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修鍊之始
李慕言選定功法返回,心中卻總覺得自己似乎遺忘了什麼,可是反覆思量,卻始終沒有頭緒,只得作罷。
這《太始天元冊》用詞晦澀,更是難以理解,李慕言一個修行路上的菜鳥,更是不敢隨意開始修練,只得厚著臉皮再次求教景元真人。
景元真人看到李慕言選定的功法之後,心中已經瞭然。畢竟功法中明確提到過都天元合大陣,李慕言選定這功法的初衷微微一想便能明了。
「你可是確定選擇這門功法了?你可得思慮清楚,這雖是上古鍊氣功法,卻只得半卷,若是那解決隱患,無懼詛咒之術的能力須得修行下半卷才能獲得,豈非做了無用功?」
「師伯教誨,弟子明了,只是希望再小,至少有了期盼,比起其它全卷的功法,這一本更適合弟子,畢竟弟子資質平庸,能修行,還能保得性命就算是不錯了。」
「好!能明確自我,知己而為大善,或許你能走出一條通天大道來。只是你若選定這門功法,須得答應我一個條件方可。」
「師伯但有交代,弟子不無不應。」
「你若修習這門功法,不得告知於任何人。待你將這功法修鍊到鍊氣化神階段,就會凝練中丹田氣海,化為絳宮元海,那時便能收固法力,使得法力馭使由心,收歸絳宮元海,不會影響下丹田的真元流轉,方可兼修《九天玄經》,兩者不同體系,便不會發生真氣衝撞了。但在此之前,不得顯露修為,往後亦不可讓任何人知曉你修行了《太始天元冊》,就是你師尊,亦不能言。」景元真人突然神色嚴肅的說道。
李慕言並非心思單純的雛兒,見景元真人再三警告,只怕這門功法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於是鄭重點頭應允。
景元真人細細看了看李慕言的神色,方才放下心來,而後說道:「我知你心中疑惑,但如今你是不得已才修行這門功法,有些秘聞你現在不知道會對你更好,你只消記得你答應過我,時刻謹記便是。這《太始天元冊》雖然只得上半卷,但其乃是太古時期西崑崙的修行根本法,這上半卷若得圓滿,可元嬰化神,威能無量,就是我蜀山落英祖師也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所以足夠你修習了。」
這可真是讓李慕言意外的,他還真沒想過,僅是上半卷就可以修行到如此高深的境界。雖然《九天玄經》若全部修習圓滿,可以超過元嬰化神的境界,但那可是全卷的功法圓滿才可以達到的,兩相對比之下,便能看出這《太始天元冊》的強大,若得下半卷,那能修行到什麼樣的境界?簡直不敢想象。
等等!
李慕言突然心底劃過一道靈光,他終於想起來自己先前遺忘的是什麼了。他記得在自己僅有的記憶當中,除了自己的名字,以前有個師傅,有承影劍、隨侯珠、搬山道人.……最重要是有西崑崙。
在他失憶之前,他是知道西崑崙的。
壓下心中的震驚,李慕言暫且將之拋諸腦後,認真聽著景元真人為自己講解《太始天元冊》。
這上古鍊氣功法,景元真人自己雖然從未修習過,但他精研上古典籍,見識廣博,其中晦澀之處,經由他解說出來,李慕言便頓覺豁然開朗,修行無礙。
這《太始天元冊》上卷共計上萬字,長長一篇功法,經由景元真人仔細教導,還是花了近十來日的功夫。
李慕言確實資質平庸,在景元真人這樣一位學識廣博、修為高絕的前輩高人親自指點之下,也是過了十來日才堪堪達到煉精化氣一層的境界,也就是等同於靈動一層的修為。
上古鍊氣功法與當今修行體系雖然殊途同歸,但是前期差異是最大的。
比如上古鍊氣士一開始修鍊的是人體的中丹田,也就是膻中穴的位置。其第一個境界便是煉精化氣,一共有三十層,三十層修鍊圓滿才會步入下一個境界鍊氣化神。
而當今修鍊體系一開始修鍊的卻是下丹田,也就是腹部的氣海穴。若說修為對應,這第一個境界便對應著當今修鍊體系的靈動、神蘊、化元三個境界,這三個境界每個境界分初期三層、中期三層、後期三層、大圓滿一層,共計分十層,三個境界合起來剛好三十層。
李慕言經由這十日光景,已經在景元真人的詳細指導下將《太始天元冊》反覆領悟解析,基本上已經吃透其中修行的要點,其後便是水磨的功夫,一步步增進修為了,
剛好這日到了傳法殿開課的日子,幾乎所有內門弟子都會到場,學習修行界各類全面系統的基礎知識,這是必須要去的。
蜀山劍派傳法殿開課是分有內門和外門的,內門弟子便在蜀山金頂的凝碧崖設置的傳法殿授課,而外門弟子便是在靈引峰的傳法殿單獨授課,規矩森嚴。
童旭身為雜役弟子,是沒有聽課資格的,畢竟法不可輕傳,但凡修仙門派都會十分注重這一點。在內門弟子修習基礎課的這兩日,雜役弟子就只能在偏殿等候。
李慕言是修行界的小白,一個人到了傳法殿內,只能隨大眾隨便找了個地方盤膝落座。
這殿內一個人他也不認識,就是他唯一熟悉的常華,今日也沒有看到。至於流雲峰的內門弟子,同樣與他沒什麼交集。
不多時,一名身穿青衣長袍的老者飄然入內,殿中近千數的內門弟子頓時鴉雀無聲。
老者落座於正中蒲團之上,微微掃視一眼,朗聲道:「老夫龔直,這兩日的傳法授課便由老夫主持,爾等須細細聽來,其間不得喧嘩,若有疑問,自會給你們時間提出來。」
老者隨後便講解著修行中最為基礎的注意事項,以及《九天玄經》的修行要點。
李慕言一一詳細記下,畢竟潮元真人可沒那個心思教導他,這樣的機會李慕言自然不能有分毫錯漏,聽得格外細緻。
這日授課講了足足兩個時辰,涉及修行的方方面面,隨都是些極為基礎的內容,對於殿中諸弟子而言卻是極為重要,聽得細緻便有助於夯實自身基礎,與宗門之外的野路子散修便形成鮮明對比,隨著修為日進,其重要性便會越加凸顯。
「修行之途,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則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卻須歷經三災九難,方可匯聚胸中五氣、凝練頂上三花,得金丹不朽,證長生久視。此乃修行正道,各弟子若有疑惑,現在可以提出,老夫會一一解答。」
「弟子求教師叔,何謂三災九難?」
「三災是為雷災、火災、風災,又各九道災劫,是謂之三九天劫。九難又曰心魔劫,一難寒暑饑渴,二難尊親邀攔,三難恩愛牽纏,四難名利縈絆,五難頑心深重,六難攀比好勝,七難急功近利,八難志意懈怠,九難患得患失,此九道心魔之劫難,謂之九難,亦是一九天劫。三災九難則合為四九天劫。」
「三災九難可能避過?」
「欲得正果,須受四九天劫,歷三災九難。三災不可避,九難可避。避九難者,受三九天劫,歷三災而成太乙散數,心神不得圓滿,入不得真流,不能聚胸中五氣、凝練頂上三花,此為旁門,不為正宗,不入大羅,只可得太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