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麵對考驗 百官有態
第一百五十二章王爺見駕互訴衷腸
安排好了王輔臣、李岩和李來亨三人,袁承誌和張煌言建議在洛陽多呆上一段時間。一來是安撫百姓;二來是補充一下紙殼彈;第三,兩人也是想讓侯恂好好休息個把月。侯恂已經不年輕了,身體重要。
另外,為了讓侯恂安心,並得到更好的照顧,袁承誌提議,讓侯恂的兒子,侯方域從老家,也是河南一地的商丘,來照顧父親。沒有比家人團聚,更能治療心靈傷害的了。
而李錦和袁宗第兩人,自從狼狽地被士兵從戰場上拖了下來,親身領教過八字軍的凶狠之後,兩人才知道,自己犯下了天大的錯誤,居然如此魯莽。
不過,兩人也都是識時務的俊傑,之後,兩人便毅然決然地向西跑去,一路跑進了潼關。
田見秀提前知道了消息,也是在潼關等候二人。當看到兩位大帥,及他們兩人身後,稀稀拉拉的殘兵敗將後,田見秀也是一副慘笑,都沒敢問李錦和袁宗第這次回來了多少人。
李錦和袁宗第見了田見秀,差點哭出來。之後的一段時間,如果有什麽鞭炮或是金屬落地的聲音,都會把這兩位殺人不眨眼的英雄嚇上一跳。
京城內,距離藩王入京截止日還差三天,王承恩帶著朱聿鍵進到了文淵閣內。
見到皇帝,朱聿鍵納頭便拜,三跪九叩,禮數有佳。此時的文淵閣內,除了皇帝朱佑儉,就隻有釋衍和尚。
朱佑儉賜座之後,先是仔細端詳了一下這位苦命南陽王,然後悠悠然地說道。
“南陽王,為何這麽晚才到京城?”
朱聿鍵聽皇帝問,急忙站起身回答道:“回陛下,臣在來京的路上,路過開封之時,遇到侯恂侯大人,當時開封戰事正酣,難民也是不少。臣就幫助侯大人,做些安撫流民之事。”
對於這個後世關心百姓,且有一定政治頭腦的南陽王,朱佑儉還是想委以重任的。
“南陽王啊,你也知道朕下的更名田之令了吧。”
“已經知道了。”
“你有什麽意見嗎?”
朱聿鍵道:“大明子孫,當為天下。天子守國門,朱氏子孫當守朱氏江山。若不盡責,便是忤逆。陛下所做,臣深以為善。”
朱佑儉點點頭,他對這個回答很滿意,繼續說道:“之前,朕也下過召旨,凡是曾經抵禦大順軍的朱氏子孫,將保留太祖所封土地的範圍。另外,之前,你也想帶兵討賊,不過,受祖製所限,朕不但不允許你抵禦,還降罪與你,想想,是朕不對。”
朱佑儉好像思考了一下,然後繼續道:“這樣,作為南陽王,朕將保留你的封地。”
聽皇帝這麽說,朱聿鍵起身謝恩。
“另外,”朱佑儉又道,“你說的對,這朱氏子孫當守朱氏江山。朕想讓所有的朱氏子孫進太學,並且學習騎射火器,還要參加科舉考試。朱氏子孫,先做讀書人,再做享福人,你覺得,如何?”
朱聿鍵聽了,讚道:“陛下聖明!我朱氏子孫當如此!”
與那些養尊處優的王子王孫不同,這個朱聿鍵在牢獄中度過半生,監牢之中,唯有讀書一事可做。
因此上,朱聿鍵也是一名飽讀詩書之人。聽皇帝要讓朱氏子孫讀書學習,還要參加科舉,朱佑儉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這是皇帝給他指出了一條報國,且實現自己平生抱負的路。
若是能夠參加科舉,並且中舉的話,那就可以做官,到時候,自然可以有所作為。
朱佑儉聽了南陽王的話,笑道:“好,哈哈!這樣,去年進行過科舉考試。朕想今年開恩科。”
“恩科?”朱聿鍵眼中放出光彩。
這科舉的舉行,是四年一次,上一次科舉是去崇禎十六年。也就是說,去年已經舉行過科舉了。
而恩科,通常是在這四年之內,本來不應該開科舉的,卻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比如皇帝、皇太後整壽,皇帝大婚,立太子等等原因,特殊加開一次的。
朱聿鍵聽皇帝先說要朱氏子孫參加科舉,然後緊跟著就要在今年進行科舉考試,這擺明了皇帝要給自己機會。
思索間,就聽朱佑儉又道:“南陽王,比起那些進太學的朱氏子孫,你的年齡有些大了,輩分也不小,所以,你一定刻苦讀書,給朱氏子孫做個榜樣!”
南陽王朱聿鍵跪拜,說了一些表忠心的話。不過,如今,他已經過不惑了,心中雖然激動,可也有兩個疑問。
第一個,就是這皇帝怎麽變得如此了?以前可不是這樣的,尤其是朱聿鍵起兵之時,這個崇禎皇帝親自寫信,嗬斥他如何如何的大不敬,字裏行間,都是擔心自己篡逆自立,做第二個康王趙構。
可現在,這皇帝如此大膽,鼓勵自己做一番事業,態度也是情真意切,這反差是從何而來。
第二個問題,朱聿鍵幹脆,直接問了出來。
“陛下,若要舉行科舉考試,是在北京,還是在應天?”
“應天。”
朱聿鍵眉頭請皺道:“陛下,難道那些傳聞是真的?”
朱佑儉和釋衍和尚相識一笑,然後慢慢道:“南陽王,沒錯,朕,是要遷都。不過,還是以剿滅南方的李自成為借口。”
聽皇帝這麽說,朱聿鍵大著膽子,輕聲說道:“陛下,為天下,為社稷,切勿南遷呀!”
朱佑儉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看朱聿鍵的臉色。現在的朱聿鍵麵無懼色,隻是臉上有些蒼白,估計他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來勸說自己。
“南陽王,”釋衍和尚道:“自聖上要下決心南遷,很多大臣反對,借口嗎,也都是說為天下、為社稷,請陛下不要南遷。”
朱佑儉接過話,說道:“是呀,他們之所以不同意,那是他們有自己的私心。不過,南陽王啊,朕相信,你是出於大義,出於對大明江山的忠貞。那些大臣,嗬嗬,真正為社稷的不多,更多的,是想博一個美名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