦曾以竹皮為長冠,因此也被稱為“高祖冠”或“劉氏冠”。其餘不參與祭祀的官員,則戴常冠(注:主要是委貌冠和皮弁冠),著玄服即可。


  祭服中對女子服飾也有明確規定,本文略。


  再說朝服。


  朝會之時,皇帝主要戴通天冠。《後漢書·輿服誌》記載,“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乘輿所常服。”


  諸侯則戴遠遊冠,《後漢書·輿服誌》記載,“製如通天,有展筒橫之於前,無山述,諸王所服也。”


  三公以下官員主要戴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鶡冠、方山冠等等。


  朝服均是深衣製的袍,《後漢書·輿服誌》記載,“服衣,深衣製,有袍,隨五時色。”即東漢朝服主要是衣裳相連的深衣製的袍裝,東漢深衣主要是直裾。“隨五時色”的朝服服色規定嚴謹,一年四季需與天地色彩契合,按季節色彩著朝服。具體為:春季用青色,夏季用朱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而冬季則用玄色(即黑色)。


  西漢時,深衣多為曲裾,原因是西漢的褲子無襠,需要有曲裾的遮擋。而至東漢,由於服飾的完備,男女一般著有襠褲,故不再需要繁瑣的曲裾,便產生了簡潔的直裾袍,曲裾因此漸漸淡出了曆史舞台。


  關於常服。


  漢明帝明定輿服製度,主要是規定祭服與朝服,東漢年代,常服則很隨意,製式與前漢大約相同,但色彩則豐富得多。


  巾和幘——漢代男子裹頭之物。


  巾是“謹”的意思。古人蓄發,故要以巾或幘裹頭。秦國以黑巾裹頭,稱為黔首,黔首也是黎民百姓的代稱。幘戰國時興起,開始隻把鬢發包裹,不使下垂,漢代在額前加立一個帽圈,名為“顏題”,與後腦三角狀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長,武官的冠耳短。


  巾覆在頂上,使原來的空頂變成“屋”,後來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頂狀的稱為“介幘”,跨於介幘之上的冠體稱為展筒,展筒前麵裝表示等級地位的梁。呈平頂狀的稱“平上幘”,身份高貴的可在幘上加冠。


  平上幘也有無耳的。幘的兩旁下垂於兩耳的繒帛名為“收”。據說王莽無發,把幘加上巾屋,將頭蓋住,有“王莽禿,幘施屋”的說法,這就是“屋幘”的來源。


  漢代未成年人的幘是空頂的,即未冠童子,幘無屋者。文官在進賢冠下襯介幘,武官在武冠下襯平上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