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苛捐雜稅
臨時修建那麽大規格的陵寢征用了很多苦力,匠人們日夜趕工,也花費了半月有餘,武皇命人在屍身周圍放滿冰塊,親自守靈。
陵寢終於在莫北渾身潰爛之前完工複命,武皇換上民間女子的服飾走在棺材旁邊,一步步將心上人的屍骨送到地下,墓門合上的瞬間,她像個普通女子一般失聲痛哭。
一代女皇,她的愛人,到死都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刻碑流傳後世……
莫北一死,武皇對朝中那些叛者也沒了周旋之心,一紙下令全部絞殺,誅九族,滅其後。此舉竟滅掉了朝中三分之一的大臣,剩下的人裏麵必定還有未被查出的叛者,這樣大規模的誅殺也是對他們以儆效尤。
前朝風雲暗湧,最先遭罪的就是老百姓,各種苛捐雜稅名目眾多。
上官九帶著滿滿一荷包銀子去繳稅的時候,被告知連一半都不夠,雜七雜八加起來,稅款竟然頂得上九館大半年的收入。女人氣鼓鼓的回了鋪子,站在櫃台裏麵生悶氣。
上午的客人不多,幾個小夥計站在一起插科打諢,見平日裏總要插幾句的老板娘一言不發,總是唉聲歎氣,這才發現她的臉色不對。阿成心眼兒多,趕緊跑到後院告訴了紀淮南。
男人以為她在官府受了氣,悄悄走到女人身邊,掏出懷裏昨日剛買的口脂,獻寶似的舉在麵前。
“九兒,東街胭脂鋪新做出來的,看看喜不喜歡?”
“喜歡,師父的眼光沒差過……”上官九有氣無力的回答。
“還有幾個花色,我帶你去看看,喜歡就都買回來。”
“師父,以後還是別買這些了,省點是點。”
“這是為何?”
女人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把早上在官府遇到的事說了出來。男人聽到那些繁雜的稅名,心中有些生疑,明明都是一種稅收,隻是換個了名頭就要多收一份,這種太明顯的破綻朝廷難道不管嗎?
“九兒,隨我去後院,有事要跟你說。”
“哦~”
後院光照最好的地方立著一架秋千,是兩人同心協力,親手打造的物件,此刻女人坐在上麵唉聲歎氣,男人扶著繩索輕輕推動。
“九兒,朝中怕是有大事發生!”
“啊?你是說武皇缺錢了?”
“不,前些日子聽到街上百姓議論,朝中不少大臣都稱病告老還鄉,武皇急需賢者入朝為官。那些辭官的大臣都是當年與我一同策劃謀反之人,你說的那些雜稅,細細考量之下,也是……”
上官九還是沒懂,瞪著大眼睛問道:“也是什麽?我不懂!”
“說白了,我懷疑武皇已經把那些告老還鄉的大臣誅殺,剩下的叛黨餘孽,便是此次增稅亂收的始作俑者。他們這麽急著弄錢,無非是兩個目的,要麽趕緊撈一筆隱姓埋名,遠離朝堂之事;要麽……”
“要麽就是起兵造反,需要經費?”女人反應過來,聲調不自覺的高了兩個度。
紀淮南神色沉重的點點頭,這也是他所擔心的地方。若是為錢,隻要在東窗事發之前離開,那麽百姓也隻是艱難幾日便可;若是後者,戰亂一起,定然多年民不聊生,死傷無數。
他與那些人謀劃多年,之所以沒有大舉行事,也是考慮到將百姓和戰士的損失降到最低,所以一直發展朝中勢力,希望有一天可以逼得武皇自願退位,把天下還給李唐,如今看來,自己離開之後,那些人的謀劃已經換了方向。
“那我們怎麽辦?要不要回去提醒下聖上?”女人還是念著舊情,不願看到生靈塗炭。
“恐怕我們不回去都不行了,朝中緊缺管理之人,武皇必定會想方設法圈攏人才,你我二人都曾是她的心腹,急召回去也不是不可能。”
氣氛徒然沉默,兩人都能想到,一旦回朝,紀淮南肯定是九死一生。叛者大多被處決,那麽總有人貪生怕死,把後宮唯一的內應紀淮南供出來,武皇一舉殺了那麽多人,說明對此事氣憤至極,紀淮南恐怕也不能幸免。
退一步來說,即使武皇看在莫北的麵子上不殺他,那些李唐舊部的叛者能放過他嗎?死了那麽多同僚,人人都在提心吊膽下一個是自己,這種情形之下偏偏他回朝幫助武皇,那些人一定會認為他背叛了李唐,暗殺加害,如何提防?
這一夜,誰都沒有睡著,上官九翻來覆去的想應對辦法,紀淮南卻在為她謀劃後路。
幾日後,事情果然如他所料,許久不見的全福公公帶領一隊精兵,拿著聖旨來到九館,一句“聖旨到”嚇得店中的酒客紛紛跪下低頭顫抖。
上官九和紀淮南對視一眼,無奈的並肩下跪。聖旨朗讀完畢,內容卻隻提及了上官九一個人,沒有紀淮南半個字。全福公公急忙扶起他們,言辭懇切:“上官大人,快隨奴才進宮吧,聖上已經累的幾日未合眼了。”
“公公,那他呢?聖上沒說什麽嗎?”女人指著身邊的男人,不解的問道。
“這個……大人,這裏可有方便之處,奴才好跟您二位細細說來。”
“嗯,走,跟我去後院!”
全福公公把精兵留在九館門口,一人隨著他們去了後院,圍坐在石桌旁,把這兩年宮中的事情一一告知。
紀淮南這才明白,為什麽自己失蹤了兩年,而那些李唐舊部並沒有找他。在聽到莫北病亡的消息之後,心中無限感慨,鼻尖發酸,眼中濕潤。
女人知道這件事對他打擊很大,在石桌下麵,全福公公看不到的地方,輕輕握住男人的手,給他一些安慰。
“紀大人,現在整個京城都以為你已經死了,所以聖旨裏並未提及你的名字,但是聖上要奴才將您一並召回,好為大唐效力。”
紀淮南反手將女人的手握進手心,緊緊攥住,平複著心情回道:“公公此行怕是要失望了,我們在此地過慣了安生日子,朝中之事不願再沾身,還請公公如實回稟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