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廟堂丹樨
視野盡頭,緩緩浮現出四個黑點。吳衝龍行虎步的走在最前麵,身後三位儒雅俊傑並肩而行。
一行四人,皆披戰甲!
兩旁太監見此狀,立馬扯著嗓子喊道:“輔國大將軍吳衝,武威侯王熠寧,襄中侯徐瑾辰,靜安侯左良玉覲見!”
一聲聲叫喊,回響不絕,由遠及近的傳到殿前。
百官精神一陣,瞬間安靜了下來,齊齊邁頭往台階之下望去。
李毅猛的睜開微眯的雙眸,哈哈笑道:“眾愛卿,隨朕入殿內恭候吳大將軍!”
大雕內,李毅高坐龍椅,兩盤金玉緩緩升起嫋嫋青煙,清淨淡雅,沁人心脾。
隨著吳衝四人的到來,原本一直位列武將首位的大內禁軍兼禦林軍統領張定遠也站到了第五位。
雖然坐次低了四五個身位,但這位“雙統領”大人卻神采奕奕,嘴角噙著欣慰笑意。
吳衝排在首位,後麵依次是王熠寧徐瑾辰左良玉。雖說徐瑾辰如今名震寰宇,但官位還是從二品襄中侯,而王熠寧的武威侯略微卻是正二品。
左良玉,如今才隻有十六歲!算是大唐三百年以來最年輕的一位從二品武將。更是淮南道觀察使左寧靜之孫,未來左氏一族家主,可謂天潢貴胄。雖然年紀小,可百官無一敢以此來抨擊左良玉。
如今南唐治下隻有三道之地,嶺南道多蠻荒,不論是戰略地位還是賦稅輸出,皆遠次於江南淮南兩道。因為南唐國都處於江南道內,因此江南道並不設兵馬總督和觀察使職位。在這樣的前提下,身為淮南道觀察使,朝廷一等一的封疆大吏,其權位可想而知。甚至比之如今的洛林隻高不低。
就在司儀太監準備喊那聲“百官朝拜”的時候,突然有禦林軍甲士上殿匯報道:“稟陛下,軍機處參謀東方玄機入朝覲見!”
李毅點頭,“讓他進來。”
如今江南道除卻“古陽四子”之外,還有一位年輕新秀便是東方玄機。在百官認知中,軍機處這位年僅十五六歲的質樸少年,身後無大背景,且出身寒門,卻能做到一個實權五品官員的位置,著實怪哉。
和楊孟君不一樣的是,楊孟君雖然也隻有十五六歲,卻是名滿江南,不僅耍的一手好槍法,還能提筆作賦吟風弄月。更是和瓊珠郡主郎情妾意,而洛大人竟也有意撮合兩人。最重要的是,臨安大小官員誰不知楊孟君和吳衝是出了名的如膠似漆?身後有當朝第一文官和武將撐腰,不亞於西蜀孔昭趙星河同時青睞於一位年輕士子,百官對此就算心有不滿,但也不敢說什麽。
眾人齊齊望殿外望去,隻見一位相貌平平的少年,身穿軍機處製度,麵色平靜的進殿。少年看都沒看李毅和眾百官一眼,徑直站於文官序列最末。
吳衝徐瑾辰兩人對視一笑,頓明其意。
看人來齊了,司儀太監終於喊出了那句憋了好久的“百官朝拜”。
“參加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毅滿意一笑,抬手道:“眾愛卿平身。”
“謝吾皇。”
待眾人起身,李毅指了指東方玄機道:“如今正值亂世,而軍機處又掌握大唐軍機要事,特此準許東方玄機可以隨堂聽政。”
解釋了東方玄機為何會出現在朝堂之事。李毅眯眼看著吳衝笑問道:“吳將軍,朕在武科巷給你安置的那處宅子可曾去看過?可還滿意?”
吳衝眉頭一挑,抱拳道:“末將謝陛下大恩。不過.……那宅子末將著實還未曾看過,昔日末將有言在先,不破西蜀終不還!這趟歸臨安已經有違當初之誓,萬萬不敢在山河既定之前有所懈怠。”
“哈哈,好,朕相信,有吳將軍在,我大唐故土終將盡歸於天下子民。”
“既然吳將軍此次歸朝是為述職,朕雖然把荊州八戰所有細節皆爛熟於心,但仍是有許多不解之處,還望吳將軍解惑啊。”
吳衝笑道:“萬萬不敢當。雖說末將如今自立營號,但每每戰事結束,都會向兵部呈戰報文書,而負責此時的正是東方玄機,陛下何不讓東方玄機來解惑?”
李毅麵容僵了一瞬,隨即哈哈笑道:“東方愛卿畢竟久居於朝,哪裏有你知曉的詳細?愛卿莫要推辭,速速說於朕聽。”
吳衝輕咳一聲,“那末將隻好從命了。從戰果來說,荊州八戰,我軍損失江東兒郎十萬有餘,親自殲滅蜀軍亦十萬有餘,也算是不相上下。而齊軍嘛……百萬雄師,最後隻剩二十萬退回洛陽。蜀國與我朝雖傷筋動骨,但還不至於損及根本,而齊國則是元氣大傷!臣料,未來五年至十年內,齊軍必不會再犯我大唐。但是.……如果齊軍再次來犯,那定然還是數十萬大軍,以至百萬大軍!齊國地處中原要地,兵甲糧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隻要給他們時間休養,未必不能重整山河再次揮師南下。”
聽著吳衝分析,雖然對這種結局早有預料,李毅還是皺眉道:“那依你言,我軍下一步可要進取中原?”
“萬萬不可!齊國雖遭此大敗,但依舊不便我朝攻伐之,荊州之戰開端便是關內豪族邀末將會獵荊襄,以關內豪族的狼子野心來看,未必沒有坐山觀虎鬥的想法,趁齊國元氣大傷之際攻伐中原,有可能收複中原要地,但隨之麵臨的便是關內豪族的鐵騎,甚至還會吧辛苦得手的中原再次丟於其手。”
“陛下,末將提議,我朝暫休兵戈!以我江南道之富庶天下,五年之內,我朝定然兵精糧足,屆時再揮師討賊將易如反掌!而西蜀卻因西夏外邦的緣故,也需要時間恢複實力,此消彼長之外,五年後我朝將占據先機,再次一統天下也將事半功倍!”
李毅皺眉思索,過了半晌才道:“對於吳將軍這一提議,眾愛卿議一議吧,是戰是和?是屯兵養田還是一鼓作氣?”
話音剛落,王太師便出列道:“萬萬不可啊陛下!臣提議,我朝當盡出傾國之兵,一麵攻伐西蜀,一麵直搗中原。如今正值叛軍大敗之際,當一鼓作氣收複江山!江南道富饒甲天下是沒錯,可中原如何?琅琊王隻用了十年便招募百萬雄師,五年後怎麽說也將再次擁有五十萬大軍!天下再無第二個長沙,再無第二條長江,也再無第二次天降流螢飛火!”
吳衝重重哼道:“是!但人間也無第二個吳衝!”還有下半句沒說完,“人間一直有東方玄機!”
而王鶴此言之意再明白不過了,如果當真休戰五年,王熠寧何處立功?如今徐瑾辰已自立營號,且立下曠世大功,王熠寧呢?王鶴甚至連接下來的話都想好了,無非是由吳衝徐瑾辰繼續對陣星河昭昭,而幼子王熠寧則揮南唐“傾國之兵”攻伐中原,立下不世奇功。
李毅輕笑一聲,“那好,如今正好兩策擺在麵前,你們也都別沉默了,如何想就如何說!尤其是你們三個,邊境戰事你們最了解,也最有想法。”
李毅所指的三人無非是王熠寧三人。
韓邊關朝著吳衝微微點頭,出列道:“臣附吳大將軍之議!”
有了“目無尊長”韓邊關做出頭鳥,百官互相對視一眼,也紛紛出列各抒己見。
兩種說法各占一半。但洛林徐仁壽兩人卻始終沒有出列,還有王熠寧三人。
一向剛正不阿的徐太尉這次竟然也學著洛大人練起了閉口禪,這一態度也讓中書省官員心裏七上八下的,不自覺的把目光聚集在徐瑾辰身上。
果然,徐瑾辰正了正戰甲,慷鏘有力道:“啟稟陛下,臣附王太師議!”
聞言,李毅神色玩味的瞄了一眼徐仁壽,隨即把目光定在徐瑾辰身上,微微點頭。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
誰不知道吳衝徐瑾辰兩人共同大破荊州?按理說也應當共進退才對,為何唱起了反調?
這時,王熠寧出列道:“臣附吳大將軍議!我朝當屯兵養戰數年!”
這一下,頓時有趣了許多。怎麽自家人都不幫著自家人說話了?
如果徐瑾辰提議趁機出兵收複天下還可理解,畢竟徐瑾辰需要軍功把自己征西副都督的副字給去掉,也可以理解為建功心切。王熠寧為何這樣?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王家最得意才是最需要軍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