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被哪吒打死之後> 第254章 治理梁河

第254章 治理梁河

  做出對世界有利的事情,就能得到功德,這是江長水已經驗證了不止一次兩次的事實,而他之所以圖謀北極紫微大帝這個神職尊位,也正是為了獲取諸天星鬥的管轄權。


  巫妖量劫之後洪荒大地靈氣消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非是因為巫妖大戰把洪荒天地打得支離破碎所導致的。


  而是因為負責轉化混沌之氣的諸天星辰在失去了妖族掌控,特別是失去了諸天星鬥大陣的加持之後轉化混沌之氣的效率極大降低,這才是真正造成了洪荒大地靈氣減弱的真正原因。


  江長水如果能謀得四禦之一,北極紫微大帝這個尊位的話,他一直掖著藏著的周天星鬥大陣就有用處了。


  就像他在上一個世界所做的那樣,就算洪荒天道厲害得緊,七聖臨世,讓他不得輕易動用周天星鬥大陣的力量,但哪怕僅僅隻是將大陣用於轉化混沌之氣,也能給他來帶大量的功德氣運。


  無上洪荒可是一個法則十分完善的無上大世界,隻要江長水獲取到的功德足夠多,哪怕是混元聖人想要動他,也要多加思量才行。


  而功德本身,也是證道所需的關鍵之物。


  要知道,想要在一方無上大世界之中證道,首先就得保證你自己對此方世界無害才行。


  證就混元道果可不僅僅隻是提升了一個境界這麽簡單,同時也意味著證道之人還獲得了一部分的世界權柄。


  世界意識就算在怎麽傻,也不可能將世界權柄交給一個可能危害到這個世界的修士吧?

  而功德,就是獲取世界意識認可的先決條件。


  縱觀無上洪荒,已經證道混元的那七名天道聖人,那一名不是有著大功德大氣運的?


  就連西方教的兩位教主,不管他們在後世的許多小說裏被描述得如何的不堪,但他們長期鎮守梳理在道魔之戰的時候被破壞的西方地脈可不是假的。


  而即便如此,兩位教主還要發下大宏願,保證自己在成聖之後還要繼續為洪荒世界的發展而努力,這才取得了拯救混元道果的資格。


  而同樣獲得成聖之機,鴻蒙紫氣的紅雲老祖,便因為自身福德氣運不足,直接便遭了殺劫,甚至隻差一點點就被徹底抹殺。


  大羅金仙永恒不滅,一切時空隻在逍遙,那是必須建立在本身還存在的這個基礎之上的,如果自身存在的痕跡在一切時空之中都被抹除了的話,就算是大羅金仙,也會有徹底消亡的那一天。
……

  從兩位人祖哪裏獲取到了最初的治水援助之後,江長水便領著三萬青壯和五萬後勤直接展開了治水作業。


  治水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江長水也沒有急切的想要馬上就做出什麽重大的成果,而是決定先行治理人族祖地良渚旁邊的這條大河。


  這條大河雖然造就了良渚城下方的數百萬畝良田,但它對於祖地良渚來說,卻一直都是一個威脅。


  若非良渚有兩位太乙人祖坐鎮,這個所謂的祖地隻怕早就被如同海嘯一般的洪水衝成一片灘塗了。


  先治理這條大河,不僅能鍛煉施工隊的作業能力,同時還能讓人族見識到水患被治理之後的好處。


  要知道,人族部落千千萬,可能夠被太乙大修士守護的,也就隻有良渚一地而已。


  如果治水事業能在良渚取得不錯的成效,在見識到了治水的好處之後,諸多人族部落才會全力支持並且投入到治水大業之中來。


  江長水這是準備把良渚作為一個典型來做了。


  三萬青壯從小便接受有關治水的教育,一直被灌輸的,也都是和治水有關的技術能力和思想,所以在真正投入到治水事業之中的時候,十分容易的就進入了工作狀態。


  對於這三萬青壯來說,治水並不是什麽麻煩的事情,他們每天的工作也十分的單調,僅僅隻是挖掘泥土,運輸石沙,平整道路,疏浚河道,加固岸堤,都隻是一些簡單的體力活而已。


  他們可沒有後世的人族那麽金貴,一個個的,至少都是能夠力扛萬斤的大力士,做起這些事情來,再簡單不過了。


  況且,他們還有一千修士幫忙輔助作業,但凡遇到搬不動,挪不開的巨石,就會呼叫修士過來施展一記“化石為泥”,然後把鬆軟的泥土用出頭刨出來運走就行了。


  同理,那些擋在狹窄河道之中的大石頭,也能采用這種方式直接化成泥沙,讓其被河水衝走,以保持河道的暢通。


  許多被挖掘運輸出來的泥沙,都會被堆放在已經挖深拓寬的河道邊上,用石碾壓緊劣實,在由修士們來施展“化泥為石”,讓其成為全新的石質岸堤。


  不得不說的是,化泥為石這個法術如今在整個人族之中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和人氣,自打五穀糧食的種植方法和種子在人族普及開來之後,幾乎每個部落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平整幹淨的石質曬穀場。


  而化泥為石這個法術的出現,也算是應運而生,讓大家都能在幹淨的石質曬穀場上晾曬糧食,這才不至於讓糧食之中摻雜許多泥沙。


  在江長水的前世,曬穀場其實一直都被這個難題所困擾,如果用青石來製作的話,成本太高,費時費力,而隻是劣勢土地,卻又難免在曬幹糧食的時候讓糧食之中混雜一些泥沙。


  這樣雖然不影響糧食的食用,但是在食用糧食之前,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來對糧食進行清理了。


  在水泥普及之前,大家在淘米的時候,都要事先將米糧之中的石沙雜質挑選出來,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雖然不費力,但卻真的很麻煩。


  另外,為了方便稱呼,良渚邊上的這條無名大河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經被命名為“梁河”了。


  因為還沒到雨季的緣故,梁河的治理工作開展得十分的順利,從一月末到五月初,江長水領著三萬人族青壯僅用了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就將梁河的水道疏浚完畢,還拓寬了河道,建立了高大牢固的石質堤壩。


  在六七月雨季來臨之後,被治理過的梁河第一次在沒有被太乙大修士幹擾的情況下,僅憑借著自身的力量,將洶湧的洪水化化解於無形,沿河兩岸,沒有一處受到洪水的侵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