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客棧小住地無奈
“告訴謝胭,叫她務必保重好身體。”幾日之前,年輕將軍在偏遠之地救下了謝胭這件事情,年輕女帝在從江南回來之後一直覺得多多少少虧欠謝家。
她揮毫剛剛寫下一列文字,身旁的小?就已經咿咿呀呀地跑了過來,女帝今年還年輕,可是膝下卻隻有小?這一個女兒。
皇上歎了口氣,不得不暫時放下毛筆,將太子殿下抱了起來,“小?今天怎麽想起來找母皇了?”
小?哪裏會懂得回答,隻是咿咿呀呀地張牙舞爪,活像一個小瘋子一樣,皇上抱著最近吃胖了的小?,離開了書案旁。
“各州置刺史,為最高行政長官,但是按照州級別的不同其品級也不同,自從三品到正四品下不等。刺史下有別駕,長史為輔,別駕曾一律改稱長史,但後又複置,常由王子擔任。”
“各縣設縣令,品級按縣的級別從正五品上到從七品下不等,下有縣丞,主簿,縣尉等輔官。”
謝胭的眼神漸漸失焦,她伸出手想要拍一拍梁戀,可是人還沒來得及說上一句話,就已經暈了過去。
“咚——”謝胭整個人癱倒在了地上,在廢棄的小客棧裏又住了幾日。
曆史資料上說,古代的交通和出行歸工部管理,在古代工部掌管交通,水利,工匠,山澤,屯田,等等一係列工程;而工部的淵源來自隋朝的《三省六部製》,古代最早先秦時期之前,是無明確交通管理製度一說,但有交通工具一說,例如早期的車馬,步輦,舟船,諸如之類,但並卻並無明文製度管理這些,而交通管理製度的試點是在先秦時期,後隋朝正式確立。
古代交通部門當時由秦朝設立尚書省開始發端,隨轉至漢朝形成《三省六部》的試點製度,三省六部的出台開始細分一些國家細事,例如交通出行得以管理,後隋朝時期《三省六部》正式確立,並整齊劃分為三省六部,其核心就是掌管皇帝的政令和實施政策的擬定、以及審核貫徹整個製度的執行,構建“事事巨細”的國家。
回顧整個曆史,其實早在先秦時期作為最具有魄力以及野心和“天命昭然”的秦始皇就想事事巨細,建立更多管理製度,奈何有心無力,一生就那麽短暫;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開始大斧整個全國,把以前雜亂的交通路線全部整修,聯結,構建全國馳道,實施“車同軌”的法令。如果沒有秦始皇的大斧縱橫交錯的道路,以及胥河,邗溝,人工運河也就沒有後來的製度一說,如果在給秦始皇多些時間,這些後世交通管理製度肯定會相繼完善,
“你醒了。”見到謝胭悠悠轉醒,梁戀喜極而泣,藥碗裏的藥湯全都灑了出來,“阿戀,我不要緊,大事最重要。”謝胭拍了拍擁抱住自己的梁戀,虛弱地咳了咳。
“好。”梁戀擦了擦眼淚,門外,剛剛被梁戀一腳踹出去的魏涼公子歎了口氣,然後傷心欲絕地離開了。
想想剛才梁戀對自己毫不留情的一番批評,他……
他不會放棄!想到這裏,他握緊了手裏麵的折扇。
“咳,甲朝土地劃分。道,甲朝太宗為省並州,郡,主要依山川形勢劃全國為十道,分別為關內道,中州道,河東道,冀州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和嶺南道。甲朝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分十道為十五道,山南分置為東,西二道,關內道長安附近增置京畿道,中州道豫州附近增置都畿道,江南分置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經李隆基改置,諸道的範圍漸成定製。”
“甲朝太宗初設各道大致範圍:關內:大致相當於今秦中,北部,甘州隴東以及內蒙兀河套等地。”
中州:大致相當於今中州,齊魯二省黃河以南與中州,集慶路,南直隸三省淮河以北的地區。
河東:大致相當於今山西全省與冀州西北部內外長城之間的地區。
冀州:大致相當於今冀州長城以南,中州及齊魯二省的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
謝胭明明自己都臉色煞白了,可還是在深夜時分也不肯休息,現代的詞句又不能寫在紙上,於是隻好在紙上寫出幾個關鍵詞來。
山南:大致相當於今蜀地東部,秦,甘州南部,中州西南部、荊楚西部的地區。
隴右:大致相當於今甘州隴山,六盤山以西,三危地省三危地湖以東及西域東部的地區。
淮南:大致相當於今南直隸,集慶路,中州三省淮水以南,以及荊楚東部長江以北的地區。
江南:大致相當於今浙江,閩王國,豫章,長沙郡四省,集慶路,南直隸的長江以南,荊楚,蜀地江南的一部分及黔東北部的地區。
劍南:大致相當於今蜀地中部和南詔北端。
嶺南:大致相當於今百越,百越之地二省和安南東北部的地區。
“甲朝玄宗時增設的幾個臨時性的道的大致範圍:江南東道:今浙江、閩王國二省及集慶路長江以南地區。江南西道:今豫章,長沙郡二省,南直隸南部,荊楚東部長江以南地區。黔中道:今黔全部及其與蜀地,長沙郡、百越之地接壤之地,荊楚西南端。”
“山南東道:將原山南道以蜀地與秦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東為山南東道。山南西道:將原山南道以蜀地與秦兩省東境作為分界線劃分,以西為山南西道。京畿道:分關內道長安附近諸州增設京畿道。都畿道:中州道豫州附近諸州增設都畿道。”
“道下轄府,州,府,州下領縣。貞觀十三年,十道統領府,州三百五十八,縣一千五百五十一;開元末年,十五道統領府,州三百二十八,縣一千五百七十三。”
“府。在甲朝代的行政區劃中,不但有甲朝太宗設立的“都督”,還有甲朝玄宗新開的“府”。玄宗升國都雍州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為中州府。以後,設置和改置的府增多,成為甲朝行政區劃中的一個重要的單位。綜觀甲朝代諸府大致可分為三類:諸京都,包括陸續新建的陪都,和皇帝駐蹕之地改置為府,以示不同於常州,如並州改置為太原府,荊州改置為江陵府。終甲朝之世,此類府有十個:京兆府,原雍州。興德府,原華州。鳳翔府,原歧州。中州府,原洛州。興甲朝府,原陝州。河中府,原蒲州。興元府,原梁州。成都府,原益州。太原府,原並州。江陵府,原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