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總算還有好消息!
旁邊的鐘昶對軍事也懂不少,聞言搖頭:「倘若室韋不顧一切的打,恐怕寧遠支持不了兩個月。比起錦州來,他們還是弱了一些。」
「沒辦法,只能叫他們堅持。」這邊的周之孝也贊同葛松道的話:「如果他們都堅持不了,那我們也沒辦法救他們,畢竟全天下的形勢都這麼緊急,不可因為一個地方,而讓全線崩潰吧!」
「如此看來,這一次成敗的關鍵,就在錦州城和寧遠城能不能守住啰?」景和帝沉聲的道。
「是。」
周之孝頜首道。
「那麼能不能守得住?」景和帝又問。
沒有人回答。
好一會兒之後,丞相曹儀才睜開了有些渾濁的雙目,緩緩點頭:「能!」
「為什麼?」
「因為我相信廖石聰,廖石聰公正廉明,最近二十年一直在東北三省為官,和部下們同甘共苦,深得愛戴。」曹儀徐徐的說道,「我也相信張鐵,除非是錦州城再也沒有一個人能站起來,否則錦州城不可能從張鐵的手上被奪走。
我還相信李南淵。雖然許多人罵李南淵囂張蠻橫,為人好大喜功,但李南淵為人賞罰分明,同時行軍打仗從來都身先士卒,敢於衝擊,是熊渠衛近二十年來最優秀的將領。
有他在山海關策應,哪怕是最薄弱一環的寧遠城,應該也能得到最好的照顧,能保證它不會失陷。哪怕是最惡劣的結局,我們也能保住山海關防線,這便是我們依舊能堅持的底線。」
別看曹儀這麼老了,而且最近屢屢遭受打擊,可他的學識和見識,以及對人的了解,都處在一個巔峰。
朝中的眾位臣下,他不敢說了如指掌,但絕對是很了解,知道他們的特性。
在大康生死存亡的關頭,曹儀自然要站出來,給皇帝,給眾位同僚們,給所有人信心。
哪怕是他的土地損失了差不多一半,但剩下的仍舊是他傳給子孫後代的本錢啊!
怎麼可能便宜給那些蠻夷們呢?
景和帝跟眾位大臣們,聽到曹儀的話語,不覺是神色又稍微鬆懈了下來。
但是下一刻,葛松道又做了補充:「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該儘可能的抽調軍隊往山海關上送。李南淵手裡只有五萬人,防守能力足夠,但想要出擊的話,恐怕是有所顧忌。」
景和帝問:「哪裡能抽調得出來?」
「從禁軍預備役調集一萬人吧。」葛松道道,「不是還剩下一萬嗎?讓他們去支援最緊張的地方!」
「這怎麼行?」馬浩秋搖頭道:「現在帝京府只有金吾衛大將軍方開岳率領四萬大軍駐守,其中兩萬都是預備役,你調了一萬走,豈不是只有三萬了?」
「還有四千千牛衛、八千羽林衛,還有隨時可以召集起來的十幾萬壯丁,足夠了。」葛松道淡淡的道,「本相到時候負責守城,陛下和眾位可以由羽林衛護送著先走,我絕不讓他們輕易的佔領京城。」
「我倒不是那個意思。」馬浩秋搖頭,「難道只有你葛鴻廉能以身殉國?到時候我也不會走的!只不過這京畿地區是我帝國的象徵,也是最為繁華的地帶,萬萬不能有閃失呀!」
「馬相不用多慮。」葛松道說道,「京城的安危很穩,關鍵是室韋那邊……這只是第一步,等到兩個月之後,我希望能從各地再調集十萬軍隊過去,和室韋人拼個你死我活,從而徹底打消他們想要吞併我們地盤的念頭!這些群狼,你不捨得一身剮,他們反倒會變本加厲。」
葛松道最後這句話,讓景和帝一陣熱血沸騰。
皇帝拍案而起:「行!那就再調五千預備羽林衛去吧!」
「陛下!?」
這次連曹儀都愣住了。
正式的羽林衛只有六千人,其中一半的三千人是輪值在西北、北方、東北邊關的,現在他們也在那邊,動彈不得。
那麼剩下保護景和帝的只有三千羽林衛了,而剩下五千預備役的羽林衛,在最近這段時間已經加倍的開始訓練準備起來。
他們是準備在萬不得已的時候,給皇帝和皇室、大臣們殺開一條血路,護送他們前往江南的。
如果這五千人離開了,只剩下三千羽林衛,能不能突破敵人的精銳圍堵,那絕對是一個問題!
景和帝不等他們大家勸說出口,便道:「就這麼定了!如果敵人打過來,我聽你們的,第一時間帶著千牛衛和羽林衛坐船前往江南。從水路離開,到時候也不用那麼多人來保護我,剩下的羽林軍交給你們用。」
頓了頓,他又道:「守衛京城我幫不上什麼忙,但我不會幫倒忙。所以你們不用擔心我在被圍困之後再走……現在不是矯情的時候,打贏這一仗,等到銘淇的紅薯推廣到天下,我們一定會獲得最後的勝利的!」
「那好吧!」
最後還是曹儀出來做主,「一萬熊渠衛預備役、五千羽林衛預備役,全部前往山海關防線,聽從李南淵的調遣。
另外命令江南三省、東北三省積極的訓練後備軍力,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倭人的進攻,另一方面也是要在兩個月之後,給李南淵提供至少十萬的可戰之軍。」
「好!」
兵部尚書周之孝頜首答應道。
……
大家談完了這個事兒,只覺得渾身好像輕鬆了不少。
可剛才一直沒有參與討論的繡衣衛大將軍高敬卻輕咳了一聲:「陛下,諸位大人,我們還沒有說完呢!」
他這麼一提醒,大家才發現還有一個區域沒有談。
西北!
西北雖然現在還很安穩,但誰都知道,這很有可能是暴風雨來臨前的臨近。
因為西北那邊有如狼似虎的西羌和回鶻。
他們兩家加在一起,比室韋還要厲害。
「回鶻和西羌暫時還沒有出擊,但不代表他們沒有動作。我們的人經過了很多的調查和犧牲,把消息傳了出來。」高敬指著地圖道:「嘉峪關外面二百里左右的地方,西羌至少有五萬人在聚集,而往東走的武威防線,也有超過五萬人在集結。銀川府甚至可能聚集了十萬人。
西寧、貴南、同德等一線防線外面,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回鶻軍隊的番號,數量也同樣不下十幾萬人。目前在這些關卡附近,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牧民小部落存在,想來他們也是嗅到危險的氣味了。」
「我們的防線怎麼樣?準備妥當了嗎?」皇帝問道。
「已經達到了最大限度的動員。」兵部尚書周之孝回答說:「西北總督徐振飛親自坐鎮蘭州防線,西北邊軍將軍黃飛揚坐鎮銀川防線。唐暉在陝西兼顧北方和西面的防線,隨時準備救援。」
「民眾們呢?」景和帝還關心這個。
這次是高敬來回答:「前線的民眾全部退回來了,不過他們拖家帶口的,不願意離開家鄉太遠,都在邊關要塞不遠的幾座城池裡面呆著呢!」
葛松道皺起了眉頭:「如此一來,不但安全是一個問題,糧食物資供應恐怕也很難吧?」
「這倒不會。」
負責糧食安排的南宮忌回答道,「在乞顏部落攻擊北方防線的時候,我們已經從丘縣和考縣運送了超過一千萬石的糧食,分別存放在西北各大防線,各個城鎮裡面,足夠他們吃半年的了。如果能一直把戰爭阻擋在邊關上面,那麼到了七八月份,糧食收割了的話,更是沒有問題。」
翰林院掌院學士馮玉強提醒道:「說起了這個,今年江南很有可能遭遇兵災,如果江南糧食欠收,這麼多地方的糧食供應,能不能保證?」
南宮忌點頭道:「可以!因為今年湖南湖北兩地天氣狀況良好,而長江上游也沒有任何冰雪大量融化、下暴雨的跡象。按照積年老農民的推測,今年應該是一個豐收的年份!即便是江南受災,湖南和湖北也能補充上他們的缺額。」
「好!好啊!!」
景和帝拍著龍椅,忍不住的感嘆了起來:「三年了!三年了啊!兩湖魚米之鄉總算是緩過來了……」
他聲音都稍微有點更咽。
為了這兩個多災多難的省份,他和朝廷是操足了心,已經到了快崩潰的境地。
現在總算有點撥開烏雲見青天的感覺。
「另外咱們的京畿地區可也是糧食產量不斷上升呢。」南宮忌又說了一條好消息:「經過霜丫頭他們兩年不懈的努力,京畿地區的水利灌溉,已經處於開國以來的最好水準,去年的糧食產量便增加了三成,今年有望再增加五成,幾乎是以前正常年份的一倍!」
「真的?」
景和帝驚喜交加,「怎麼會這麼多的?我們的耕種土地沒有怎麼增加吧?」
「主要是那些災民們,把能利用的土地全都利用了起來。」南宮忌道,「再加上陛下您允許他們在此安家立業,他們的勁頭也很足,不但在田間種植小麥和水稻,而且還種植了許多蔬菜瓜果,養殖了許多家禽,不但沒有給我們造成嚴重的負擔,反而是讓京畿地區活力十足呢!」
「謝天謝地!」旁邊的曹儀忍不住說了一句。
因為前兩年的蝗蟲災害,來到京畿地區逃難的民眾多達百萬。
這些人全被京畿地區給吸收了,而其中三十萬人就在帝京府周圍。
京畿地區人口本來就有九百多萬人,加上了怎麼一百萬人,已經突破了千萬。
本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覺得只要災難停止,這些民眾們就會離開的。
但哪曉得因為各種水利修繕修建、城防工程修繕、道路修建修繕等等,所有的青壯這兩年都在京畿大地上面忙忙碌碌,他們的家人們也參加的裕王府的「蜂窩煤工坊」,外加開拓荒地種植……到了後來居然不願意回到家鄉,要留在京畿地區了。
要不是這兩年實在騰不出手來,曹儀等丞相已經是準備強行讓他們回到家鄉的。
可現在聽到南宮忌的說法,曹儀忽然又覺得,這些人留在京畿地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感嘆之後,他沉吟著道:「他們的青壯有十幾萬,現在還在幹活兒嗎?」
「在!」
副相葛松道還兼任了帝京府府尹,他說道:「從春節過後,他們的一半便在修繕擴建往山西的道路,那些道路即便是官道,也有些年久失修了。剩下的一半因為有了現在的兵災可能,正在積極的修繕京畿地區周邊的府城、縣城呢!」
「那就讓在山西修路的回來吧!」曹儀道:「讓他們繼續修繕周邊府城,如果敵人來了,他們也好就近的進入城裡充當防備……有了他們的家人在這裡,想來他們也不會不拚命的。」
馬浩秋點頭道:「是啊,他們經過了這麼幾年的幹活,霜丫頭給他們的待遇又好,每頓吃都有魚有肉,一個個健壯得跟牛犢子一樣,用來做防守完全沒有問題。」
眾人包括皇帝在內,都忍不住笑了笑。
當初為了讓這群逃難而來的民眾青壯們,在幹活兒的時候能吃飽,巫夜霜可沒少跟戶部的人排桌子,甚至是苗炎那裡她都去鬧過。
在這個世界上,敢對苗炎無理取鬧的人幾乎沒有,但巫夜霜這麼一鬧,苗炎還真的只能認栽,多撥出了不少糧食和銀子,供巫夜霜來使用。
而這群青壯勞動力拿的是每天一百文的高薪酬。
所以即便是很累很辛苦,一年也沒有一兩個月在家,可能自己吃飽,能讓家人吃飽,這些漢子幹什麼都不覺得難以忍受。
兩年下來,營養充足的他們,自然成了最強壯的青壯,這樣的男子用來守城都是浪費,直接訓練幾個月,讓他們成為軍士都綽綽有餘。
果然,下一步就有葛松道說話了,「不僅僅是要進入城防,還要加強對他們的訓練。這些人可以當作我們的後備役,一旦西北吃緊,立刻就可以讓他們填進去!」
「好吧!這事兒習光你來負責。」
景和帝想了想,還是贊同了。
相比起京畿地區上千萬的生命,這麼十幾萬人犧牲了,還是無可奈何的有意義。
周之孝也明白這一點,點頭應允了下來。
……
求訂閱!!!
天氣熱爆了!
我坦著一身肥肉寫書,權當減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