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少帥春秋> 第126章 大上海1923

第126章 大上海1923

  十里洋場,紙醉金迷,上海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城市,充滿了巨大的財富,也常發生政治運動。上海也是西方文化和社會發展進入中國的一個窗口。十九世紀中期太平天國暴動之後,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也是為那些在政治鬥爭中敗北的中國軍人、政客提供避難的中立地點。 

  上海作為外國在遠東地區的勢力中心,具有極端的重要性。1920年代西方國家在中國的投資達十四億三千七百萬美元,其中在上海的投資就佔十億四千九百萬美元。這個城市濱臨大海,但又有一條河流為它提供保護,是一個理想的港口。上海對二十世紀中國革命的發展也十分重要。到1927年,工會運動的中心已經移到這個城市;同樣,上海的地下黑社會也十分龐大,出生於上海附近浙江省的蔣介石的經濟財源就是來自上海的黑社會。依靠江浙財團的財力,上海最後成為正史上蔣介石發家的根據地。 

  如火如荼的國內建設已將東北財政的家底掏空。雖然在不遠的將來,控制下的各省將陸續迴流資金,可是上海擁有無可比擬的貿易優勢使得在此融資可以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補充。他可不想再出現一個新生的力量依此再翻身。政府中一批財政界的高手已奉命南下蘇滬,接掌重要財源的上海海關和控制蘇浙滬三地經濟,尤其是要將「江浙財團」溶於國家經濟之內。 

  所謂的「江浙財團」民國時期以上海為基地的江蘇﹑浙江籍人士或江浙兩省的大銀行和大企業資本集團的總稱,是中國最大的財團,銀行資本集團以其金融實力成為這一財團的核心。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尤其是銀行業迅速發展的產物。此前,一批江浙籍官僚﹑買辦﹑商人創辦和參加投資的企業與日俱增,辛亥革命前後﹐開始以地域觀念為紐帶,以公所、會館為據點,表現出較強的凝聚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至20年代初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出現短暫的繁榮,新式銀行業趁時崛起,上海地區發展尤為迅速,並在全國處於突出地位,相繼出現一些巨大的資本集團,如以申新紡織廠與茂新、福新麵粉廠為中心的榮家資本企業;以大生紗廠為中心的大生資本集團;以寧紹﹑宏安﹑寧新輪船公司為中心的虞洽卿資本集團;以方椒伯為代表的鎮海方氏資本集團以及吳蘊初「天」字型大小資本系統等。這一時期的中國銀行業以經營公債和房地產投機的暴利為主要業務收入,又有軍閥、官僚、豪紳等的剝削收入為主要存款來源,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至20年代末,形成了若干財力雄厚的大銀行,如浙江實業銀行、浙江興業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在民營銀行中居領袖地位,成為有名的「南三行」。其它如寧波系的四明、中國通商、中國墾業等銀行資力也頗雄厚。一些工業資本集團的資本家參與了銀行的投資,而銀行也增加了對工業的放款,並對工商企業起到一定的控制和監督作用。這種以上海為主要活動基地的若干大企業資本集團和大銀行的一定程度上的結合,被人們比擬於帝國主義金融資本,套用日本財閥的概念,稱為江浙財團。 

  這個財團投資人和主持人的成份構成,大都是民族資產階級的上層,有些是北洋時期的軍閥官僚,出身於買辦或者繼續兼任買辦職務者亦不在少數。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的產物,不少集團帶有較濃厚的官僚買辦資本主義傾向,但其民族資本成份則是主要的。其代表人物曾表現過一定程度的反帝、反官僚軍閥政府的積極性。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政府」后,他們中某些人與廣東革命政府有聯繫,也給予過一定的支持。但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工人運動的高漲,又表現了較強的動搖性和妥協性。 

  正史上江浙財團雖然為蔣介石建立國民黨政權起了支持作用,但由於本身的軟弱性,對這個政權不能起支配作用。隨著蔣介石獨裁統治的加強和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形成,江浙財團在經濟上逐漸失去主導地位,它們中許多銀行和企業被兼并,逐步地淪為「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附庸。 

  但是張漢卿是希望扶持民族資產階級的:以瀋陽—長春—哈爾濱一線為中心的東北經濟圈是以國家所有製為基礎的,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北京—天津經濟圈因一是首都,天津又是各國租界集中地,故而為沒落、退職、下野的各地軍閥棲身營造了安全的環境,充盈的資金也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只有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的上海,得天獨厚,以貿易發達和民族資產階級匯聚著稱。國家化治是亂局的需要,但當國家強大后,計劃經濟是遠遠趕不上市場經濟的,要不然中國後來也不會有「改革開放」的偉大政策。既然如此,適當扶持、鼓勵、引導民族資本家為我所用,少走彎路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了。 

  人民軍即將在全國範圍內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和政權的穩固,使以陳光甫、錢新之、虞洽卿等人為代表的江浙財力首腦人物認為必須要取得人民黨的信任。還在張漢卿入主安徽時,以虞洽卿、王一亭、吳蘊齋等人為首,集合上海一些主要同業公會、商會,成立應變組織──上海商業聯合會,並從銀行、錢業兩同業中為張漢卿借墊八百萬元的軍事經費,使人民軍在遠離北方時能夠在財力上不致捉襟見肘。此一舉動也為他們現在與中央政府形成良好的關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央財經委員會派出以張振鷲為張漢卿私人代表赴滬,邀請虞洽卿、王一亭、吳蘊齋等人擔任新成立的上海財政委員會的主要職務。虞洽卿也以上海商業聯合會名義,致電「國家統一委員會」,表示「對於當局主張﹐一致表決,願為後盾」,並積极參与認購了總值達1。3億元的國家公債。 

  遠在北京的張漢卿對於此舉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在電文中說:「上海商業聯合會諸公是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翹楚,是中華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補充。中央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扶持民族產業的發展,並為其壯大提供政治保證。」從政治上肯定了「江浙財團」的貢獻和合法地位,也為上海動搖中的財經界人士加註了一針強心劑,使其迅速認清形勢,向人民黨靠攏。 

  留在上海的國民黨宿將右派蔣介石、胡漢民對人民軍攻佔上海抱有本能的畏懼:經濟上,上海財經界對以人民黨為控制的中央政府輸誠;政治上,作為國民黨總理的孫中山有放棄唾手可得的大總統職務的風聲,而甘做「無權有責」的鐵路建設委員會主席,將使國民黨的發展步伐嘎然而止。軍事上,人民黨擁有中國最強大的武裝並完全控制住局面,而原廣州的國民革命根據地已經被人民軍取得,現在上海這一經濟重鎮也又失去,在軍事、政治、經濟上可以說國民黨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了。在此情況下,蔣介石與宋美齡在正史上發生的「傳奇愛情」自然也再不起一點漣漪。 

  宋美齡祖籍海南文昌縣,在近代中國歷史與對外關係(特別是對美國)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她的父親是上海傳教士及富商宋嘉澍,母親倪桂珍。她8歲時到美國,畢業於美國威斯里女子學院(wellesley college,ma)。1920年與蔣介石初次見面,被蔣介石熱烈追求。宋美齡要求蔣介石先行與所有妻子妾侍解除婚約才答應他的追求,結果二人於1927年12月1日假上海大華飯店舉行結婚儀式,此一結合曾被一語雙關的稱為「(蔣)中(正)(宋)美(齡)合作」,對蔣之政治活動多有襄助,她曾負責當時中國空軍之組建。其與大姐宋藹齡,二姐宋慶齡構成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名聞遐邇的「宋氏三姐妹」。 

  正史上宋美齡是一個既好面子,而又富於權力欲的人,從以下事件可以略知一二:當初宋美齡下嫁蔣介石,提出一個條件,就是要他與元配毛福美、側室姚怡誠、陳潔如脫離夫妻關係,而她也與原男友劉紀文割絕友誼之愛。幾經一番「波折」,二人終於正式結婚。又有考證,宋美齡曾強烈要求蔣介石給她一個正式名份好使她成為真正的「蔣夫人」。 

  可是在此時空下,蔣介石的政治靠山已失,前景很難預料,宋美齡是無論如何也不會下嫁於這個政治失意人、民國一介武夫-——上校蔣中正了。 

  軍事上的佔領和經濟巨頭的倒戈,標誌著人民軍在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取得了完全的勝利。至此,直系最後一點力量也被消除,人民黨已經控制了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包含全部的經濟富裕的省份。與此同時,北方以張漢卿為首的人民黨高層已經在醞釀設置外交研究委員會,研究廢止不平等條約的步驟,並擬宣告關稅自主。11月,制定國璽,實施禁煙。張漢卿出巡京、津、熱各地,校閱軍隊,並考察地方政教及民生利病。在中國統一大勢已趨之時,美國率先承認中國關稅自主,各邦交國均贊同,僅日本極端反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