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七百六十一章


  大年初二,剛剛過了新年,人們依舊沉浸在春節的喜悅之中的時候,作為電影人,這一年中,作為忙碌的時節才算是真正開始。


  賀歲片最早起源並流行於香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每到歲末香港演藝圈內的一些明星都會自發地湊到一起,不計片酬地拍幾部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影片獻給觀眾。


  尋求歡樂和放鬆,是觀眾在逢年過節、尤其是春節期間普遍的心理需求,這就決定了賀歲片的風格:輕鬆,幽默,具有強烈的觀賞性和娛樂性。因此其題材多與百姓節日期間喜慶、祝福的生活與習俗相關,形式多是娛樂性、消遣性較強的喜劇片和動作片。


  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發財”、“家有喜事”、“福祿壽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詞來命名,內容上也基本滿足以下兩點:首先是喜劇,其次有一個相對圓滿的大團圓結局。


  在中國,香江是最會製造娛樂神話的地方,賀歲片在香江的出現和成長,不僅在某種意義上創造了一個中國人自己的檔期,更讓中國電影有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80年代初,是香港賀歲檔的形成時期,雖然一開始賀歲的概念還比較朦朧,但是1981年許冠文自編自導自演的喜劇《摩登保鏢》的成功,無疑讓後來的“賀歲片”立了一個標榜,於是大家便把其賣點集中到了喜劇這一類型上。


  從20世紀80年代的賀歲片演員陣容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參與演出的,基本是一些擅長演繹喜劇的本色藝人。


  比如 《富貴逼人》係列裏的董標、沈殿峽,還有內地觀眾最早接觸到的由香江導演洪金保執導的賀歲片《福星高照》裏的吳耀汗、曾智偉等。


  這個時期的香江賀歲片賣點完全是搞笑的內容和演員的演技,而非藝饒人氣。80年代末期,開始出現由當紅人氣偶像擔綱的賀歲片,像周閏發所主演的《八星報喜》、《吉星拱照》、《花旗少林》等。張漫玉曾參與《富貴吉祥》、《家有喜事》、《東方三俠》、《東成西就》等賀歲片的演出,那幾年也正是香江影壇漸入佳境的時期。


  到了20世紀90年代,是香江賀歲片的成熟和鼎盛時期,賀歲片幾乎成了可以一窺藝缺年人氣的試金石。


  賀歲片的演員陣容,不僅可預期影片的票房,甚至成為港產賀歲片運作的潛在規則。而到90年代的香江賀歲片,不得不提兩個人,一個是無厘頭之王周星池,另一個是動作喜劇之神程龍。


  20世紀90年代的香江賀歲市場是周星池的下,那個時候無厘頭喜劇迅速走紅,周星池自然也成為賀歲片的常客,幾乎每年農曆新年期間都有作品問世。


  像1993年獲4000萬票房的《唐伯虎點秋香》,1995年4500萬的《大話西遊》,1996年3600萬的《大內密探零零發》,1997年4800萬的《家有喜事》,1999年3000萬的《喜劇之王》等等,都是星爺為觀眾獻上的新年賀禮,而且每部都是堪稱當年最賣座的香港影片之一。


  一直是香港電影頂梁柱的程龍介入賀歲檔領域的時間比星爺要晚一些,但是他的介入,卻讓賀歲片出現了一個新轉機。


  1995年歲末,程龍的《紅番區》成為第一次被正式引進內地的“賀歲片”,800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收入,讓一直以來票房低迷的內地電影市場為之一振。


  1996年、1997年,程龍借著《紅番區》的成功,在內地接連推出了《白金龍》、《義膽廚星》等賀歲片,也頻頻得手,這都給內地電影人極大的啟示。


  賀歲片幾乎已成為華蓉區的一種新年習俗,但是進入21世紀的香江賀歲片卻失去了一人獨大的優勢,內地、好萊塢都從混沌中清醒過來,於是,三者在賀歲檔拉開羚影的又一個戰場。


  香江影人一直都把“賀歲”進行到底,但新世紀的賀歲檔卻已經不是一個饒市場。1997年,馮曉剛執導的首部賀歲片《甲方乙方》問世,使內地賀歲片開始有了屬於它自己的生命與靈性,好萊塢也意識到賀歲檔的優良商業時機,殺奔過來。


  這時的香江賀歲有點兒無奈,大場麵、大製作不敵好萊塢,其一貫的喜劇風格又受到“馮氏幽默”的挑戰,盡管有不少可以立誌不倒香江影人出產了《功夫》、《無間道》之類的好片,但是由於爛片頻頻出現,幾部好片實在難保香江的的絕對主力位置。


  《甲方乙方》在票房上的成功,引出此後幾年的賀歲片大戰,投拍的賀歲電影一年多過一年,越來越多的知名導演加入執導賀歲片的行粒


  大家都認為賀歲檔是最容易博取票房成績的時期,而且覺得賀歲檔是一個吉利的檔期,所以很多人都想通過這個時間段推出自己的作品。但是片子太多,市場空間也隨之變,加上現在大家又特別注重賀歲片的宣傳及打造,這樣就使得賀歲檔期也變得異常火爆。


  今年的賀歲檔自然也不例外,早早就展開宣傳的《墨攻》,張儀謀傾力打造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寧皓再度轉型的《黃金大劫案》,當然也少不了宋錚備受期待的《老炮兒》。


  賀歲大戰剛剛開會,呈現出來的便是一種硝煙彌漫的狀態,原定於大年初五上映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毫無預兆的調整戀期,改在了大年初一上映,很顯然,張偉平是打了先聲奪饒算盤,首日票房便狂收7000萬,隻可惜叫座不叫好,上映當日,網上便是板磚一片。


  緊跟著大年初二,另外兩部萬眾矚目的《老炮兒》和《墨攻》,也在同一舉行了首映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