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章 相互攀比
王台坐在旁邊微微不安,下意識併攏雙腿輕輕嘖了下嘴。
新任***書計的脾氣經過幾個月以來共事,從省到市兩級幹部都大致把握到其特點,即遇強則強寧折不彎,正面杠起來火星四濺;放軟身端跟他好言好語協商,反而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關於教改和教師編製,方晟已經說了方案暫時不提,剛才張犖健的話就有點強人所難,不依不饒的意味。
然而出乎意料方晟居然沒生氣,微微笑了笑道:「框架、原則其實都在固建重工改制大方案里,大家一直沒仔細推敲罷了。」
「是嗎?」
霎時張犖健和王台有點狼狽地對視一眼,其實都沒聽懂對方話里的玄機。
方晟收斂笑容豎起手指頭道:
「第一固建重工為什麼要改制,它太大太雜什麼都做結果造成主次不分主營業務上不去形不成拳頭產品,所以拆分開來各行其道,集中精力做專業的事。固建學校也是,從幼兒園到高中大而全,我不信固重一中的鄭校長季書計既能抓高中,又會管理幼兒園,完全不同的教學方向嘛。」
張、王不禁笑出聲來,王台道:
「幼兒園是有必要分離出去,內地沒哪家幼兒園跟中學一塊兒管理的。」
「這是我要說的第二點,教育部明確提出九年制義務教育,什麼意思?小學六年初中三年是義務性質必須確保,幼兒園不在裡面,高中原則上也不在裡面,因為從初中到高中有個分流的過程,近半學生去了五年制大專、小中專、技工學校。」
聽得口服心服,張犖健點頭道:「方書計指出了固建區學校存在的通病,那就是大而全,一包到底,保留著幾十年前教工子弟學校的舊傳統。」
方晟只說不評,又豎起第三根手指:「第三點是合理框架下的市場化,固建重工要面向市場,學校也要適應時勢作出一些調整以滿足不同層次需求。還拿幼兒園舉例,上次我在固重一中看到一間教室有50個座位,據陪同人員說有的教室甚至坐到將近60個孩子,我的天,黑壓壓60個孩子什麼場面?老師能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微表情嗎?萬一有傳染病豈不迅速蔓延開來?沿海省份小班制都不超過25人的!我的意思並不是一刀切都實施小班制,那樣又產生師資力量不夠、教學硬體跟不上等問題,而是分層次逐步過渡,搞一些小班供有需要的家長選擇,如果經濟情況不允許或覺得應該讓孩子吃點苦,或不介意大班也可以繼續。」
王台拎出這番話的重點:「把幼兒園從學校剝離出來先行探索市場化轉軌,影響面不大,又切合眾多家長需要,現在都捨得在孩子身上花錢。」
「也要保留一至兩家公立性質的幼兒園吧?」張犖健道。
方晟擺擺手不探討細節,繼續說:「小學、初中同樣能搞一些硬體設施好教學理念先進的私立學校;高中除了公費部分,不妨向沿海省份學習嘗試類似『中澳班』、『中美班』等專門為出國讀大學服務的班級,費用高昂但肯定有家長付得起——出國費用更高,在國內一年七八萬算啥?」
「七八萬一年?」
張犖健和王台都咋舌不已,方晟道:
「如我上次在固重一校所說,私立學校在經營、教學、人事、財務等方面相對自由,教職工收入比較高但肯定很辛苦,壓力也大;公立學校勝在穩定但也不是高枕無憂,從京都不時傳出的教改方向來看,聘任制、末位淘汰也是大勢所趨,且收入按事業單位標準略低於公務員,可謂吃不飽餓不死。對上萬名教職工來說也存在多種選擇問題……」
「就怕教職工們一窩蜂往同一個方向跑,比如都求穩想留在公立學校。」張犖健面有憂色道。
「到時會公布公立和私立學校的名額供教職工們權衡,報公立的多了就競爭上崗,考專業文化;報私立的多了就擇優錄取,哪位老師教學水平怎樣系統內都清楚,」方晟道,「如同高考填報志願,既尊重主觀意願,也要具備客觀實力。」
說到這個程度張、王終於豁然開朗!
鬧了半天還是方晟在區直機關編製問題上用的套路,不搞一刀切,但左一刀、右一刀分化和削弱整個群體訴求,在不得罪絕大多數人的前提下適度分流,繼而達到平息爭端、徹底解決矛盾的目的。
張犖健默然不語,王台由衷地說:
「回顧去年市裡想搞一刀切,看似堅持原則實質是懶惰心理在作怪,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沉下去切實面對基層利益訴求並結合當今主流發展趨勢拿出合理方案,方書計為我們、為市***做了表率,值得大家學習,真的!」
「是啊,現在看來我們要做的事還是非常多,但更有信心了。」張犖健不得不附合道。
方晟微笑著結束談話,兩人離開時快要出門剎那,方晟突然道:
「犖健留步,有件事……」
王台猜到書計要跟市長單獨談話,知趣地快步出門。
「視察固重一校的時候,學校主要領導向我反映了樁歷史遺留問題……」
沒等方晟說完,張犖健道:
「老鄭和老季的人才引進待遇沒到位是吧?不錯,懸在半空好幾年了始終沒能落地。」
「卡在哪個環節?」
「說起來他倆是郁磊申長在集團主管教育時引進來的,手續辦到一半移交到我面前,」張犖健邊回憶邊說,「我看了看檔案,再了解當時固建區學校情況后沒敢簽字,事情也就擱了下來,再到後來接手的更不會承認了。為這事郁磊申長打過幾次電話,也……也發過脾氣,唉……」
「為什麼不敢簽字?」方晟不動聲色問。
「一是依據不足,當時集團沒有出台教育人才引進規定,等到談妥此事開始操作時也意識到問題,匆忙發了個實施細則,用民間的話來說叫做先入洞房后登記,明顯逆程序操作;二是材料不全,沒有完整的會談記錄和引進協議,等我索要時才補了個師範附中參與的三方協議,又是顯而易見的補充材料……」
方晟不以為然:「作為探索性做法可以行動在前完善規章制度在後嘛,誰都預見不到前面的路有多長。」
張犖健道:「最要命的是第三點橫向比較存在一碗水端不平現象,小中專、技工學校需要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素養的人才,這類人才要麼得到重用轉入行政管理崗位,要麼在大廠、基地和研發方面成為骨幹,都不願意到學校教書——在他們看來等同於被打入冷宮永無翻身之日。集團沒辦法想出『人才交流』一招,凡尋求進步的技術人員都必須有任教經歷,總算部分解除技工學校老師荒的問題,也通過這種方式半強迫半做思想工作地留下少數……」
「哦,」方晟聽懂張犖健的潛台詞,都是人才,憑什麼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享受那些特殊待遇,集團內部的一無所有!遂問道,「以『人才交流』留在學校的有多少?」
張犖健在筆記本上找了會兒,道:「五六十個吧,真的都是各個小中專和技工學校中堅力量,如果每人分套房子,恐怕得包兩幢樓!」
「那不現實,本來我就沒打算給房子而考慮房補形式。」
「他們有一點硬氣,就是從集團技術崗轉到學校時都簽了『人才交流協議』,完全符合郁磊申長出台的實施細則中列舉的條件。」
得,張犖健的話合情合理,有根有據,這事兒又擱淺了。
在現行體制下做事真難啊,不做啥問題都沒有,你好我也好大家都好;大膽探索了、付諸實施了,馬上冒出這樣那樣的羈絆,叫你寸步難行。
你說人家在刁難,人家沒說錯半個字;
你說人家無理取鬧,人家說的話都占著理。
方晟默默嘆了口氣,道:「不管怎麼說等學校轉軌完成後,把鄭、季兩位校領導在區教育局兼個職務,人家原來是省級事業編製,轉到固建一校成了不倫不類的區屬教師編製,明顯吃虧了嘛。」
皺眉思考了半分鐘,張犖健道:「固建幾所學校轉軌后校領導肯定要重新洗牌,鄭、季這對黃金搭檔必然拆開來分別主持工作發揮更大作用,到時是一個進區局***一個享受待遇,還是怎麼統籌再看情況吧。」
「要是升學率再漂亮點就更好安排了。」方晟頜首道。
張犖健趕緊把這件事記了下來,日後主持轉軌大局時是要兌現的。
趁他埋頭記錄時,方晟閑閑問了一句:
「固建重工到底誰在當家?每次領導小組開會尹榮說得比較多,情況了如指掌;沈煜能聽說平時一年到頭都在京都休養,好像場面上話還能應付,一涉及具體內容就不行了。犖健是從集團出來的,應該知道內情吧?這可是涉及改制大事究竟誰拍板的問題啊。」
臉上浮現一絲苦澀,張犖健邊合起筆記本邊道:
「一言難言啊方書計,本質上固建跟地方沒有兩樣,就是一個生態鏈俱全的小社會。至於改制工作我的原則是小事跟尹榮對接,大事問過尹榮后再徵求沈煜能意見,兩人態度一致才行……那邊有個會議要露下面,先走了。」
說罷匆匆離去。
好圓滑的說辭啊!方晟看著他的背景獃獃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