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再至台中
第248章 再至台中
在票房之外,演員們對於獎項也是十分渴求。
票房是市場對於演員的認可,而獎項則是業界對於演員的認可。
要是不在乎獎項,那瞪姐也沒必要吹自己一個實至名歸,大洋馬也沒必要非得運作一個金鷹視后。
水漫金鷹也好,百花私釀也罷,生意跟主義混在一塊兒,就是這麼個尿性。
公平性會影響含金量,含金量則會影響知名度,也不怪金鷹越來越比不上白玉蘭,公信度在哪兒擺著呢!
而電影界的獎項要更加豐富一點,值得演員們去運作,去爭取的獎項更多。
其中雖然也有類似於金鶴獎或者休斯頓電影節這樣的付費項目,但是大部分有知名度的獎項都相當注意自己的公信力。
至於墨鏡王當年的影後分豬肉,只能說那是相當成功的政治平衡,尚且不能算是影響獎項的公信力。
歐洲三金之所以公信度高,就是因為其評審團更加透明,評審過程更加的合理,評委都是業內有影響力的電影人,無形間也提升了電影節的關注度與公信力。而不是像國內的獎項一般,評審團不知道有誰,評審過程不知道投了誰,就跟抽卡似的,出誰也不一定。
跟歐洲三金獎項類似的,國內也有三金獎項:金雞、金馬、金像,百花暫且不表,三金表面上平起平坐,但是實際上含金量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金雞獎,內地含金量最高的獎項。最大的缺點就是兩年評選一次,你今年的電影,可能要等到後年才能得獎。極為不透明的評獎過程加上評選的滯后性,導致金雞獎跟飛天獎似的,影響力嚴重不足。同時,金雞也是個盛產雙黃蛋乃至於三黃蛋的奇葩獎項。所以說,含金量差也不能怨別人。
不過,金雞獎兩年一次的評選規則也有歷史的原因。第一屆金雞獎在1981年舉行,那時的金雞跟百花還未分開,在國內,電影還是個稀罕物,兩年也不一定能產出多少,那時的兩年一屆頒獎禮,很符合國內的情況。
在19年,金雞獎也正式宣布改制,每年評選一次,還會對短視頻以及手機拍攝的影視作品進行評獎,希望未來金雞能真正實現把國產電影推向世界的目標吧。
金像獎,曾經是華語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是香江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該獎項主辦方是香江,這裡曾經是亞洲電影曾經發展最為輝煌的地方,在整個亞洲甚至世界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
其局限性就在於此,金像獎是香江電影金像獎,而不是華語電影金像獎。在評選規則里明文規定劇組人員組成和籍貫的電影節,估計也就自此一家了。
除了選片範圍更加狹窄之外,金像獎的舉辦單位是香江的各個電影人協會。根子上就是立足於香江本地的獎項,並不是說去掉名字里的「香江」二字就能改變的。
金馬獎在華語圈中歷史最為悠久,並且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的獎項。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金馬獎在華語電影圈一貫獨特的藝術氣質、人文導向。很多小眾而優秀的文藝片都是通過金馬獎而被市場和大眾注意到的。這就讓金馬獎受到了諸多年輕影人和導演的關注與歡迎,後來這些年輕人成為業內大拿的不在少數,就更加提高了金馬獎的知名度。
而金馬獎的聰明之處在於不僅文藝,更會迎合主流市場造話題、請明星、也會讓主流商業大片大面積入圍,基本上形成的是通過主流市場的話題與明星熱度來為小眾真實力的影片做陪襯。
主流明星蹭上了文藝氣質,小眾影片也獲得了關注度,金馬獎的影響力也水漲船高,堪稱一魚三吃。
所以,比來比去,這個年代里,金馬獎還真就是國內公信力最高的電影獎項,不重視還真不行。
十二月的彎彎依舊溫暖,雖帶著些潮濕的氣場,但是溫度還是在二十攝氏度以上。白日里陽光充足,晚上也絕不陰冷潮濕。
大概,大型電影節的選地都有講究。五月的戛納氣溫正好,十二月的彎彎也是溫暖宜人,正好適合各路明星穿上戰服,在紅毯上來一波爭奇鬥豔。
六號上午,萬年一幫人來到了台中的一家酒店,跟劉德樺會合。
不過,氣溫的宜人並不能保證心情上的愉快,尤其是在飛行的疲勞跟心理疲憊疊加的情況之下,面前出現的一幫記者就絕對不會讓人愉悅,而是讓人感覺分外的焦躁。
相比於去年色戒的一枝獨秀,今年的金馬獎稱得上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彎彎本地的海角七號,停車都是奪獎的熱門,而內地的集結號,投名狀、獵凶風河谷以及劍雨也是來勢洶洶。按著金馬獎喜歡爆冷搞大新聞的性子,還真不好預測,最終將會是哪部電影成為最終的贏家。
華仔剛到酒店,記者們就跟聞到血腥味的食人魚一樣尾隨而來,露出滿口尖銳的問題咬了上來。
「華哥,你認為自己能拿到金馬影帝嗎?」
「影帝的競爭者都很出色,誰拿到影帝都是讓人信服的。」
「寧皓,作為新人導演,你有信心戰勝馮曉剛跟陳可欣這樣的老牌導演,拿到最佳導演的獎盃嗎?」
「期待能拿獎吧!不管怎麼說,這部電影都是我們用心做出來的,還是希望能得到金馬獎的認可。」
兩位大佬在前方侃侃而談,萬年等人則跟嘍啰似的擠在角落,也不知道是該慶幸自己沒被記者纏上,還是該羨慕這兩位大佬能得到記者的關注。
在上一世,靠著投名狀獲得影帝提名的是李連結,這一屆金馬獎上,劉德樺並未得到提名。
這一世,獵凶風河谷橫空出世,以票房黑馬的勢頭砍下1.8億票房,成為了當年華語片票房三甲之一。
而這部電影純粹就是劉德樺的獨角戲,靠著獵凶風河谷,劉德樺成功拿到了最佳男演員的提名。
打發走一堆記者之後,大廳里總算是清凈了下來。
晚上便是頒獎禮,因此,記者們都守在酒店門口,每看見一位熟臉就趕緊圍上去問上幾個問題。守株待兔雖然是笑話,但是在電影節之前,守在酒店確實能蹲到不少明星。
時間緊急,萬年等人也沒顧得上出門溜達溜達,在酒店裡休息了小半天之後,便換上衣服化好妝,坐上保姆車來到了台中市中山堂,準備待機入場。
說是一幫人,其實有兩個劇組。寧皓、萬年、劉德樺、杜結,這是獵凶風河谷劇組。萬倩、董瑋、胡哥,這是劍雨劇組。
廖帆雖然也屬於風河谷劇組,但是他還提名了最佳男主角,所以跟著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劇組一塊兒走紅毯,算是地方軍。
獵凶風河谷算的上的是奪獎的熱門之一,不單票房出眾,還在戛納拿了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影片。雖然不是主競賽單元,但也比在座的諸位要強得多。
寧皓完全可以在紅毯上來一句:我沒有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諸位,都是樂色!
只不過,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就沒人知道了。
「金馬獎紅毯上演全武行,青年導演寧皓被毆成重傷!」
停車同樣也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但是顆粒無收,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劇組也是一樣。
九月份的時候,風河谷還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可惜沒能得獎。算來算去,也就剩下金馬獎能闖一闖了。
六點鐘,天色尚明,中山堂門前卻是燈火通明,閃光燈聚光燈齊齊閃爍,生生把一處嚴肅的建築給晃成了迪廳。
門前已經鋪上了艷麗的紅毯,今晚頒獎禮的正主們還沒出場,紅毯上卻已經滿是鶯鶯燕燕的身影。
毯星不是什麼新鮮事。金馬獎上,很多本土二三線的小明星都會靠著關係或者金錢搞來一兩張邀請函,接著便是賴在紅毯上凹造型。要是能在正主走紅毯的時候撞上,那男的出緋聞,女的就艷壓,都是老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