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天下> 第三百六十章 貴妃為客

第三百六十章 貴妃為客

  李慶安拉開了簾子,一片柔和的燈光從屋出,在燈光下,只見房間里,一名女子背對著他坐在一方蒲團上,正埋頭寫著什么,她穿著一件淡黃色道袍,頭上沒有戴道冠,只簡單用發箍束起,一頭烏黑的長發猶如瀑布一般披散在肩上。


  聽見門簾響,她放下筆轉過身來,雙眸如一剪秋水,目光盈盈,微暈紅潮一線,嫣然巧笑,正是大唐貴妃楊玉環。


  李慶安卻有些愣住了,此時的楊玉環已經和他記憶中的貴妃娘娘完全不一樣了,那時的楊貴妃瓊姿花貌,華麗奪目,有傾國傾城之美,而這時的她略顯清減,不施粉黛,沒有釵環玉珮,沒有六幅寬袖長裙,只穿一件略有些陳舊的道袍,華麗之氣盡去,倒有一種小家碧玉般的清幽,有一種人間仙子的優雅,盡管如此,但她的肌膚依舊細潤如脂,粉光若膩,這是她難以改變的天生麗質。


  “怎么,李將軍不認識我了嗎?”楊玉環淺淺一笑,燈光下,深潭般的雙眸中充滿了一種奪人魂魄的誘惑。


  “是有一點不認識了。”


  李慶安感覺自己也有些走神了,便歉然地笑了笑道:“貴妃娘娘不施粉黛,感覺變化很大。”


  “不是變化大,而是楊貴妃已經死了。”


  楊玉環淡淡一笑道:“我現在是玉環真人,你可以叫我真人,也可以稱我玉環,但希望你不要再叫我貴妃,從現在開始。”


  李慶安默默點了點,他打量了一下房間,房間內的陳設異常簡單,只有一榻一桌,和一個書櫥以及一只大竹箱子,雖然簡陋,但收拾得干凈整潔,一塵不染。


  李慶安略略有些感慨,昔日的楊貴妃生活之富麗奢侈,是常人難以想象,而此時她竟簡陋如此,對比之強烈,使李慶安真的感覺到,她已經厭倦了從前的生活,她是真的出家了。


  楊玉環見他目光復雜,便一擺手笑道:“請坐下吧”


  她盈盈起身,從箱子里取出一張座墊,親自給李慶安鋪在地上,李慶安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楊玉環雖然身著道袍,但道袍也難以掩飾她的豐姿冶麗,她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裊裊娜娜,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溫婉柔順,她的一雙纖纖玉手,仿佛柔若無骨,令李慶安也忍不住怦然心動。


  楊玉環又給他倒了一杯熱茶,雙手捧起,準備奉給他,一抬頭,卻見他目光炯炯地望著自己,雙頰不由一紅,儼如朝霞映雪。


  “你喝茶”


  楊玉環將熱騰騰的茶杯遞給了李慶安,李慶安這才醒悟,他干咳兩聲,接過茶杯坐了下來。


  “你就一個人住嗎?我是說,你沒有侍女?”


  楊玉環給自己也倒了一杯熱茶,捧在手中細細地吮了一口,那櫻桃般的小嘴微微撅起,紅唇粉嫩,輕輕吹了吹茶杯冒出來的騰騰白氣,竟有一絲少女般的調皮,這種少女般的神態雖然和她年紀不符,但沒有絲毫矯揉,顯得是那么自然,那么富有美感。


  “侍女是有一個,正巧我的琴壞了,雪奴便拿到長安替我修理,要明天才能回來。”


  楊玉環瞥了李慶安一眼,又笑道:“明月現在如何了,可曾做了娘?”


  李慶安搖搖頭苦笑道:“沒有,我還沒有孩子。”


  “三十出頭的人了,怎么能連孩子都沒有,這可不行。”


  說到這,楊玉環也掩口低笑起來,那一低笑的神態竟是那般明媚妖嬈,眼波如秋水,清眸流盼,這一笑,令李慶安心醉神迷,竟脫口而出:“回眸一笑百媚生”


  楊玉環先是一怔,眼中立刻流露出一種半是嗔怪半是撒嬌的媚態,微嗔道:“李將軍”


  李慶安俊臉一熱,連忙低頭喝茶,楊玉環凝視著他,半晌,她低低嘆了口氣,道:“你來找我做什么?”


  “只是想來看看你”


  “真的只是來看我嗎?”


  楊玉環的眼睛里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那么看完了,你可以走了。”


  李慶安也笑了起來,他連忙放下茶杯,舉起雙手道:“好吧我承認還有別的事情。”


  “說吧什么事?”


  “圣上的事情你聽說了嗎?”李慶安的目光一眨不眨地注視著她。


  “他怎么了?”楊玉環垂下頭,小聲問道。


  “他昏迷不醒,生命垂危,現在還在慶州青剛嶺。”


  楊玉環的眼中在一瞬間,迸射出一絲復雜的感情,隨即歸于平淡,仿佛李隆基的事情已和她沒有半點關系。


  “怎么,你知道了?”


  楊玉環輕輕搖了搖頭,她眼睛里閃爍著一種譏諷地冷笑,道:“我猜得到,他走到今天這一步,事實上,我在兩年前便猜到了。”


  她忽然抬起頭,有些警惕地望著李慶安道:“你是想讓我去長安嗎?”


  李慶安暗贊楊玉環的聰明,他也坦率地說道:“是的,我今天來的本意就是想請你隨我去長安,但現在我已經不想了。”


  “為什么?”


  “因為我也不愿意你再成為楊貴妃。”


  楊玉環久久地凝視李慶安,她笑了起來,兩頰笑渦如霞光蕩漾,她慢慢低下頭小聲道:“難道你真沒有一點來看看我之心?”


  “你說呢?”李慶安微微一笑。


  “我想你曾經是我師傅,徒弟有難,師傅哪能袖手旁觀呢?”


  楊玉環指了指外面,抿嘴一笑道:“那些保護道觀的人,都是你派來的吧”


  “看來你什么都知道,好吧過幾天再來看你,我不打擾你休息,先告辭了。”


  “我送送你。”


  楊玉環起身送他出了門,兩人并肩慢慢地走著,楊玉環感覺他那高大魁梧的身體籠罩自己,竟讓她心中生出一絲安全之感,她不由抬頭看了一眼李慶安,正好李慶安也低頭看她,目光中充滿親切和關懷,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意,柔聲道:“你能來看我,我很開心。”


  李慶安見她目光明亮,感受著她那緊靠著自己的豐滿艷麗的身軀,聞著她身上那一絲淡淡的幽香,他又一陣心神蕩漾。


  走到小門口,楊玉環停住了腳步,低低聲道:“我就不送你了,你可以隨時來看我。”


  李慶安和她一路走出來,只感覺到她作為一個女人的美,特別是她是大唐最美的女人,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美女,這種特別的感覺讓他心緒難寧,而這一會兒,李慶安卻忽然發現了楊玉環深藏在心底的一種感情,一切都在她臉上表現出來,雙頰那迷人的酒窩,小巧玲瓏的嘴唇線條優美,蕩漾在整個臉上的笑意,眼睛里閃爍的快樂的光芒,那種難以言述的媚態,一切都李慶安感到神魂顛倒。


  李慶安轉身大步離去,楊玉環默默地注視著他。


  第二天一早,陳希烈也趕回了長安,他帶回來了圣上在慶州青剛嶺陷入重度昏迷的消息,這個消息儼如一枚重磅炸彈在長安上空爆炸了,頓時朝野震動,這比安祿山出兵河東還要讓朝臣們感到震撼,這個消息既讓人歡喜,又讓擔憂,歡喜是,李隆基昏迷意味著大唐新帝將登基,結束朝廷長期帝王缺位的尷尬,以皇長孫這段時間的勤政表現,大唐極可能會出現一個中興之帝。


  但大臣們心中的擔憂也是毫不掩飾,那就是幾大親王擁兵坐鎮地方,李隆基還沒有來得及解決完他們便倒下了,這就給李豫的帝位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這些擁兵自重的親王都是李豫的皇叔,個個野心勃勃,他們能容忍年輕的侄兒登基皇位嗎?而且關中空虛,這種危險便加倍地增大了。


  當天下午,政事堂在右相楊國忠缺席的情況下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議大唐新帝登基事宜,但這個會議卻沒有能達成一致意見。


  盡管王珙、李硯、韋渙等人都強烈支持擁戴皇太孫立刻登基,但反對派的勢力更強大,張筠、韋見素、楊慎衿、陳希烈等相國則一致表示,在圣上病情不明的情況下,不應該急于考慮新帝,而是應該等圣上回京后,明確了病情再做決定。


  隨著政事堂的相國們分為兩派,朝中大臣們的態度也涇渭分明,兩派各執一詞,支持者眾多,反對者也不少,而這時,東宮李豫則明確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在圣上未回京之前,他絕不會登基。


  爭論似乎就此平息下來,這時,一個小道消息迅速在長安城傳播,李慶安此時就在關中,這個消息讓很多人都搖頭不信,如果是哥舒翰在京中還可以理解,畢竟隴右要近得多,可李慶安是安西節度使,他怎么可能來到關中?


  下午時分,這個小道消息很快就變成了現實,一支約三千人的安西騎兵突然出現在春明門,要求進城,為首大將,正是安西節度使李慶安。


  李隆基雖然帶走了八萬關中軍主力,但他還是留了五千人鎮守長安,負責保衛皇宮、維持京城秩序,可是這些士兵大多是老弱之輩,對付普通民眾還可以,可是要想和大唐最犀利的安西鐵騎抗衡,就是三萬關中軍也未必抵擋得住。


  這個消息讓滿朝文武都陷入了極度不安之中,要知道李慶安可是李建成之后,也是大唐的宗室,他竟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隱瞞住自己的身份,用意可想而知,他這次突然前來,會不會是趁關中空虛,奪取大唐的帝位。


  大明宮政事堂內,早晨剛剛結束會議的相國們再次緊急聚在一起,商議李慶安突然來京的影響。


  “各位相國,我的意見是李慶安應該沒有什么惡意,他只帶三千人進京,就說明他并沒有什么野心,或者說他是正常進京,我們不必這樣大驚小怪。”


  率先發言的人是王珙,在某種程度上,他是李慶安在朝中的盟友,盡管這種同盟關系暫時還沒有給他們彼此帶來什么利益,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李慶安也是支持李豫,在這最微妙的時刻,李慶安的到來,無疑會給東宮黨人加上重重一道份量。


  而強烈反對李慶安進城者,這次卻變成了張筠,張筠從來都是中間派,喜歡在楊國忠和王珙之間充當和事老,他很少透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就像一只看不透的葫蘆,誰也不知道他心中賣的是什么藥,但今天,張筠卻破天荒地兩次成為最堅定地反對者,因為他也很清楚,此刻已是權力劃分最關鍵的時刻,涉及到他的切身利益,在他沒有明確自己最終利益的時刻,他只能拖的辦法,給自己留足協商運轉的時間,今天上午,他好容易說服了陳希烈,在最后表決中投了自己一票,使他們最終以四比三,占據了大多數,而李慶安的進京,必將扭轉自己早上的優勢,李慶安也是政事堂相國之一,而且還帶了三千軍隊,他必須旗幟鮮明反對李慶安進京。


  “王相國錯了,大錯特錯”


  張筠站起身,言辭激烈地反對道:“王相國何以知道李慶安沒有野心,何以知道李慶安就只帶三千人進京,我們根本沒有得到任何消息,說明李慶安帶來的軍隊一定龐大,他在這么緊急的關頭進京,肯定居心叵測,我不明白王相國為何這樣希望他進京,難道王相國還和他有什么勾結不成?”


  “張尚書這話嚴重了。”


  旁邊的李硯站起身拱手道:“我只想說幾句公道話,如果張尚書不愛聽,那就請反駁我”


  他走到窗戶面前,一把推開了窗戶,指著窗外道:“我想問一問張尚書,長安到底還有多少軍隊?五千人,對吧且不說這些士兵都是老弱之軍,不堪一擊,我們就當這些士兵能以一當十,那么,這五千人分布在長安的各個城門,還有皇城,以及大明宮、興慶宮等地,張尚書可知道,有多少軍隊守衛著春明門,不知道了吧我可以告訴你,三百五十人,不信你可以自己去數一數,這三百五十人能抵擋住李慶安的三千人馬嗎?不照張尚書的意思,還不止,有數萬人,若李慶安真是有野心而來,一個三百五十人鎮守的城門攔得住他嗎?”


  李硯見眾人都沉默不語,又繼續道:“既然攔不住,那為何就非要撕破臉皮和他兵戎相見?不用放他進城,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大事,說不定這三千人還會成為保衛長安的生力軍,這是我的意見,大家可以考慮。”


  這時,韋見素開口了,“我支持李使君的意見,我們不可能擋住李慶安,那索性就請他進城,當面問一問他究竟想來長安做什么?”


  “我也支持”陳希烈也舉手了,他的家財和女人可都在長安,他擔心把李慶安惹惱了,進城后便首先拿他們開刀。


  張筠見自己一派的人已經倒了兩個,還有一個楊慎衿正猶豫不決,他便知道大勢已去,李慶安的進城已是必然,便點點頭道:“好吧我們去問一問儲君,如果他也沒意見,那咱們就開門迎接李慶安入城。”


  東宮,皇太孫李豫剛剛得知了李慶安抵達長安,他原本憂心忡忡地心一下子松了口氣,他沒有想到政事堂竟然大多數人都不贊成他立刻登基,理由看是很充份,圣上情況不明,回京后再商議,可圣上什么時候能回京?從父親剛剛發來的情報看,三支軍隊還僵持在慶州,一時難以回來,如果時間向后拖下去,關中一直空虛的話,那巴蜀的潁王李璬會不會率大軍進京?還有襄陽的壽王李瑁,這機會他會放過嗎?甚至還有安祿山,他強占河東,擁兵自立的野心已經彰顯,他又會不會趁虛進攻長安。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很簡單的,他們一定會用種種借口向長安殺來,那么張筠反對自己登基的目的,極可能就是在拖延時間。


  這讓李豫感覺到十分焦慮,可他又不得不做出姿態,表示暫時不愿意登位,而現在李慶安到了,這就使內心焦慮的李豫看到了一線希望,李慶安的到來正是改變他命運的一次機會。


  這時,一名宦官匆匆跑進了內殿,躬身道:“殿下,相國們都來了,在殿外等候。”


  “請他們進來”


  宦官剛要走,李豫卻又擺擺手道:“不用了,我出去見他們。”


  他披了一件外袍,快步向殿外走去,只見臺階下,政事堂的七名相國一字排開,見他出來,一起躬身行禮道:“參見殿下”


  “各位大臣,可有什么急事?”


  王珙上前笑道:“我們在商量該不該讓李慶安進城,現在大家的看法基本已統一,再想聽一聽殿下的意見。”


  “什么李慶安還在城外?”李豫吃了一驚,他連忙道:“那大家是什么看法?”


  “我們表示可以放李慶安進長安,關鍵是他的三千騎兵,能不能一同進長安,請殿下來決定。”


  說實話,李豫其實也有點擔心李慶安的軍隊,如果是李慶安單獨進京,那對他是好事,可李慶安帶了三千騎兵,這就讓李豫心中略略感到不安,畢竟李慶安的身份他也知道,皇祖父之所以堅決要殺李慶安,就是擔心他將來有一天行纂位之事。


  這個擔憂,李豫也同樣存在,他心中很矛盾,到底該不該讓李慶安的軍隊進城?這時,他忽然看見張筠的嘴角出現一絲冷笑,不由一下子醒悟了,李慶安若真的心篡位,誰又能阻擋得住他?


  “我決定親自去春明門迎接李慶安進京,各位大臣請和我一同前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