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陪嫁
軟床軟枕,清香四溢,幹淨敞亮的內室讓秦清不想起身。
沈嬤嬤躡手躡腳的進來,見秦清睜了眼,未語先笑。
從昨日傍晚到現在梅園的賞賜不斷。
先是管家過來把梅園裏裏外外收拾一番,上等的瓷器茶具一一擺上。衣服首飾布料更是搬了好幾箱。
若不是秦清懶得動地方,秦管家恨不得把梅園重新裝修。
管家的人還沒有,太夫人賞賜的東西便到了。
錢嬤嬤親自帶人送過來。平安如意釦一對、琉璃聚財碗一頂、太夫人當年首封一品誥命時待的翡翠耳環一對。
“這是太夫人去靈安寺祈福,在菩薩麵前抄寫的佛經。”錢嬤嬤拉著秦清的手,溫暖體溫讓人覺得舒服“大小姐是有福之人,太夫人說這佛經和大小姐有緣,送與大小姐在何時不過。”
秦清再三謝過,保證日後多多拜讀。
同聰明識趣的人說話就是輕鬆。
錢嬤嬤滿意的帶著人走了。
沈嬤嬤蹙眉“大小姐這個年紀讀佛經,會不會太早。”
“太夫人提醒我慈悲為懷,手下留情。”
緊接著大房,三房的東西也送過來,一時間梅園院內堆滿了箱子。
沈嬤嬤樂的合不攏嘴,帶著春夏秋冬幾個丫頭忙裏忙外,直到後半夜才弄清點完。
梅園沒有獨立的庫房。好在人少,沈嬤嬤騰出一間屋子,打掃幹淨,仔細的登記在冊,詳細的記錄時間誰送來的。
這些事秦清自是不知道,她見沈嬤嬤的時候是早上起床。
“嬤嬤,你哭過?”
“沒,沒……”沈嬤嬤拉著袖子擦了擦眼“小姐看錯了。”見秦清直愣愣的看著她,便不滿了,走至床邊坐在腳踏山,伸手拉過秦清的手“老奴是高興,小姐長大了出息了,我替,替夫人高興。”
說著又哽咽起來“若是早些年,夫人也不會……”
沈嬤嬤自知失言,忙轉了話頭“小姐今日出門,快看看喜歡哪件衣服,老奴命人熨燙。”
“嬤嬤,我已長大,有些事我有權知道。”這次秦清沒有放過,清麗的目子裏帶著篤定“我要知道。”
沈嬤嬤咬著唇,欲言又止,最終歎了口氣“昨個太夫人送過來的那箱物件,老奴登記時,看到夫人的陪嫁。”
陪嫁?
對,陪嫁。
秦清才想起來,紀映雪身為紀家嫡女,紀家又是紀浙一帶的富商,陪嫁自是少不得。
可從她的記憶中,紀映雪後期過的淒苦,要不然也不會因請不到大夫病史。
難道秦正廉私吞了紀映雪的嫁妝。
沈嬤嬤臉色沉了下來,渾濁的目子瞪大“秦家沒一個好東西,自個沒本事卻想攀高枝,偷了小姐的嫁妝還抵死不認,真是狼心狗肺。”
“偷?嬤嬤到底怎麽回事?”
沈嬤嬤道“當年秦正廉還不是太師,有一次出遊受了傷,被拜佛的小姐所救。一來二往,兩人便有了情。秦正廉上門求取,被老爺回絕,小姐知道後在家鬧絕食,最終老爺沒法子,隻得同意。條件是,從此小姐不再是紀家人。”
“除族?”秦清詫異。
“是不是除族不知道,自小姐嫁過來後,便與紀家斷了聯係。”沈嬤嬤略帶傷感“小姐心地善良,心思單純,哪受得住秦正廉的花言巧語。”
“小姐成親那年,正好趕上先帝駕崩,新老交替,加上太夫人是太後的手帕交,在這場奪嫡中,自是站在皇上身後。”
“不久後,皇帝登基,各路王爺明爭暗鬥,天啟朝堂一片混亂。破屋又遇連陰雨,湖北堤壩衝塌民不聊生,皇帝初登大寶國庫空虛,太後一籌未展。太夫人進宮陪伴太後,回府後便把小姐的嫁妝全部捐了國庫。”
“什麽?”秦清怎麽也沒想到,居然是太夫人。
沈嬤嬤義憤填膺,恨不得拉過秦正廉捅一刀“當時小姐剛查出有孕,待知道的時候已是一個月後。小姐找老爺理論,秦正廉那不知羞的老東西,居然說你的就是我的,為何要商量。”
“他就是欺負小姐沒了娘家支撐,開始暴露本性。自那日起,秦正廉像變了個人,表麵功夫都懶得做。他在也沒來過梅園。過了兩年,鄭氏進門,小姐的日子便更苦了。”
秦清聽完仰著頭,伸手抹去嬤嬤臉上的淚,聲音輕柔卻極富質感,有安定人心的力量“嬤嬤記住,眼淚是弱者的象征,若不服,便去搶。更何況那本就是我們的東西。”
沈嬤嬤一愣,眼淚懸在眼眶,眼前的女子,眸子漆黑如墨,靜如潭水,須臾間鋒芒畢露,冰封十裏。舉手抬足見,霸氣側漏。
“老爺。”
秦清扯嘴。
沈嬤嬤解釋道“大小姐剛才的神色,像極了您的外祖父。”
“外祖父是個聰明人,不然也不會早早看透爹爹的本性。”
“是啊,隻怪小姐當時被迷了心智,滿心歡喜的與情郎共度一生,殊不知早已掉進狼窩。”
秦清緩緩起身,身如修竹,背影筆直,沉靜的目子不含一滴眼淚,垂手立於窗前“是該鬆鬆土了。”
春夏秋冬四個丫頭端著銅盆進來侍奉。
沈嬤嬤說今日管家又送來四個粗實丫頭,兩個小廝,都在院子裏忙活。
梅園一下子多了這麽多人,秦清到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沈嬤嬤是老手,衣食住行早安排妥當。
秦清放心的把管家的位置轉手,她落得清閑。
吃過早飯,挑了件藕荷色的斜襟夾襖,配上月白色的纏枝長裙,宛若出水的白蓮,出了門前披了件鶴裘。
“大姐姐,要出門?”
穿過花園,便見秦湘和三房的秦瑾兮迎麵而來。
秦清點點頭,與她們擦身而過。
便聽得一聲“有什麽可神氣,還不是孤女。”秦瑾兮憋著嘴嘟囔一句。
秦清苦笑,懶得打理她們。
一側的秦湘被無視,憤恨之色倏然而起,恨不得上前掐死對方,眸光流轉間,眉尾輕佻“見大姐姐出門,想到一事,不知是真是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