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少帥春秋> 第130章 統一幣制

第130章 統一幣制

  接下來,張漢卿要整頓幣制,以結束民國初年複雜的貨幣狀況。 

  在我國貨幣史上,白銀自漢代已逐漸成為貨幣金屬,到明代白銀已貨幣化,中國真正成為用銀之國。但實行的是銀兩制,以金屬的重量計值,屬於稱量貨幣制度,沒有踏進貨幣制度階段。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頒行《幣制則例》,正式採用銀本位,以「元」為貨幣單位,重量為庫平七錢二分,成色是90%,名為大清銀幣。但市面上銀元和銀兩仍然並用。辛亥革命后,於1913年公布《國幣條例》,正式規定重量七錢二分、成色89%的銀元為我國的貨幣單位,但銀元和銀兩仍然並用。 

  中國疆城遼闊,貨幣制度一直很複雜混亂,嚴重地影響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並且不利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金融的穩定。各省軍閥為了擴充實力,又在各地發行了許多債券和紙幣,僅在本省流通。像奉系在東北都發行過「奉天券」強制使用以緩解財政吃緊狀況;像閻錫山建立鐵路、鹽業、墾業等銀號,並為「四銀行號」成立了實物準備庫,並在1917年前後設立「銅元局」,以含銅量99。9%的舊式制錢為原料,用三文制錢改鑄可當20文制錢的銅元一枚,在山西全省範圍內流通等等。 

  各地實力派擁有的軍管政府印製具有法償資格的不兌現紙幣,用膨脹發行辦法填補財政赤字,以集中財力為已所用,導致惡性通貨膨脹,成為後來許多戰亂省份國民經濟崩潰的重要原因。也是民國軍閥如走馬燈似變更,卻能夠屢興不止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要統一了貨幣,收鑄造權於中央,就能夠保證中央的集權統治地位。就像秦始皇統一六國即統一貨幣一樣。這個道理雖然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本來民國二年公布的《國幣條例》,正式規定重量七錢二分、成色89%的銀元為我國的貨幣單位,「袁大頭」銀元就是這樣鑄造成的。但自袁世凱滅亡后,軍閥四起,各地戰爭狀態的延續使得各地已經在經濟上變成了諸侯國,自成一體。鑄幣及發行紙幣本來就是各地軍閥賴以生存的保證,虛弱的中央當然無法收回貨幣權。 

  只有當強有力的中央出現后,統一貨幣才能真正擺到桌面。但隨著國民經濟的好轉,即使從民國初銀元和銀兩仍然並用,現有市面流通的貨幣已不敷使用,增加一批新的貨幣已刻不容緩。 

  在張漢卿的建議下,國民政府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 

  1。國民政府廢兩改元,實行銀本位制,統一貨幣鑄造權。銀本位幣定名為「元」,總重26。6971克,銀八八、銅一二,即含純銀23。493448克。銀本位幣每元重量及成色,與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過0。3%,並規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銀本位幣授受,其用數每次均無限制。新年初,國民政府實行「廢兩改元」,發行全國統一的銀幣。對老奉系內部呼聲較高的以張作霖頭像作為銀幣正面,張漢卿力排眾議,堅持發行「孫中山頭像」銀元,以紀念孫中山為中國革命作出的巨大貢獻和體現人民黨無私的情懷。以中央﹑中國﹑交通三銀行(后加中國農業、工商、建設銀行,廢中央銀行)為國家控制之發行行,這就是後世著名的「孫大頭」的樣式。 

  2。其它銀行不得繼續發行新鈔票,所有完糧納稅及一切公私款項之收付,概以銀元為限,不得行使現金,其它原經財政部核准發行之銀行鈔票,准其照常行使,由財政部定期以法定銀元換回。 

  3。實行黃金白銀國有,禁止黃金白銀流通,並將收歸國有的金銀作為外匯準備金,凡銀錢行號商店及其它公私機關或個人,持有金、銀本位幣或其它金、銀幣生銀等銀類者,應自1月4日起交由發行準備管理委員會或其指定之銀行兌換銀元。 

  4。為使銀元對外匯比價穩定,規定由中央﹑中國﹑交通、農業、建設、工商六行無限制買賣外匯;銀元的價值用外匯率來表示;法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當時規定銀元1元合0。5556美元,保持為固定匯率。 

  之所以以美元而不是以當時通用的英磅為標準,是張漢卿清楚地知道,美國已經並且不可逆轉地取代了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地位。正史上就因為中國銀本位制的實施並與英磅形成固定匯率,引起美國的爭奪,最終於1935年底美國變更購銀辦法,迫使世界銀價猛跌,影響中國外匯基金的穩定。這才有1936年5月國民政府被迫與美國締結的《中美白銀協議》,其結果是最終使中華民國取代銀元的法幣成為英鎊﹑美元的附庸。現在中國主動向隱形的大哥美國看齊,自然有機會讓美國投桃報李,畢竟將來用著美國的地方還很多。 

  統一了幣制,是中國貨幣制度的進步,在實行后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也使各方勢力派徹底失去了和中央角逐的能力。 

  馮玉祥、孫岳的軍費均控制在人民黨為主體的財經委員會下屬的財政總署手中,在經歷了拖、扣、減等種種排擠的對策后,馮、孫撐不住了。他們找上張作霖的重要助手、財經委員會主席潘復,要求獲得和人民軍一樣的待遇。潘復已得少帥囑託,以國家正在大力建設,資金緊張,此時宜統一軍令,裁減國民革命軍的人數。國防委員會早已斷了國民革命軍的裝備供應,使二人成為無根之萍。 

  年初國民革命軍因欠餉發生嘩變,執政張作霖反以「革命軍不顧和平統一之大局,意圖破壞好不容易得來之安定局面」為由,勒令馮、孫二人約束軍隊,勿生事端。不得已,孫岳提出國家既定,宜遣散軍隊,請求予以遣散費。潘復這才「擠」出了200萬元,在總參謀部的監督下將國民革命軍第2軍所部3萬餘人全數遣散,而孫岳則挂名擔任國防委員一職,過起了政治上的「隱居」生活。 

  有孫岳作榜樣,馮玉祥也感覺不妙起來。他以協商晉、直邊防軍人駐地為名(馮玉祥在張作霖入主北京后將主力調往保定,駐地與閻錫山的晉軍接壤)赴晉與閻錫山會談。 

  閻錫山在軍閥割據時代雖然左右逢源,上下周旋,力圖自保,但是隨著直系的瓦解,國民革命軍的失勢,亦難免唇亡齒寒之感。在張漢卿的「統一軍令、政令」的步步緊逼下,猶豫再三,權衡得失,覺得人民軍似有各個擊破之舉,於是準備聯合馮玉祥、廣西的李宗仁、川軍四巨頭及雲貴各地督軍,與中央相抗。馮玉祥到此,正合他意。 

  不愧為富裕的山西督軍,閻錫山出手便送出銀元20萬元作軍餉,足以維持馮系軍隊的運轉數月。但是狡猾的閻錫山也留了一手,他其後巧施手段,用經濟手段勒住了馮玉祥的脖子,並收買了其手下部分高級軍官,如正史上即有在戰場上臨陣倒戈的石友三、韓復渠之流。 

  閻、馮的靠近,使張漢卿一下子警惕起來。歷史上就是由這兩人連同廣西的李宗仁共同發起了規模宏大的「中原大戰」,將中國因「東北易幟」所帶來的大好統一局面又推向分裂,國家元氣大傷,從而使日本白白揀了個大便宜,得以放膽進行「九amp;#8226;一八」。 

  雖然人民軍兵多,卻不敢逼他太甚,將其推向對手懷中,不得已重新恢復其軍費。雖然國家名義上統一,各方軍隊也有了「軍事委員會」的約束,但張漢卿若想插手馮玉祥的隊伍,卻是難上加難。他一直呼籲軍權的統一,但是在這個有槍就是王的亂世,哪個軍閥願意拱手將其最大的保障交與別人? 

  不管如何,卧榻之傍,豈容他人酣睡?內有馮、閻環衛於側,外有桂、黔、川、滇等地方實力派割據,還要防備國民黨冷不防來個掀風鼓浪。這段時間,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來形容張漢卿的感受一點兒都不為過。 

  在國內外形勢向著張漢卿極為有利的方向轉化時,張漢卿向地方軍閥求武力統一之道的決心絕不會變。但西南諸省邊遠遼闊,註定了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事。在對其用兵之前,必須解決後方的問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