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回到清朝做鹽商> 第34章 十萬民兵

第34章 十萬民兵

  第34章 十萬民兵 

  送走了季明山,董書恆來到了會議室,淮海集團的一眾高層以及已經划給淮海軍的武裝部部長馬宗武,還有行政總署的曾公,陸軍參謀長劉青南都已經坐在了會議桌前。 

  董書恆從包中拿出了兩本報告,一本是《農場半軍事化管理計劃》,另一本是《論民兵的建設》。 

  他讓人把計劃發了下去。 

  「陳部長,你先介紹一下農場的情況。」 

  「是,總統,截止目前我們已經建成的農場有八十二個。主要分佈在海州、鹽城、東台、海門這些沿海地區,這裡以前都是鹽場的荒地,當地沒有什麼地主勢力。自從鹽業公司建立后採用機械化曬鹽以來,原來長蘆葦和茅草的土地都被我么收回改造。最近幾個月我們開挖了溝渠500多里,整理出土地200多萬畝。每個農場現在安置的職工家庭一般在家2000戶左右,所轄耕地在3萬畝左右。」 

  「今年夏收,所有農場大概能夠收穫小麥 50萬擔、大豆20萬擔、土豆100萬擔、紅薯50萬擔以及70萬困牧草。」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生豬出欄量大概2萬頭,利用海邊灘涂養鴨10萬隻,每日產海鴨蛋6萬個左右,要是把東台、鹽城的灘涂都利用起來,養鴨的規模還可以再翻10倍不止,這個規模以後還可以繼續增加。漁業公司大概有近海漁船500多艘。每月能夠捕獲海魚5000多噸。另外還開闢了近海海帶田40萬畝,年產海帶預計將有20萬噸。」 

  農業部可以說是淮海集團膨脹最快的部門,尤其是其下轄的農墾公司,八十幾個農場,有職工大概四五十萬人了。 

  海帶這些東西,以前是很少有人吃的,不過董書恆知道海帶是好東西,做蔬菜吃口感很好。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用來提取味精和碘。 

  加碘鹽已經在鹽業公司進行實驗,等到這種鹽的功效被那些內陸地區的人知道后,肯定會成為一種高端鹽。 

  味精作為一眾高端調味料將作為對西方的一種拳頭出口產品。要知道西方人對於香料那是情有獨衷,印度洋航線基本上就是依靠香料貿易發展起來的,為了香料,西方國家甚至發動了多場戰爭。董書恆相信運作的好的話,味精可以買到媲美黃金的價格。 

  董書恆自從穿越以來就很重視農場的建設,他不準備與所有的地主為敵。他想通過農場模式的成功樣板引導地主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從而將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為發展工業創造條件。如果中國不想走朝代更迭循環的老路就必須發展工業,發展生產力,只有如此才能解決土地與人口的矛盾。後世有數據說明,太平天國起義以前中國有四億人口,而太平天國以後中國只剩下一億多人口了,人口與土地的矛盾最終又這麼通過毀滅的方式來解決了,這才造就了所謂的「同光之治」。 

  「農業部不僅僅要擴大農墾公司的農場數量,還要注重農業技術人員的引進和培養。我之所以要成立這麼多農場而不是把地租給佃農,就是為了通過規模化種植提高效率,提升農業產量。而且我們農場可以根據市場需要大面積地種植經濟作物,提高農場土地的使用率。」 

  董書恆繼續補充道:「農場不僅僅可以進行農業生產,還可以開辦一些加工廠,解決職工就業的問題,等我們的大牲畜還有農業機械普及了,以後肯定不需要那麼多農場職工直接進行農業生產。我希望每一個農場都能夠作為一個核心,不僅自己發展好,還能夠帶動周圍的農村發展。」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今天的農場半軍事化管理制度及民兵管理問題。我們的農場以後都會實行半軍事化管理,農場的職工即是工人,又是軍人。他們平時正常生產,一有時間就要參加軍事化訓練。按照農場的大小,分為團級農場和營級農場。以後每個農場場長負責生產和行政管理,團長或者營長負責軍事訓練和領兵作戰,以及農場的日常治安和防禦。團級農場至少要有民兵1000人,營級農場至少要有民兵300人。農場的軍官和軍備由武裝部統一安排,軍官要定期輪換,輪換之時要通過武裝部的考核。場長由農墾公司安排,同時也要定期輪換,輪換之前全部要通過審計部的審計。」 

  「總統,那這樣豈不是要有七八萬民兵了!」劉明遠震驚地問道。其他人已經震驚的不敢問了。 

  「諸位都是我淮海的老人了,劉叔是擔心我我們步子誇得太大,實在是時不我待啊。太平軍的北伐部隊已經渡過黃河,西征軍也包圍南昌,上海的洋人吵著換約,不知道啥時候就又把軍艦開進長江了。我們現在這點實力能夠自保嗎?現在台北、高郵的工業園區漸漸形成規模,可以預見將會帶來海量的利潤,到時候清廷、髮匪都會把我們當成肥羊。那時如何自保呢?」董書恆語重心長地說道。 

  眾人聽了都是一陣沉默,大家現在都在淮海一條船上。這艘船自然是越大越好。 

  「總統,你說吧,大家跟著你干,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你就現在讓我跟你打到北京城,我也敢!」年輕氣盛的劉青南說道。 

  老劉瞪了自己的兒子一眼。 

  董書恆搖著頭笑了笑:「沒有那麼嚴重,我么發展自己的,幹嘛要去造反?現在朝廷自顧不暇,太平軍又忙於西征和北伐,正是我們發展的最佳時機,所以我才說時不我待啊!」 

  「曾公,各個協響辦也要在地方上建立民兵,由守備部隊負責訓練,每個縣一個大隊500人,每個鎮子一個小隊100人,這些人平時還可以配合守備團維持地方上的治安。民兵的訓練執要管飯,要給予一定的補貼,這些都由協響辦從地方財政出。不能讓老百姓有抵觸情緒。」 

  「馬部長,你那邊要做好配合工作。民兵在關係上隸屬你們武裝部,要做好人員的登記管理,武器裝備目前只能先用地方武庫的儲備,那些東西我們正規部隊不會用,放在那裡也是浪費,先讓民兵使用。等我們火槍產量上來在行換裝。」 

  「保證完成任務。」馬宗武站起來行了個軍禮說道。 

  這樣在江北下轄的22個縣又可以組織將近2萬多民兵。 

  如果這隻隊伍訓練好了,淮海軍又將增加十萬後備力量。那時候淮海軍將會擁有恐怖的戰爭動員能力。 

  今天的會議,幾乎目前江北的高層都參加了,也是第一次,董書恆把自己的野心完全暴露在大家面前。 

  作為一個相對傳統的文人,曾憲風在董書恆身上看到了一種梟雄的氣質。他回味著董書恆的計劃,再聯想當前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都成了,那麼這江北就成了董書恆的基業,有了這份基業未必不可問鼎那最高的位子,自己也有可能會成為從龍之臣,自己現在做的不就是宰輔之事嗎?想到這裡他的面色更加紅潤,彷彿整個人都年輕了幾歲。 

  「劉叔,以後我們淮海公司的資金全部走長江銀行,你后我們交易都使用銀元。還有涉外的採購,我們也使用銀元支付,不能讓洋人從貨幣上再賺我們一層利潤。」董書恆對劉明遠說道。 

  「另外劉叔,你讓青北在上海設法購買海船,雇傭船長水手,儘快組建淮海海運公司。我們轄區的海州、鹽城、海門都可以修建港口,有了海船我們就可以自己開展海洋貿易,不用再讓洋人賺錢差價了。」董書恆繼續說道,接著他看向了一遍的採購部長韓雲。 

  「韓部長,公司最近會注入一大筆資金(之前在揚州搶的),採購部要抓緊採購我們不能製造的機械設備。另外要優先採購一批造船設備,我準備在海州城裡一家造船廠專門製造遠洋船隻。國內的造船大師庄清水會帶人負責這個船廠,另外,人力部那邊再去浙江、福建那邊招募一批造船工人。」 

  「對了,劉叔,之前安排的上海那邊船廠的搬遷工作怎麼樣了。」董書恆向劉明遠問道。 

  「是這樣的,船廠我們沒有完全搬遷,如果全部遷移過來,原先的船塢就浪費了,這樣新船的工期可能就要延後。在高郵這裡的新船廠已經挖好了船塢,完成了地面基建,等設備一到,我讓上海那邊的船廠分出一部分工人過來就可以開工了。現在新造的八艘輪船由於噸位不大,跟之前的一樣都是四五百噸,現在已經完成了舾裝,等完成了蒸汽機的調試,就可以下水試航了。對了我們聘用了之前的美國人的技術總監劉易斯擔任船廠的廠長,他在內河輪船的製造方面非常有經驗。另外之前人力部在上海聘用了兩個中國人,一個叫徐壽,一個叫華蘅芳,這兩人老朽親自見過,都有大匠師之才,尤其是那個徐壽,不僅手藝好,學習能力也特彆強,現在我已經安排他們跟著劉易斯廠長後面做助手,相信很快他們就能獨當一面。」 

  董書恆聽到這兩個名字,被驚得眼睛都瞪直了,莫非又開了王霸之氣。這徐壽可是大牛人啊,上了歷史教科書的。 

  第一台蒸汽機的製造者,第一艘機動輪船的製造者,化學元素的中文命名者,第一位在《自然》發表文章的中國人,第一艘軍艦的製造者,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識的學校——格致學院的創辦者,第一場科學講座的舉辦者…… 

  歷史上,徐壽一個人就創造了這麼多第一,絕對是一個大牛人。當然現在有一個第一被自己搶了,因為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識的學校的學校已經有了——淮海書院。 

  「劉叔,這個徐壽和華蘅芳先讓他們在船廠歷練一下,您關注一些,後面我要親自見一下他們倆。」 

  這兩個大才加盟,相當於給董書恆加了個金手指,他可得好好壓榨要一下。徐壽這個科學天才要是只用來造船太屈才了,他最好的位置在書院,董書恆到時候會給他最好的實驗室,最一流的團隊。現在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已經接近了尾聲,以內燃機、電力、電動機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 

  董書恆不介意做那個率先擁抱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人。華夏想要逆勢崛起就必須要提前布局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達到彎道超車的目的。就如同150年後,我們率先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實現偉大復興一般。 

  「曾公,等到協響辦站穩腳跟之後,要立即發布一些列新政,主要以下幾點:一、鼓勵工商業,保障工商業從業者的財產安全,完善契約制度;二、在江北範圍內取消一切厘卡,商品流通中只收一次增值稅;三、不允許私設武裝,淮海軍負責保護地方安全,一切團練武裝都要通過淮海軍的統一整編。四、興辦新式學校,每個鄉鎮至少一所小學,每個縣一所中學,使用統一教材;五、興修水利,今年秋冬季節,修 

  …… 

   感謝久縫等兄弟每天堅持投推薦票,兄弟們如果有月票賞幾張,獨孤在此感謝大家,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最後還是那句話,大清之後無太監,保證會寫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