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 歷史因素
常委會決定充實和調整渚泉國企改制領導小組成員,切實貫徹京都關於儘快解決固建區矛盾、平息群體事件的指示,名單如下:
組長:方晟;
副組長:張犖健、呼嘯(副申長)、湯浩煒(國資委主任,副省級)、盧曉翼(副申長兼****)、沈煜能(固建重工老總)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張犖健兼辦公室主任。
常委會還要求建立聯繫彙報機制,原則上每周五下午四點由一位副組長向申長解忠耀彙報領導小組工作進展;出現重大、突**況可隨時召集申委常委會。
兩招實質上把領導小組主導權上收到申委,但方晟和張犖健還是主要責任人。
這個調整看起來醞釀已久,就等方晟到任後走一下流程。對此方晟也說不出什麼意見或建議,呼嘯是除常務副申長郁磊外資歷最深的副申長,主管工業、信息化、國資監管等領域;湯浩煒是資深國資委主任,黨內排名尤在副申長盧曉翼之前;兼****的盧曉翼名列領導小組副組長顯然為了更好地維護治安保持社會穩定。
有沒有更深的算計和用心,目前方晟看不出來。
常委會開了一小時四十分鐘——果然不超過兩小時,散會後遲順鑫示意方晟和郁磊留下,等其他人都離開后道:
「郁磊同志是從固建出來的,按說他最熟悉情況也最應該參與領導小組,考慮到迴避原則所以……去年明峰、犖健兩位同志先後多次向郁磊同志討教,今天辛苦郁磊同志再辛苦下就固建區當前矛盾作出提示吧。」
郁磊——五十多歲,花白頭髮,面相憨厚而本分,穿著也相當樸素居然是過氣幾十年的中山裝,滑稽的是心口衣兜里還插了支鋼筆,還沒說話眉頭就皺成「川」字:
「順鑫同志,方晟同志,固建矛盾如同三尺冰凍非一日之寒,不承認歷史,不承認固建對渚泉乃至原山的貢獻就不可能從根源上解決矛盾,這是我從事件發生起就從不隱瞞的觀點……」
遲順鑫點頭同意:「去年10月份郁磊同志在常委會就固建相關工作提過自己的看法,明峰同志沒有採納——會議記錄都有的。」
郁磊續道:「可能方晟同志還不知道,我之前一直在固建重工集團工作,後來工作重心逐步轉為行政調到渚泉***、省里,固建重工培養了我以及一大批技術人才和行政幹部,與固建區是血濃於水難分難解的關係。」
「呃,轉為行政……」方晟對其中有句話不太明白。
遲順鑫解釋道:「方晟同志的疑問代表了外界甚至京都很多領導的看法,所以說是歷史原因——固建區就是固建重工,固建重工就是固建區。而且先有固建重工,為理順關係以集團黨委為基礎成立固建區委。」
方晟恍然:「噢,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類似於唐峰鎮與唐峰礦區的關係,固建的規模更大、聯繫更緊密,完全融為一體。
「在區委區正府以及區直機關領導層面都沒問題,那些人包括我在內組織關係在申委組織部,屬於省國資委在編公務員序列;」郁磊道,「矛盾愈往下愈大,例如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執法大隊等等,都在原集團紀檢法務之類部門,作為中堅力量抽調補充,很多從工人性質轉為行政附屬或事業、公務員編製,沒轉的也參公管理,另外還有很多長期借用!渚泉***提的方案是嚴格按編製管理,正式編製留下沒編製的一律清退,感覺失之粗暴。」
「當時明峰同志說過不搞一刀切也為難,區直機關及各部門本身就存在超編和大量長期借用的複雜性。」遲順鑫道。
郁磊道:「超編人員哪去了?這是我要說的另一個問題,前提在於固建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行政區,說白了就是個大廠區,一直以來奉行企業管理模式即不論工作性質人員靈活流動原則。再舉個例子,區法院副院長是築路機械技術人員出身,現在有個技術攻關小組需要他過去主持,轉眼就轉換角色轉換崗位,沒人覺得奇怪,所以超編就超的這些流動人員的編製,雖然在編但跑到別處幹活,純粹意義上講也是固建特色的企業行為,不考慮歷史因素根本不能理解。」
方晟嘆道:「確實很複雜。」
「而最普遍矛盾在於集團下屬工廠、企業一般人員,當初招錄就有性質之分,全民制、大集體,最近幾年則是合同制。不管什麼性質從企業管理角度出發採取『同工同酬』的做法,因為都入了社保即便退休也沒什麼差別,一旦改制可就矛盾百出了,方晟同志有過豐富的主導改制經驗,不用我多說。」郁磊道。
聽到這裡,結合之前通過各個渠道搜集的信息,方晟已大致弄清脈絡:
特殊歷史背景造成固建行政區與大廠區融為一體的政企不分狀況,隨著時代變遷市場經濟大潮衝擊,落後雜亂的體制結構愈發阻礙城市發展,同時過多承擔社會責任和行政管理職責又嚴重增加企業運營成本和內在革新動力,直接導致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市場份額每況愈下。
如百鐵正府與唐峰集團硬脫鉤,實際上固建重工與固建區硬脫鉤、徹底退出行政管理體系是雙方輕裝上陣的共同迫切需要。
可不同的是,百鐵那邊一聲令下可以立即停止採購、取消訂單、斷絕資金等往來;固建這邊不行,因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本來就在一個鍋里吃飯,怎麼分家?
站在固建重工立場講,固建區每條街每個角落都是集團砸錢建起來的,富麗堂皇的區委大樓、流光華彩的歌劇院、車水馬龍的商業步行街、高架橋、地鐵、高速公路等等,凝聚著固建重工幾代人的心血和汗水。現在要分家可以,正府必須給我們合理補償!
站在渚泉***市正府立場講,固建從區區一家重工機械集團發展壯大成為行政區規模,主要靠地方不遺餘力地扶持,要土地給土地,要政策給政策,要減稅退稅等等都一路綠燈,甚至還包括開發建設期間省里、市裡無償人力物力調配統籌,要算賬先把舊賬翻出來算清楚啰。
這是上層層面即地方正府與固建重工集團的矛盾,具體到固建區怎麼分家、怎麼定編定人定崗、怎麼在「尊重歷史」前提下理清亂成一團的組織人事關係,又是一項矛盾。
固建區區直機關和各部門原來與集團相應管理機構是合署辦公,即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實質上無論人事權、業務指導權等都不受渚泉***轄制,而是集團內部封閉管理自成體系。硬脫鉤后如何併入正式體制內,經受一輪風暴雨般的洗牌,無疑屬於傷筋動骨式的矛盾。
固建重工集團改制矛盾更大也更多,論體量,唐峰、銅嶺等在它面前只算小弟弟,單一點就足以形成碾壓之勢:
固建區六十多萬人口當中有近四十萬屬於固建重工集**統!
什麼概念?
除了孩子,還有少數外來流動人口,其它都自稱「固建人」。
由此產生的諸多矛盾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清,難免郁磊點到為止剩**分由方晟自個兒想象。
譬如陳大爺的死就是典型說不清道不明的糊塗賬。
陳大爺不消說自然是「固建人」,辦理退休手續前找廠長理論已經拖了將近十年的事,即按固建內部政策他應該分套六十平米的公房,當時集團房源緊張安排不過來遂讓他等下批。不料之後政策變了取消單位福利分房制度,陳大爺哪裡肯依一直鬧著要補償,並說補償不到位就不辦退休手續!
陳大爺是集團里道行很深的老鉗工,培養出不少優秀徒弟有的已官至廳級,廠長遇到他也頭疼,苦思良久說大爺家不是住一樓嗎?這樣吧我跟集團打聲招呼允許您往後面伸三十平米,房產證不動,但以後拆遷的話肯定認賬!
好咧,沒問題!陳大爺尤如得到聖旨興沖沖回家照辦。
以過去封閉式管理環境確實沒問題,按行政級別固建重工應該是正廳,但二十多年來偶爾由原山副申長兼老總,因此實際上算是副省級高配。集團下轄各個大廠基本是副廳,位列集團高管或區黨組成員的高配正廳,郁磊就是固建區黨組成員兼機電製造廠廠長直接提拔為渚泉市常務副市長,之後市長、常務副申長。
所以在固建區,大廠廠長確實可以說了算。明明陳大爺家是違章建築,數年來無數群眾舉報到省市兩級,愣是沒人管。
一旦硬脫鉤,固建重工徹底退出行政體系序列,就要有人管了,事實上渚泉相關部門已將李大爺擴建區域列入「居民區十大違建」之一,放話半年內清理到位!
其實也是市直部門跟固建重工叫板,這些年來明裡暗裡受夠國企大爺的氣,總算能夠揚眉吐氣了。
李大爺一蹦三尺高,成天纏著社區出具證明以便變更房產證信息,眼下形勢社區指不定劃到哪兒呢,哪肯惹麻煩,堅拒不辦。李大爺急火攻心,高血壓加心臟病驟然爆發,眼睜睜暴斃在社區辦公室。
李大爺的死只是固建冰山般矛盾浮出水面的一個點,事實上眼下固建幾十萬人口已成為壓抑的火山,正靜靜醞釀著更深更可怕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