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想要下毒
第249章想要下毒
說完,李牧輕描淡寫的往孫家莊村口的碗口粗的樹上劈了一掌。
在別人眼中,李牧看著也就是個英俊的男人,沒有將衣服撐的滿滿當當的肌肉,和眼前的這些壯漢比起來,還顯得有些孱弱。
但是,李牧劈了一掌之後,碗口粗的樹發出哢嚓一聲,然後從中間攔腰截斷,露出來的木頭接口白森森的。
族長看著碗口粗的樹木被李牧一掌劈斷,李牧還若無其事的拍了拍手上的土,道:“先把契約簽了,我再看看你們到底找了什麽東西。”
族長這次不敢再說什麽,他哆哆嗦嗦的用封三拿出來筆墨在契約上簽了字,還按了手印。
李牧全程盯著他,讓他不要耍花樣。等族長簽字畫押之後,封三就把契約收起來,叫族長帶著他們去孫家莊。
族長在前麵帶路,他身後的這些壯漢看李牧的眼神也不像之前那麽凶狠了,反而是帶著一股說不出的敬畏之情。
李牧當然知道這是為什麽,他武功高,對付這幾個人不在話下。
族長帶著李牧和封三走進孫家莊,村裏裏麵家家戶戶房門緊閉,偶爾會有一雙眼睛從門縫裏麵露出來,看到李牧和封三,房門又很快關上。
李牧看到這些眼睛也不在意,他和封三很快就跟著族長到了孫家莊的祠堂。族長說他們孫家莊最值錢的東西就在祠堂裏。
孫文就被關在孫家祠堂,他從早上被關到這裏以後滴水未進,也沒有人過來說要怎麽處理他,因為族長很忙,他們一直在商量要怎麽對付李牧。
李牧和封三進來的時候就看到孫文被關在祠堂左邊的一間小屋子,像個犯人。
孫文也看到了李牧和封三,他求饒的話到了嘴邊還沒有說出口,就看到李牧和封三冷漠的移開了眼睛。
李牧隻看了一眼孫文,沒什麽興趣的轉過臉,道:“你們最值錢的東西在什麽地方?”
天馬上就要黑透了,祠堂已經點起了燈。明亮的燈光下,總有一些地方黑漆漆的,什麽都看不見。
族長擦著額頭上的汗水,道:“老爺,我們準備了一桌酒席,請你們先在這裏略用一杯薄酒,然後再看看我們最值錢的東西。”
李牧和封三對族長的行為嗤之以鼻,李牧冷笑一聲,道:“不用了,我們就在院子裏等,你把最值錢的東西拿出來吧。”
族長咬咬牙,笑道:“哪怕不吃東西了,喝點茶水也行,要不,別人還以為我們招呼不周。”說著,族長就使了個眼色,讓人端出來一杯茶水。
李牧看著那個少年戰戰兢兢的舉著茶盤,臉上帶著玩味地笑容,從茶盤中拿出一隻杯子,搭在鼻尖上聞了聞。
少年把茶盤端到封三麵前的時候,封三什麽都沒有拿。
封三笑道:“這裏是孫家祠堂,你們的列祖列宗都在這裏,然後,你們在這麽神聖的地方下毒,怎麽,在這裏下毒是為了讓祖宗保佑你們下毒成功嗎?”
端茶盤的少年顯然是心理素質不行,被封三這麽兩句話直接說道崩潰。他茶盤拿不穩,直接丟在地上。
族長臉色蒼白,勉強道:“這位老爺,你在說什麽,我不太明白。”
茶杯碎了,茶水滲進地麵,什麽都沒有留下。
李牧手中還有一隻茶杯,他拿在手中轉了兩圈,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冷不丁的伸手抓住那個端茶的少年,掐著他的脖子就要把手中的茶灌給他。
少年沒想到李牧這麽做,他驚恐的掙紮著,就想一條離開水的魚一樣,緊閉著嘴,喉嚨中發出氣音。
族長以及他身後的人看到李牧的動作,都下意識地往前一步,族長甚至伸出了手,想要阻止李牧地動作。
但是李牧的動作太快了,他力氣很大,少年的反抗在他眼中什麽都算不了,他單手鉗製住少年,另一隻手將手中的茶水灌給少年。
見少年全部喝下去之後,李牧才放開少年,把空茶杯倒了。
他掏出絲帕擦了擦手,道:“有沒有毒,讓他先喝了試試。如果有毒的話,別怪我到時候心狠手辣。”
李牧的話說得輕鬆,但是族長聽了隻覺得腦子都在嗡嗡作響。他普通一聲跪倒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李牧求饒。
族長幹癟的像個核桃,李牧對於這樣的老人向自己求饒的時候,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同情,他敢做這件事,就要做好徹底得罪李牧的準備。
其他人見族長跪下之後,也跟著跪下向李牧求饒。但是李牧一概沒管。
喝下茶水的少年癱倒在地渾身抽搐,沒過多久,躺在地上就開始口吐白沫。
李牧蹲下觀察了一下,站起來叫族長把孫家莊的村民都叫到祠堂來,說有事要告訴他們。
族長還在求饒,讓李牧放過他們,放過吃下毒藥的少年。
但是李牧盯著他,道:“你要是再不去,他就真的沒救了。”
族長聽李牧這麽說,趕緊爬起來,還叫自己身後的人去挨家挨戶通知大家來祠堂,很快,祠堂裏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就剩下李牧,封三,以及中毒的少年和關著的孫文。
封三看著中毒的少年,道:“救不救?”
李牧搖頭,道:“沒什麽可救的,他們已經是這樣了。”
儒家學說中有兩種對立的學說,性善論和性惡論。這兩種學說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一直對立,學者們爭論不休。
李牧並不是研究這兩種學說的學者,不過,若是讓他選擇一種的話,他會選擇性惡論,畢竟人刻在骨子裏的是趨利避害。
為了自己,做出什麽惡事都在所不惜。
封三笑道:“如果你要救他,我才會嘲笑你。”畢竟封三到現在也不是一個善良的熱血青年,他看問題的時候,很多也是從自己身上考慮。
在經曆了那麽多事情之後,封三很難保持一顆初心。他不是人人敬仰的封大俠,做不到像自己父輩一樣,為了天下蒼生,甘願放棄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