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紫氣東來
徐瑾辰停步看著爺爺顫顫巍巍獨自登上台階和上麵幾人站在一起的背影,輕輕揉了揉臉,長舒一口氣。
不多時,金鑾殿前密密麻麻站滿了黃紫公卿,還有一眾脊梁不是太直的西蜀降臣。
兩方人馬中間正好隔著一條禦道,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隻是不時朝對方投過去好奇警惕的目光昭示著事情顯然沒有那麽簡單。
楊孟君吳衝劉濤三人一步一步走上來後,所有人不約而同地閉上了嘴巴,朝著楊孟君微微躬身。
楊孟君身後,是南宮扶蘇,李青,李邇叁三人。
他也是所有歸朝將領中唯一一個帶副將上朝之人。
楊孟君環視一周,看到了樓西月,諸葛仁,蘇之祥,還有那書法一枝獨秀於西蜀的朱三康……唯獨不見星河昭昭。
李邇叁頓時明白楊孟君想法,輕聲道:“星河昭昭昨夜和父皇徹夜長談,此時估計還未睡醒.……”
楊孟君了然一笑,他可不認為星河昭昭會因為蒙頭睡覺而耽擱如此大事。
這可是他們所有人第一次聯袂上朝啊!就算是楊孟君,歸朝也有一月的時間,可這一個月根本就沒有踏足金鑾殿一次,也讓滿堂公卿好生“望眼欲穿”。
楊孟君一到,幾乎所有人也就到齊了。
不多時,司馬福康快步走出寶和殿,長喝道:“陛下有旨,宣百官入朝!”
一眾公卿紛紛把目光投在楊孟君身上,身為如今南唐文武第一人,沒有人敢走在他前頭入殿。
楊孟君一甩長袖,一手負後,一手按住劍柄,大步登堂!
不愧是劍履上殿,入朝不拜的楊家鎮國公啊。
寶和殿內人才濟濟,李毅高坐龍椅,楊孟君進來是看到下手位置的兩人,不由愣了愣,隨即會心一笑。
他說怎麽在外邊不見星河昭昭,原來他們兩個已經提前一步到了殿內。
楊孟君對著兩人微微一笑,眼角餘光瞥見李毅左手下竟然放著一張雕龍刻鳳極盡華貴的椅子,心裏不禁咯噔一聲。
李毅看著楊孟君這副表情,嘴角微微一笑。
待百官紛紛入內後,司馬福康並沒有立馬喊出那句“眾官朝拜”,而是拿起一張聖旨,大聲念道:“特賜鎮國公世子殿下八龍盤陽椅,入朝不拜,可上椅聽政!”
百官又是一個激靈,楊家已經殊榮至此,還要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楊孟君麵色凝了一瞬,和李毅對視一眼,眼角掛著淡淡無奈笑意。
“謝主隆恩!”
楊孟君走到那張隻比龍椅小了一圈的椅子前坦然坐下。
“百官朝拜!”
“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參見世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愛卿平身。”
“謝吾皇!”
當一眾公卿起身之後頓時犯了難,楊孟君端坐於前,文武序列第一的位置也就讓了出來。按理說,朝廷兩位征字頭的大將軍,吳衝和劉濤都有資格站在最前麵,但吳衝卻多了一個輔國大將軍的名頭,比劉濤略為重了幾分。可吳衝一個箭步跨到第二的位置上,直接開始閉目養神,劉濤咧嘴一笑,徑直往吳衝身後站去。這兩人都沒心思站最前麵,但那個原本屬於楊孟君的位置也空了出來,他倆不站誰敢去站?
趙星河搖頭輕歎,雖然已經知道自己將要麵臨的是什麽,但並沒有多想,更沒有在乎滿堂詫異的目光,當仁不讓地站在吳衝前頭。
武將序列這幫大老粗暫且如此,文官序列簡直就更是一場大戲了。
孔昭朝拜後,沒有往前也沒有往後,而是向著中間稍後的位置站去,而這個位置的文臣一向都是三品往下的官員。這一下可就犯了難,誰人不知皇帝陛下對孔昭的渴望?就好比一個男兒好不容易追求到了夢寐以求女子,巴不得把所有收藏已久的名貴胭脂水粉一股腦全砸在她身上才顯的自己心誠。
可孔昭卻這般自賤身份,不在乎李毅對他的看法,也不在乎滿堂文武看他的目光,就這麽矗在了不該是他站立的位置上。
事情還沒有完!
蘇之祥這位在西蜀朝堂僅僅比孔昭低一頭的大佬,竟然站在了鄭夫秀之後,門下省大郎中胡承之前!
這還了得?
那是什麽位置?那可是從一品的重位啊!
偏偏被鳩占鵲巢的胡承連一點意外都沒有,自覺往後退了一個身位。
接下來的一幕更讓人震撼!
尚書省左仆射東方玄機,站在文官序列第一人的位置上!
早知道,東方玄機雖然官位和其他三老屬於同級,但畢竟不論王鶴還是徐仁壽,頭上都還有“三公”這種雖然沒有分量,卻極為沉重的無形冕冠。況且以唐風而言,尊老本就是分內之事,可東方玄機竟然這般狂妄?
雖然大家都知道你東方玄機是未來首輔,但畢竟還沒有下詔昭告天下不是?
而西蜀一眾降臣,包括諸葛仁樓西月,文是文,武是武,紛紛續在隊列後麵。
見眾人站定,司馬福康又拿出一幅聖旨,朗聲宣道:“任鎮國公世子殿下楊孟君為征北大將軍,封鎮國大將軍,領大柱國!
任趙星河為天策上將,領征西大將軍,原征西大將軍吳衝平調征東大將軍。封護國大將軍,領上柱國!
封劉濤為上柱國。
封吳衝為上柱國。
任王熠寧為平東大將軍,領柱國。
任馬起為平西大將軍。
任南宮扶蘇為平北大將軍,升博昌亭侯。
任左良玉為征南大都督,領柱國。
任徐瑾辰為征東大都督,領柱國。
任樓西月為征西大都督,領平關侯。
任李青為征北大都督。領臨寧侯。”
司馬福康的嗓音戛然而止,一眾文官心裏紛紛震驚異常。而作為當事人的一眾武將,有些心裏早有預料,比如南宮扶蘇李青等人,知道自己要升官進爵,可沒想到李毅竟然如此大手筆!
就在眾人還沒回味過來的時候,司馬福康又拿出一道聖旨狠狠砸了下來。
“擢升尚書省左仆射東方玄機為尚書令,領上柱國!
任蘇之祥為中書省平章政事。
準中書省右祭酒徐仁壽辭官歸野,由蘇之祥暫領中書省諸事。
擢升中書省大郎中胡承為中書省左祭酒。
擢升禮部尚書洛言為尚書省左仆射。
任諸葛仁為禮部尚書。
擢升朱三康為禮部左侍郎。
任孔昭為翰林學士,入職國子監。
封黃奕為山南道觀察使,黃浩為劍南道觀察使!”
接下來就平淡了許多,隻是按例把一眾原西蜀公卿或中樞,或地方,一一劃分。
司馬福康念到這裏,停了一瞬,抬起頭喝道:“封李策為蜀王!封地為劍南道!擇日封王就藩,不得有誤!”
當司馬福康放下聖旨的那一瞬。
欽天監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突然瞪大了雙目,望向堂內那座象征著李氏氣運國祚的九州龍脈江山圖。隻見這副方圓二十丈的巨大天下全貌地圖,一道濃鬱紫氣從東海位置升騰而起,浩蕩彌漫一萬裏,匯聚成一條栩栩如生的紫龍,一頭紮入臨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