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書院
““夏商周三代以後,天下事的是非對錯完全由朝廷來判斷。天子讚揚過的,大家就全都認為是對的;天子貶抑的,大家就全都指摘是錯的。文書,限期,賦稅,司法等等,全都交給庸俗的胥吏去處理。在這種風氣之外,偶爾有稍具才千的人出現,也會認為學校這種地方不與什麽要緊的事情相符。其實他們所說的學校,不過是為了科舉考試而喧囂爭競,一心想爭取功名富貴之地,所以他們才能利用朝廷掌握的權勢和利益改變了學校的本來意義,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學問的讀書人,往往從民間自行崛起,與學校壓根就沒有什麽關係。說到底,學校就連培養人才這一點作用也失掉了。””
““於是學校一變而為書院。可是,書院中人認為不對的,朝廷一定會認為是對的並且加以表彰;書院中認為正確的,朝廷一定會認為是錯的並且加以羞辱。或者禁止所謂“偽學”,或者禁毀天下書院,都是用政治權力來與書院爭勝。就連不肯出來做官的,朝廷也要施以刑罰,指責這些人:“這是帶領天下的士大夫背叛朝廷。”開始的時候,學校與朝廷沒有關係,後來,朝廷跟學校事事相反。學校不但不能培養人オ,反而成了迫害人才的場所,這樣的話,朝廷還要沿襲前代的名目而設立學校幹什麽呢?””
““東漢有太學生三萬人,敢於發表正直深刻的言論,即使是麵對豪強也從不隱瞞回避,朝廷的公卿大臣都畏懼他們的批評。宋代的太學生聚集到宮門之外,擂鼓上書,請求起用李綱。這兩件事還算接近於三代的風氣。如果當時在朝廷當政的那些人,認同太學生的是非判斷,一定可以使盜賊奸邪們屈從於正氣的權威!皇位得以安穩,國家能夠保全。但是很多人卻把東漢、宋代太學生做的這些事情看成是亡國的表現,卻不知道國之所以滅亡由於收捕黨人,打壓言論,拘禁異議人士陳,歐,破壞學校追求真知真理造成的,怎麽反而責備學校的學生呢!””
“最早的學堂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根據《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而東乙朝許慎的《說文解字》則有“禮官養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盡管曆朝曆代學堂的名稱有出入,但共同點是。能在最早的學堂接受教育的隻是少數的貴族子弟。”
“不過,隨著古代學堂和教學思想的不斷發展,這種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更多的平民學子也能夠獲得學習的機會。”
“學堂的發展。之一、甲朝之前兩百年時期。孔子興辦私學。”
“孔子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在甲朝之前兩百年時期提出了“有教無類”,大大地擴大了教育對象的範圍,突破了官府對教育的壟斷。而私塾的興起便是起源於此。”
“時至今日,提起古代學堂,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孔子講學,可以說是影響深遠了。”
“之二、甲朝與甲朝之前朝時期。科舉製度完善。”
“甲朝與甲朝之前朝時期,科舉製度逐漸完善,從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學校體製。我國最早的書院,鬆洲書院就起源於甲朝。”
“之三、己朝代。活躍的學習氣氛。己朝代學堂注重討論和讓學生自己講述心得,可以說是曆史上出名的氣氛活躍,有名的四大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應天書院,白鹿洞書院便是起源於己朝。”
“之四、壬朝。勇於發聲的讀書人。壬朝後期的書院師生大都堅持評識朝政,經受嚴酷的政治壓力而決不屈服,其中的翹楚東林書院內的對聯更是寫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之五、癸朝。官學化的巔峰。”
“癸朝時期無論是書院的設立,經費還是招生與考核,都是由官府控製。其中作為癸朝中央國學的國子監更是由曆代皇帝直接過問。盡管國子監收有留學生,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古代學堂的學習內容。上下五千年的曆史,不同時期學習的側重也有所不同,但總結下來就是:禮,樂,射,禦,書,數六種基本才能。”
“禮即禮節。樂是音樂,詩歌,舞蹈等。射即用以鍛煉體格的射箭技術。禦則是指駕馭馬車的技術。書是書法。數即算學。”
“根據朝代的不同,學費也有不同的規定。”
“古代學堂的學費。夏商周時期,學堂為貴族而設,是“學在官府”,所以並沒有學費一說。到了甲朝之前兩百年朝時期,隨著學堂的普及,上學需要交學費就成了自然的事情,孔子有雲: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嚐無誨焉。”
“而曆史上學費最高的時期便是甲朝與甲朝之前朝了,隨著科舉製度的產生,上學與為官有了密切的聯係,想通過求學而走上仕途的寒門學子數不勝數,這便刺激了學費的上漲。”
“與甲朝與甲朝之前朝正相反的是己朝,官家不止包辦了學費,甚至還會給一些“太學”的學生發放補貼,而壬癸朝時期的私塾學費則是老師和家長“商量著來”,少則80斤,多則120斤的麥子就成了私塾先生的為之謀生。”
“科舉考試。考,法令,算術,書法,文才,政論,這些都曾是科舉考試的題目,到了後來的壬朝代癸朝代時期則考八股文。”
“在我國甲朝時期,科舉製度相對完善,當時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甲朝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 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
“所謂的明經,考的就是背書。打開四書五經任意一本,任意翻開一頁,蓋上其他字隻漏出一行,然後讓補全這一行後邊的幾個字。然後隨意挑一句話,讓考生解釋其中的意思。想考過這一科,基本上得把所以課本都全文背下,想靠運氣過關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