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江南塞北> 第67章 徐梓媛

第67章 徐梓媛

  從李毅在百丈高台上敬一碗酒到現在,不多不少正好一個時辰過去了。


  中禦府掌儀太監在李毅耳邊嘀咕一番,李毅緩緩起身道:“眾愛卿,今日九九重陽,到此時也該看我大唐中青一代的表現了,請眾愛卿與朕移步比試場地,看如今的年輕人如何去用文墨上通寰宇,用三尺宣紙譜寫大好山河。”


  眾人酒宴桌席的位置在古陽台西邊位置,而給眾士子參加文武比試的場所就在東邊。


  廣場東邊,一張張黃梨書案整齊劃一的排列在場上,細數之下不多不少正好一萬個,桌上黃宣黑墨朱毫應有盡有,桌旁也有軟墊供人盤坐。


  兩旁也有臨時搭建的一圈高過一圈的木台,想必是給來此觀看民眾遊人所準備。李毅和百官的位置就在正對著一排排書案的地方。李毅穩坐在最前麵,同坐的有皇後娘娘,李玉還有少年太子靜立其後。


  數萬人浩浩蕩蕩的來到這裏,文試的規矩眾人之前也都了解。此次文試由洛林徐仁壽王鶴三人共同負責,國子監右祭酒洛言擔任裁判,參加文試的文林士子做完題目再交由國子監數百理學大家統一批閱,共同選出最為出彩的五十份。最後再由洛林三人在這五十份中選出前五名。


  午後陽光不燥微風正好,到了九月,天氣也沒那麽熱,給人一種秋高氣爽的感覺。


  洛言站在場內又把規矩說了一遍,目光欣慰的望向國子監文賢閣一萬學子,高聲道:“規則就是這些,現在就請眾士子有序入場自己選好位置落座。在文試其間,觀眾台不得高聲喧嘩,如有違者禦林軍可直接處理,不用稟告。”


  待洛言話音落地,一萬士子越過觀眾木台和比試場地之間的護欄,魚貫而入,男女各一半,都是些年輕麵貌。


  洛清怡由於地位的原因,離場內最近,少女展顏一笑道:“孟君,我和鈞涵姐姐先去啦。”


  就在洛清怡剛剛進場的時候,楊孟君身後突然竄出來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看起來年歲和楊孟君也差不多,也是一身白衣。這少年先是直愣愣的盯著洛清怡後背,然後扭頭對著楊孟君猥瑣一笑。


  楊孟君撇見少年的笑容,皺眉不解,隻見這少年伸手衝著洛清怡比劃了一下,也不管楊孟君是否看懂,腳底抹油一般跑進裏麵。


  少年傳遞的意思非常簡單,“洛清怡是我的”。楊孟君也看懂了那個手勢,眯眼打量著少年略有狼狽的背影,心中想著這估計就是所謂的左家少年了吧?沒想到竟然也參加文試?

  楊孟君的確沒猜錯,這的確就是左家傳人左良玉。左良玉相貌英俊,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氣態也風度翩翩溫潤如玉,一身白衣盡顯風流。可就是剛才那猥瑣的笑容,讓左良玉在楊孟君心中的印象立馬大打折扣。


  就在楊孟君眯眼愣神的時候,徐瑾辰那特有的磁性嗓音在身後響起,“聽聞楊公子在揚州曲水流觴之上做了一首名為江山的賦詞,這賦現在也被邊境將士廣為傳頌。怎麽?楊公子既有如此才華,為何不進場一試?”


  楊孟君不用回頭就知道來人是誰,不鹹不淡道:“在下也聽聞徐家長孫被稱為小太白,更被江南道子民稱為大唐年青一代文武第一人,想必文學功底也是不菲,那你為何不一試?”


  徐瑾辰緩緩走到楊孟君旁邊,兩人並肩而立望向場下,眼中閃過一抹譏笑之色,“我不參加是因為我不想參加,既然已經提劍奔赴疆場,這種舞文弄墨的事情就交給別人去做。更何況吾妹一直不服洛清怡,正好讓她去把那文試第一名收入囊中,也能出一些胸中悶意。”


  不是不敢,而是不想!徐瑾辰話外之音非常張揚,意思就是如果他自己也進場參加文試,第一肯定是自己的,這樣的話妹妹就沒辦法和洛清怡一較高下,這番話語足可見徐瑾辰心中的自負狂傲。


  楊孟君淡然道:“那就.……拭目以待吧。”


  徐瑾辰放肆一笑道:“本公子等著與你楊家槍法一戰,這次可別再用什麽尋常槍法,要不然你就準備慘敗吧。對了,如果你敗於我手,你楊家後人的身份本公子定會公布於眾,讓你楊家名聲一敗塗地。”


  楊孟君扭頭撇了徐瑾辰一眼,話語平靜道:“好,既然你如此說,想必我楊家槍法定不會讓你失望!你也是我出山林後第一個用楊家槍法所對之敵.……希望你也別讓我失望。”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徐瑾辰習慣性伸出拇指抹了抹下嘴唇道:“如此就好,王熠寧我給你攔著,其他人你自己搞定,我隻要你最後可以跟我一戰就行。”


  徐瑾辰說完便一甩大袖揚長而去,留下一臉古怪之意的楊孟君在原地。


  韓邊關輕出口氣道:“沒想到此人竟然如此自負,簡直到了目中無人的地步,還好武成癡,實在是個可怕的對手。”


  楊孟君輕點頭道:“隻有這樣的人才夠資格讓我用楊家槍法對敵。”


  韓邊關噓了一聲氣道:“徐瑾辰肆意張揚,你小子也不差,心裏的傲氣簡直比他都高。”


  場內文試也已經開始,洛言高居其上,高聲道:“此次題目就是重陽宴,以此間場景為題,詩詞歌賦文體不限,半個時辰內做出來就好。”


  竟然以重陽宴為題?


  滿座文林士子皆有些目瞪口呆。之前想了許多命題,唯獨沒有想到這次竟然劍走偏鋒。雖然以往的重陽宴題目大多也都很隨意,或者展示一幅畫,或者根據一則典故。雖說出題人就是自己爺爺父親,可洛清怡也從未問過長輩這個問題,對自己十分有信心。


  少女也微微怔了一下,旋即就緩緩提筆,蘸好墨汁便開始書寫。


  坐在洛清怡一旁的有位白衣女子,看起來和洛清怡年紀差不多。洛清怡長相屬於極為有靈氣的那種,彎彎黛眉,秋水明眸,小巧瓊鼻。而這女子恰恰相反,雖然年紀尚小,可眉眼盈盈處卻有一股天然媚意,想必待以後長開了又是一個傾國傾城的妖嬈女子。這女子見洛清怡開始動筆,鳳眸中閃過一抹譏諷之意,然後也伸出素手執筆作書。


  見場內已經開始,而一旁禦林軍甲士猶如雕像一般立在左右,看台上的看客們也隻能靜若寒蟬,坐等結果。


  楊孟君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洛清怡,見少女也向自己看來,楊孟君伸手做一個加油的動作。洛清怡柔柔一笑便收回視線,繼續書寫。一旁媚意天成的女子也看向了楊孟君處,心裏冷笑一聲就不再關注。


  這女子正是徐瑾辰親生妹妹徐梓媛,臨安城裏唯一能在文采上麵和洛清怡一較高下的女子。兩女相同的家世,相同的年齡,就連相貌都不分高下,各有千秋。


  洛清怡之所以能被稱為大唐第一才女,是因為洛清怡在詩詞方麵比徐梓媛略高一籌,而江南道文林士子又對詩詞這種文體倍加喜愛,因此大唐第一才女的名頭也就落在了洛清怡身上。


  但真正知情人卻都明白,大唐年青一代能在才氣當麵比洛清怡隻高不下的還有徐家徐梓媛。


  洛清怡詩詞無人能出其右,徐梓媛歌賦天下一絕,梁鈞涵琴樂百鳥來朝!

  可能就是少女見互相不服氣吧。洛林徐仁壽兩人是政敵,而兩女也是相見兩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