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唐家老爺
唐玉看見自家老爹今奇奇怪怪的,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這他今都五十大壽,應該是個開心的日子才對。
“爹,你沒事吧。”
“你沒發現幾個世家的人都沒有來嗎?”
“發現了。”
“這事情可能比我們想的還要差的多,這爭奪馬上就要開始了啊,外麵要變了。”
唐玉看了看老爹,“你預計多久就要開始真正的紛爭了?”
“三年之內吧,要是原來還能和幾個世家當家人一起聚會的,現在雖然這種聚會是早就沒有了,但是我過這麽大的生日,這幾家都沒有人來給我慶生,就算找個仆人來送個禮物上門吧,也沒有,明幾家已經擺明了態度,我們連朋友已經不是了。”
“他們這是連表麵上的裝一裝都不願意再偽裝了啊。”
唐家老爺冷哼了一聲,“誰不是呢!”
“爹,我們目前有什麽好的策略嗎?”
“也沒什麽好的策略了,既然都選擇了加入這場鬥爭,除非現在就脫身,要不然隻能陷入其鄭”
“脫身談何容易。”唐玉本來隻是個富家公子,他爹對他的想法就是能識字,出去做個有文化的人。
對於他們這種經商的家族,最重要的當然是找到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把繼承人培養的會做生意。
唐家老爺隻有唐玉這一個兒子,不培養他還能培養誰呢,唐家老爺在教兒子的過程中也發現了,雖然自家兒子不是扶不起的阿鬥,但是對經商沒有什麽賦。
唐家老爺自己就不是了,他算是白手起家,靠著自己的實力一手建立起唐府,並且讓唐府趕超了其他幾個世代都富裕的府邸。
唐家老爺十三歲的時候就因為家貧出來找工作謀生了,他知道茶館人多,還能聽書的,就喜歡往茶館裏鑽。
但是他沒錢,別人不給他進去,還嘲笑他衣服上都有補丁。後來有次看見茶館招工,他就來了,老板看他幹活麻溜就把他留下來了。
這幾年,唐家老爺在茶館聽到了很多有趣的趣聞,這客從八方來,所以南海北的事情他都能聽到。
這事情聽的多了,雖然足不出戶,但是下事他都略有所耳聞,在就開闊了他的眼界。
而且每都能聽到書的在台上耍嘴皮子,他也學會了幾招,俗話技多不壓身,唐家老爺決定在十六歲的時候出去闖一闖。
在茶館的這幾年,他省吃儉用的,到走的時候,身上有了三十兩銀子,這就是他初始的本錢。
原來聽茶館裏的茶客過,這北方盛產一種煤炭,冬的時候可以燒起來取暖。
唐家老爺隻是聽別人這樣形容過,但是不懂真的假的,反正都出來了,就去北方看看。
這年秋,花了兩周的時間,唐家老爺才坐著毛驢車來到了北方,這都不用打聽,市麵上到處都有賣的。
再一問為什麽當地人有這麽好的資源,不願意把這些煤炭賣到南方去呢,當地人大多覺得一來一回路上折騰,還是守著家看家守舍賺點錢的好。
唐家老爺都想握著這些老板的手,感謝他們,把自己身上的那些錢全部都換成了煤炭,又趕著毛驢車回到了煙花城。
北方開采出來那麽多煤礦,到處都是在建礦產,在開采,都出現了一個狀況,就是這煤礦太多了,大家都用不完啊。
唐家老爺就苦於自己沒有太多的本錢,第一趟就運了六百斤回煙花城。
回到了煙花城,已經是初冬了,唐家老爺這煤炭一下子就被買光了,光看著有六百斤,但是對於那些府上,一大串的人,就算丫鬟廝不用煤炭,府裏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可不是都要用。
差不多一個府上,一都要消耗二十斤煤炭,這可把唐家老爺給樂壞了,這從北方運來的煤炭一脫手,他就淨賺三十兩啊,一個月時間賺的,這都趕上過去他幾年在茶館賺的了。
沒怪這些府上都是靠做生意發家的,唐家老爺也打算走這條路。
自從他販賣過一次這個煤炭,在煙花城都傳來了,這種煤炭可以取暖,人坐在旁邊,身上的寒意都沒有了。
很多府上一點都沒有賣到,就很想要,派府裏的管家來聯係唐家老爺,看看能不能再進貨賣他們一點,這唐家老爺開心,覺得能大賺一筆。
自己手上沒有什麽本錢,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府裏的人都有錢,就讓想要買煤炭的先付上一半的錢做定金,這樣他就好去采買了。
唐家老爺為了節省時間,都直接從毛驢車換成了馬車,來往節省了一大半的時間,十就來回了。
那年冬,唐家老爺賺的盆滿缽滿,開始就是他自己來往北方,後來訂購煤炭的人越來越多,就雇了四十來個壯漢和他一起去北方,每次回來的時候都要運好幾車煤炭,他自己可是運不動。
幾個月的冬,唐家老爺往返北方八趟,從秋跑到第二年的初春,第一趟隻賺了三十兩,第二趟開始賺的可就多了起來,四百兩,後麵都穩定在一千二百兩左右。
冬過完了以後,唐家老爺就搖身一變成為城裏的富人了,這時候他還是有些年輕氣盛,覺得雖然手裏有錢,一輩子吃喝不愁,但實際不能這麽安份下來,得找點事情做做。
聽巴中的貴婦現在都開始用香料做什麽塗抹的用品,唐家老爺決定再去巴中一趟。
這在家還沒休息幾,就又去巴中了,大城市就是很繁華,到處好吃的好玩的都多,這街上的人打扮的都比煙花城的人時髦多了。
唐家老爺在街上轉了轉,發現巴中的人們都喜歡穿絲綢做的衣服,看起來光澤度高,衣服穿著身上也很貼身。
唐家老爺也去布行置辦了一身衣服,看見店裏有做好的他就拿了一套,他這種過慣苦日子的人,沒那麽多講究,隻要合身就校
不過這絲綢做的衣服可比自己之前穿的布衣服要好多了,看起來顯得人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