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驚人的差距
離開東芝電氣的展位之後,段雲又在展館的其他展位參觀了一番。
這次參加展會確實讓段雲收獲不少,作為一個從後世過來的人,段雲這次比較深入的了解到了當前國際電子產品技術的發展程度,對於自己的企業未來發展有了一個清晰的定位和計劃。
從現在來看,未來的幾年將會是國際電子產品發展的一個快速增長期,其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很多家用電器以及電子產品從以前的模擬電路技術逐漸轉開始向數字電路轉換,而在90年代的時候,日本就是由於輕視了數字技術的發展,隻重視模擬電路產品的深挖,導致最終被美國企業彎道超車,包括vcddvd以及液晶電視等產品出現後,日本的很多家電企業沒有跟上節奏,最終被時代淘汰。
還有一點就是當前國際芯片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而國內的電子產業則一直處於一個止步不前的狀態。
其實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中國的精英科學家和軍事化研發體製,足以保證“兩彈一星”這樣的國家級工程順利完成,但要讓芯片產業實現超微細加工技術的不斷升級,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以及達到每年上億甚至數十億的產量,遇到了越來越多的障礙,
從國際上看,由於集成電路是先進技術,而且與國防軍事密切相關,“巴統”對中國長年實行禁運,無論製造設備還是工藝技術,在一個很關鍵的時期內斷絕了中國交流引進的路徑。
從國內看,20世紀60年代後期,處於混亂年代的中國一度采用群眾運動的方式全民大搞半導體。當時,報紙上長篇累牘地宣傳:街道老太太在弄堂裏拉一台擴散爐也能做出半導體。這種違背基本規律的鼓吹,嚴重衝擊了正規工廠的半導體生產研發流程。
而當年主持芯片研究的黃金一代科學家,很多都是從國外回來的研究生和專科生,但是他們在這種年代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根本無法從事研究工作,導致中國在芯片研究領域上從原來五六年的差距拉大到了十幾年20年。
而到了80年代中美蜜月期間,國外放鬆了對中國中低端芯片的管控,加上國內有很多學者提出的“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觀念占了上風,國內所有芯片廠由於成品率低,價格高,加上性能和國外芯片有很大差距,根本賣不出去,所以一直以來,國內的芯片一直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段雲其實很早的時候就想涉及到這一領域,但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搞芯片研發需要大量的金錢和頂尖的人才,即便是在80年代,每年需要的投入,動輒也要以億元計,以段雲目前的身家來說,他根本就無力涉及這一產業。
還有一點就是段雲短期之內也根本不可能匯聚那麽多的芯片領域人才,國內的芯片頂尖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中科院以及一些相關的軍工部門,段雲想招聘這些人來自己的公司,難度簡直堪比登天。
大而全的發展思路並不適合段雲現在的企業發展規劃,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高利潤的切入點,然後完成足夠的資金積累。
沒錢沒技術就隻能老老實實先購買其他企業的產品,其實說起閃存芯片,1975年,國內就已經完成了動態隨機存儲器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
北京大學物理係半導體教研室由王陽元領導的課題組,完成了三種技術方案,在當時的中科院109廠生產出中國第一塊1024位動態隨機存儲器。這一成果盡管比美國、日本晚了四五年,但是比韓國要早四五年。
這種國產的閃存芯片就是基於可以用強紫外線擦除數據的eprom芯片,隻可惜這種國產閃存芯片產量極低,每年隻生產不到600片,價格卻高達500元,因為根本賣不出去,所以早在很多年前的時候,就已經停產了。
不過段雲對於芯片研究一直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將來如果資金和人才足夠雄厚的時候,他肯定會選擇入股或者收購一家相關領域的芯片企業,總而言之,現在開始就搞芯片的研發,根本就不現實。
參觀即將結束的時候,段雲找到了展會的負責人,向他詢問了關於ces展會的情況。
一直以來,國內企業想開拓國際市場隻能通過廣交會,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廣交會都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重要對外的窗口,而隨著這幾年國家對於企業政策的放寬,已經有一些企業開始嚐試參加國外的展會。
在段雲看來,如果自己的企業能夠參加ces這樣的展會的話,就算拿不到任何的訂單,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和國際同行交流合作的機會,段雲可以和一些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共同拓展國內和國際市場,段雲的企業雖然技術產品方麵現在還無法和世界知名的廠商相比,但中國內地的企業普遍具有非常好的人力成本優勢,加上深圳與外貿企業的優惠關稅政策,這也是能吸引外商和他們企業合作的重要籌碼。
而且不光是這次參加的ces展會,另外還有和ces並成為世界電子三大展會的mwc和柏林消費電子展ifa,段雲在今後也都會積極參與,實現自己拓展國際市場的計劃。
通過向展會負責人的詢問得知,斷雲的企業如果想參加ces大會,必須提前一年向展會組委會提出申請,另外如果申請通過後,參展企業還必須向展會組委會繳納一筆展位費,展位越大,價格就越高,最好的展位每天的展位費用就在40萬美元左右。
除此之外,ces展會方還會編輯製作一本關於展會的雜誌,所有參展廠家都可以向展會組委會投稿,稿件上寫明對產品的介紹以及圖片,截稿日期在開展前的兩個月,一旦被采納後,就會被刊載在當年的ces期刊上,發給全球2000多家電子同行企業,對於企業來說,是個非常好的宣傳機會。
最後,段雲從ces官方那裏拿到了一份申請表格,他打算回國後,將表格填好,然後通過傳真的方式發到美國這邊,準備參加明年的ces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