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煩惱的林婉儀
前幾日下雨,鄭蓮花沒辦法染布,倒是悄悄的挖回好幾樣草藥,倒是讓她試著染出了紅色和黃色綠色的布塊。
林婉儀來到她的屋子,見鄭蓮花把這幾樣不足三尺的布料拿過來,顏色染的勻稱亮麗,特別是黃綠兩色,瞧著都讓人眼前一亮。
得知染出綠色的布料竟是用小葉莧,梯田下靠近蓄水坑外到處都是這樣的小葉莧。春夏時節苞穀田裏也有很大小葉莧,倒是不用犯愁染綠布的原料來源。
放下那塊綠布,林婉儀手又伸向那塊黃色的,“蓮花姐,這塊黃顏色的也好看!”
“東家,這黃色的布料用的是石榴皮熬的汁液,一匹布估摸著也用不多少,就是咱黑風嶺山裏石榴樹很少見,想要染出大批量的布料還要去別的地方采摘石榴呢。”
想要染出黃色的布料,鄭蓮花還是想起秋日吃石榴被石榴皮染黃了手的事情,她讓爹和兩個哥哥央求別人才找出五六個石榴,把石榴皮當做寶貝似的,親自熬煮出汁液,染好了兩匹黃色布料。
鳳頭山上還真有一片野生的石榴樹,結的果子又小又澀,沒人稀得吃,每年也就是五月開花時候葉叔會去采摘石榴花用來製止血藥膏。
林婉儀拍了下手,興奮的臉都紅了,“蓮花姐莫要著急,這可真是老天爺都幫咱,我待會就讓人去鳳頭山替你采摘石榴,要多少都有!”
石榴皮也有下落,鄭蓮花的臉上又浮出笑容,“東家,那就好,這幾日我已經摸索出各種藥草熬煮過後染布的用量,天氣也轉晴,眼下就能染綠布和藍色和紅色這三樣布料。”
兩個人又仔細的商議下染布的種類,林婉儀去前麵院子,找管理整個織布作坊的孫慶,讓他給鄭蓮花安排合適人手正經開始大量染布。
出自小楊窪的孫慶兄弟二人,雖不是林婉儀買的奴仆,但也對林婉儀忠心耿耿。
跟隨林婉儀在鳳頭山待了近半年,又在黑風嶺待了一年多,孫慶原本就是個心思細膩的人,曆練的做事越發穩妥周全,林婉儀就把織布作坊工人管理的事情交給了他。
棉花入織坊的江管事,用的是付掌櫃推薦過來的人,是他一個遠房表親,曾在鴻順商鋪行裏做過帳房,人機敏可靠。
“東家,棉紗庫房還要清理,還有成品庫今兒做冬衣的人也要過來拿布料,那兩處都缺人手,我先過去忙了。”
孫慶才和林婉儀打過招呼離開,林婉儀站在大工坊外麵,見裏邊的女工都井然有序的踩踏著織機,手裏的木梭在布料和棉紗間飛來飛去。
見到東家站在工坊窗外專注的看著裏邊,江管事叮囑托運棉花的人幾句,就小跑著走了過來,“東家,你過來了,這個月的賬冊我已經整理出來,這就去給東家拿過來看看。”
織布作坊正常運轉,可管理人不夠用,也嫌得有些亂紛紛。時日長了就會有不少弊端出來。
這次來黑風嶺日子不短,即便是出去也想盡快回鳳頭山,去懷寧城她是連想都沒敢想,想要找付掌櫃替自己找合適的人,還隻能讓江管事來辦。
林婉儀朝江管事擺擺手,“賬冊暫時不用看,天氣越發的冷,各處布料用的也越發的多,咱作坊的小管事還是欠缺,光指著你和孫慶二人哪裏忙去哪裏,累死你倆也不成。江管事,你若是能和付掌櫃稍個口信,讓他再幫我安排一些小管事吧。”
東家說的是實話,從棉花進來到紡成棉線又變成白布,幾道工序,每日作坊裏那麽多的事情要忙碌。深有感觸的江管事點著頭,“嗯,我到午時,就讓我家大小子親自去趟城裏,給我表兄傳口信,東家放心就是了。”
到午時,林婉儀才從作坊隔壁的做冬衣的院子走出,已經把黑風嶺沿途村子的婦人婆子們都招來,縱然那些女人們已經加班加點,這大半個月才做出二千多套棉衣,和好幾萬的董家軍相比,這二千多套冬衣,無異於杯水車薪。
揉著發脹的腦門,林婉儀頗有些無奈,這才不得不信服周揚那小子說的話,他們軍營裏也是三年每個兵卒才會換新的衣裳。
早知道大批量的冬衣做起來這麽麻煩,早在開春就該把這事打算起來,這可真是個大失誤。
心裏有壓力,林婉儀回到場院,也沒多待,又騎著馬返回到織布作坊,把正在搬運棉紗的孫磊喊上,帶著這喜歡跑腿的小子離開。
“孫磊,到了懷寧城,你先去新街呂春來的飾品鋪子,讓他多寫一些招收會做棉衣的婦人的通告,然後你倆在懷寧城顯眼的地都貼上,有婦人報名,你倆就先登記在冊,我到後日一定會去新街找你們。”
自己能被東家重用,肯定沒白跟著這裏私塾裏的謝夫子讀書識字,這次等從懷寧城回來肯定要給謝夫子買件禮物回報他教自己讀書識字的恩德。摸了下懷裏揣的錢袋,孫磊點點頭,重重的應著,“知道了,東家,你放心,這點事情,我和春來哥肯定辦的妥妥當當!”
到後晌申時末,他二人在岔路口分開,林婉儀揚鞭催馬朝清平鎮奔過去。
不過兩刻鍾,黑風馱著她已經進了清平鎮街市,今年風調雨順,才收過秋作物,再加上附近村子年青的男人、女人都能找來活計做,清平鎮外的百姓日子稍稍好轉,鎮上倒是有些熱鬧。
人多她也不好縱馬穿過大街,林婉儀在鎮子外就從馬背上下來,牽著馬,走了好一會才來到林家鋪子外麵。
因是她的鋪子,織布作坊才出布料沒多久,褚浦這個機靈鬼就順道給這裏的鋪子捎過來五十匹白布。
今年鎮外的田地都有糧食收獲,善於經營的張小光已經對店鋪的物品重新調整,米糧進貨減少,竹器和陶器葦席這些日常用品比去年多了七成,因外遷人口增多,照樣賣的供不應求。
把馬拴在鋪子外麵不遠處的刺槐樹上,不斷有人嚷嚷著朝自家鋪子湧進去,林婉儀看著從鋪子裏出來的客人手提肩扛的,個個臉上都帶著喜滋滋的笑容。
這小光又鬧騰啥幺蛾子?心裏疑惑的她也腳步輕鬆的朝鋪子走去。
“噯,你們都別擠啊?排好隊,哪個加進去,輪到他我也不賣!”
“都自選了,看中哪樣就讓我們小夥計給你們拿哪樣!不要私自亂翻,咱的貨物都是上好的,殘次品不會進咱鋪子裏,大夥都把心裝肚子裏啊!”
“小光掌櫃,你不能這樣,每日就賣這一丁點物品,我們不擠哪裏能買的到嘛!”
“可不是嘛,都說你們林記的物品好,價錢又不貴,你說我們哪次來不捧你們林記鋪子的場啊!”
林婉儀瞧著三四排人都急吼吼的等著買東西,張小光和另外兩個自己不認識的小子在櫃台裏露出大半個身子,櫃台上放著方凳,他仨有收銀錢又記賬,還有找零錢的,忙的焦頭爛額。
所有的貨物都分種類擺放開來,外圍又用繩子攔著,哪個客人看中啥,都有專門的小夥計給他們挑出來,再送到櫃台前結賬付款。
鋪子裏客人多又鬧騰,怪不得他們仨要站的那麽高,有這麽多客人買東西,可也要防著有人渾水摸魚不是。
沒想到這張小光竟然想出這奇怪又便利的法子來賣貨,林婉儀待在一遍看著,心裏很是驚訝。
見鋪子裏這個點還這麽鬧騰,林婉儀也不想打攪了張小光,悄悄的轉身退出鋪子。
縱馬回到村裏,林婉儀就去找葉長德,看他能不能幫自己找些人手去老土崖那邊的山穀裏采摘石榴。
得知林婉儀采摘那些石榴是用石榴皮做藥材,這時候田裏的冬小麥已經種好,附近各個村子也有閑人,這丫頭出的工錢也不少,葉長德當即應下,讓她先回山上,明兒一早就會帶著人上山。
回到籬笆院,曾經熱鬧的院子已經沒剩幾個人。
自那日楊成虎來過和林修文寫下編織竹器的供貨契約,楊杏兒她們姐妹幾個已經和小楊氏回到小楊窪村,也就是柳花娘家山裏的那些女子和小媳婦們還在這裏繼續編織竹器。
林婉儀在這裏略微的坐會,和柳家的幾個丫頭小媳婦們說會話,就起身上了馬。
“婉儀,你才回來啊?到底啥時候去滄瀾城,我和你汪叔等的頭發都快白了!”
在去穀地大哥宅院的分叉路口,林婉儀的黑風被王素花攔上。
林婉儀從馬背上翻下來,一臉的鬱悶,“素花嬸子,你以為我不想去,還不是被薛大人鬧騰的事給纏住了腳,這些日子我待在黑風嶺焦躁的腦袋都大了,不出啥岔子,過上三五日咱就能離開。”
得了林婉儀的準信,見這丫頭也煩惱的不不行,沒敢再添亂的王素花又樂顛顛的趕著牛車拉著一車的豬草走了。
總算是回到了家,林婉儀撒開黑風的韁繩,自己朝大哥家的宅院走去。
推開虛掩的大門,見院子裏鋪了好幾張葦席,上麵有十幾個陌生婦人正在做棉衣,一旁還堆著一大包的棉花。卓兒那小胖子在另外的葦席上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