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星繼續講述去年的那場大豐收「但鄭老爺子有些信心不足,他只想把錢借給我收利息,我想著沒什麼風險就真的借了,我但是可是抵押了在楚州木蘭山的幾個項目,後來你們都知道了,十月二十三號,一夜之隔,銀行間的拆借利率漲了三百倍,我借他鄭老爺子的一個億十天就賺了十個億,但這錢我也懶得拿走,就放在他手裡讓幫忙投資,現在估計還有三四個億在他手裡」
十天賺十個億?韋長生如聽天書,如果不是彭琴在他耳邊多次念叨這個少年的神奇,打死他也不會相信的,現在這個少年說的很淡然,他這個韋家的商業上的代理人覺得這個消息還是相信的好,畢竟另一個當事人鄭雨瞳就在前面的車上,陳天星沒有吹這麼大個牛的必要。
彭琴倒是叫了一句「十天賺了十個億?你居然已經花了五六個億了?不會是被騙了吧?」
韋長生也好笑的說道「誰能騙的了他陳十七?你投點錢進長隆,你給你的扶風哥也出主意,他現在計劃依託長隆酒店打造一個5A級的度假區」
陳天星就笑道「投點錢沒問題,出主意就免了,我一個高中生對一個哈弗生指手畫腳的,不是讓人笑話嗎?這個航母世界也是交給長隆集團來打理吧?這個可以跟鄭家商量一下,我給了他們兩成的股份的,港都那邊的客源可以保證的」
韋長生點頭「晚上再說吧,弘法寺到了,你說你是修行者,跟本煥大和尚是同宗同源?」
陳天星推開車門下車,解釋道「我是雍仲苯教的,唐古拉的修行者,本煥大和尚是南派禪宗臨濟宗的,我至少跟他有舊」
弘法寺不同於國內任何寺院(因文革損毀而維修或重建)、完完全全是一座新建寺院,同時也是1949年建國后,國內興建的首座寺院。1985年7月1日,弘法寺破土動工。在鵬城有關部門的禮請下,高僧本煥大和尚親率眾弟子,為奠基儀式灑凈祈福。在完成大雄寶殿、藏經樓、天王殿工程后,因故停建。在其他各方人士的關心和推動下,弘法寺順利完工。
弘法寺毗鄰港澳、面向東南亞,位於市東郊素有鵬城綠色心肺之稱的梧桐山麓,背靠著巒峰疊翠的梧桐山,面臨碧波蕩漾的仙湖水,坐東南,朝西北,依山拾級而建。?如今弘法寺已成為鵬城地區香火最旺的禪宗寺院,建築面積已達三萬多平方米,殿、堂、寮、房、樓、閣共四十餘處,規模宏偉、佛像莊嚴;殿堂斗拱飛檐,層疊交錯有致;藍天、白雲、綠樹、黃瓦相互輝映;寺內晨鐘暮鼓、梵音彌繞、泉水叮咚、鳥語花香、清新和諧……,在這裡你會忘卻繁華都市的喧鬧,心誠心靜心順,無限舒暢、流連忘返。
正是:鳥語花香梵音起,青山無語問禪家。
一行車輛停在弘法寺山門前的廣場上,廣場上的一個巨大香爐也是香燭繚繞,無論是面色凄苦的信徒還是衣衫光鮮的旅遊者,都在虔誠的上香或叩頭。
陳天星和彭琴韋長生夫婦,鄭雨瞳和陳喜楷,還有阿狗,小道士還穿著道袍就留在車內。
利春也在別墅酒店裡捎來了葉雪和李鸞,眾人把準備好的佛香點燃放進香爐,然後準備進入山門到寺廟內去禮佛。
弘法寺的山門兩邊角落有兩尊面相威嚴的「密跡金剛力士」,據說是古代的兩位太子,他們手裡拿著的法器叫「金剛杵」,是古印度最堅硬無比的兵器。
山門進去是一個大院,對著山門的是天王殿,左邊是法物流通處,就是賣佛具用品,如佛像、香爐、法器、燭台、油燈、香類等之處。
右邊是客堂,客堂為寺院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心,負責對外的聯絡,接待、各殿堂管理、接送方丈手諭牌告。客堂門上有兩副對聯:
「山色淡隨僧入院,松聲靜與客談玄」
「客來殷勤接待如手足,堂內茶水敬奉象家人」
前一副對聯把我們帶入了空靈寂雅的境界,另一副題為是佛法眾生平等的生動寫照。
天王殿前是法物供奉台,台階下有蒲團,用半指高的鐵板架子托著,鐵板也是被心中跪拜成凹凸狀,可見信眾之眾。
殿外可以看到天王殿正中為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彌勒菩薩笑容滿面,肚皮很大,代表生平等心,現喜悅相,慈悲心、包容心,彌勒菩薩教導人們要拓開心量,包容一切,量大福大,才能快樂自在。
鄭雨瞳帶著一眾人前去叩首。
陳天星表現的很虔誠,規規矩矩雙手掌心向上放於地面,額頭觸碰掌心為一叩首,叩首完畢后,眾人起身。
陳天星這才發現法物供奉台堵住了進入天王殿的路,邊上也有柵欄封門,眾人明白了,弘法寺由於天王殿窄小,不讓信眾進殿觀佛。
接著再去大雄寶殿,韋陀殿,珈藍殿,祖師殿,地藏殿,觀音殿,都是柵欄封門,陳天星不僅搖頭,這跟錢塘的凈慈禪寺相比太小家子氣了。
陳天星一眾人晃晃悠悠來到方丈室,這是一丈四方之地,方丈室錢有功德箱,陳天星從阿狗的背包里拿出兩紮錢,就是兩萬塊華夏幣放入箱內。
韋長生和鄭雨瞳他們也有樣學樣,但他們沒有陳天星這般準備,手裡最多也就千兒八百的,但每人都捐助了幾張紅票票。
邊上的一個黃裳大和尚見了過來唱一聲佛號,口中說著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陳天星也單掌豎在胸前,回應道「師兄,我來自山南道,我叫陳十七,與本煥大和尚有舊,能否請本煥長老當面講佛?」
這個和尚想想就請眾人稍等,他卻不進入方丈室,到後面去給本煥大和尚通報。
沒幾分鐘,這個和尚匆匆返回,邀請眾人到後面靜室去等候本煥大和尚的接見。
本煥老和尚於1907年出生於山南道新洲李集西張灣村。因家境貧窮,僅讀六年私塾,就輟學到武昌當印刷徒工,不久又到新洲倉子埠當雜貨店學徒。因當時政府腐敗,外侮內患,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本煥老和尚深感世事無常,漸萌脫俗之念。常到倉埠報恩寺,聽傳聖老法師講經說法,隨立志潛心向佛,追求人生真諦。
後來本煥長老到了楚州寶通寺。以圓凈的身心,從持松和尚受具足戒。
1948年11月,本煥長老來到嶺南南華寺住下,常到乳源雲門大覺寺,看望虛雲大師。大師認為本煥長老修道成功,考慮自己111歲了,應由41歲的本煥長老擔任南華寺方丈。虛雲大師兼挑五宗宗脈,認為本煥長老可以承繼曹溪法脈,授他為臨濟宗四十四代的傳人。1949年正月初八,本煥長老於南華寺升座,四月初八曰即開期傳戒,請虛雲大師為傳戒和尚,自己為開堂和尚,傳戒五十三天,國內外前來受戒的出家人達六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