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調教武周> 唐朝時代的商人

唐朝時代的商人

  ()大家常說士農工商,給大家說一下武周的商人地位。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較為輝煌時期,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等方面都有著較好的發展,尤其是商品經濟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頂盛時期。有印度、波斯、高麗等眾多其它國家的商人不遠千里來到中國,進行各種商業活動,進一步促進了唐朝商業的繁華,出現了許多象洛陽、長安這樣繁華的商業都會。 

  商品經濟的發達,商人的勢力自然有所增強。商人不僅經濟實力強大,更是數量之多前所未有。但是儘管如此,商人的社會政治地位仍然相當地下。按照唐朝的法律,商人不僅是不能做官,就是連普通老百姓的地位都不如。唐太宗曾對大臣房玄齡說:「脫設此官員,以待賢士,工商雜se之流,假令術踰儕類只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意思是商人給他們一些物質上的好處就可以了,千萬不能讓他們做官,和朝**的聖賢明君們坐在一張桌子上。在唐高宗時期,更出台了一系列歧視商人法令,如商人不得穿黃衣服,不得坐馬車等。更為甚者,商人的生命財得不到任何法律的保護。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必然引發了商人的抗爭,迫使他們與唐代末年的地方軍閥勢力聯手,共同對抗朝庭。所以在唐五代時期,出現了一大批「反叛」商人,他們試圖通過採取武力的方式進入國家政權體制。 

  在中學的歷史課本中就有一些廣為人知的起義者的名字,如安祿山、史思明,還有王仙芝、黃巢等。這些人無不都是商人,而王仙芝、黃巢這兩位起義軍的領袖就都是有一定實力的私鹽販。 

  「做官」一直是有史以來的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共同追求。沒有錢的人想做官,有了錢的人更想做官。象王仙芝、黃巢這樣的商人雖說較為富有,卻活得並不太有「人樣」,當然更想做官的。可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做官對於他們來說是件相當難的事,於是他們就只有造反了。 

  造反后的王仙芝、黃巢仍然曾經夢想進入國家體制內。王仙芝兩次試圖接受朝廷的招安,最可是被朝廷戲弄也就死了這條心。而黃巢也多次與朝庭談判,希望朝庭能給自己一個一施自己政治抱負之地,可得到了拒絕因而與朝庭決裂,最後攻入長安建立大齊政權。黃巢起義雖然在唐zheng fu和藩鎮的聯合絞殺下失敗,但摧毀了唐王朝的統治根基。 

  如果說農民的起義是生存層面的,唐朝商人的起義則屬特例,他們並不是因為沒有飯吃要餓死了,因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社會地位爭取自己更多的權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