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鼎> 第一百六十五章 萬事具備隻看老裴

第一百六十五章 萬事具備隻看老裴

  先前,李治躊躇滿誌的也折騰了好久,大出官錢,衝擊惡錢,製定兌換比例,以一比五,一比三的比例收購百姓手中的惡錢。


  發行新錢乾封通寶,李治的思路是對的,發行了新樣式的錢幣,市場上就得流通這樣的新錢幣。


  那些私鑄的惡錢,還都是保持著開元通寶的舊樣式,誰是官錢,誰是惡錢,一目了然。


  百姓們想要交易,一概要用新錢。同時他也規定了一定的期限,督促百姓們用惡錢兌換新錢。


  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乾封通寶這樣的精妙布局,為何會無疾而終了?

  關鍵還是在於沒有保證持續性。


  這一點,從後世史料的隻言片語之中就可以窺見,別的不說,鑄錢院這樣吃朝廷俸祿的正經機構,居然也會不定期開工,實在是令人難以理解。


  鑄錢院這樣的發行機構,不是應該日夜不停的運作嗎?畢竟錢是流通物,大唐國力昌盛,人口日益增加,對錢幣的需求越來越大。


  人多,用的錢就多,市麵上需要的錢幣就更多,更不要說大唐連接四麵八方,南來北往的異鄉異族,他們都投奔到大唐這塊賺錢的寶地,將他們的奇珍異寶帶到大唐,同時也把大唐的錢幣帶到世界各地。


  繁榮的商賈貿易,錢來錢往,貨物交易竟然把其中的隱憂給掩蓋了,幾乎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大唐錢幣緊缺的背後,各國商人旺盛的商貿也是促成原因之一。


  他們把大把大唐的錢幣帶走,散到世界各地,當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一般來說,南來北往的商人們需要的隻是賺錢,他們對於大唐市場上銷售的東西,並不是太感興趣。


  於是,他們帶不走多少大唐的貨物,卻把大唐發行的錢幣帶走了許多,以至於大唐境內的錢幣時常不夠用,這也給了惡錢泛濫的途徑。


  當然,究其根源,還是應該讓鑄錢院老實幹活,不要經常歇班。


  “裴卿,你的意見很好,可在我看來,鑄錢院不停鑄錢,說得容易,做起來難。你想想看,銅錫等原料的供應,如何保證?”


  武媚娘原意是給裴炎一個下馬威,把他當場截住,卻沒想到,裴炎毫無色變,仍然慷慨激昂。


  這點小事,人家小裴早就想到了,甚至都不需要老裴動手。


  “天後娘娘,銅錫礦藏本來就是屬於朝廷的,江南盜掘之事屢禁不止,必須要嚴厲打擊。”


  “但微臣以為,已經開掘的礦藏也沒有再封存的必要,不如就交給當地官府,官營開掘,這樣既可以阻止民間盜掘,又可以將這些礦藏就地取材,煉製官錢。”


  “更重要的是,收攏了這些小型的礦藏,也可以為兩京的鑄錢院提供穩定的銅錫供應。”


  “娘娘知道,民間盜掘畢竟規模較小,能夠挖掘的礦藏也有限,遠不如官方經營的礦藏規模大,挖掘徹底,能夠做到不浪費。”


  “將這些小型礦藏整合到一起,微臣以為,必定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鑄錢原料上的缺失。”


  “好啊!”


  “這確實是好主意!”


  李治頻頻頷首,興奮的看向在座諸臣:“諸位愛卿,你們看來,此計如何?”


  哦!

  終於想起我們來了!

  許圉師和戴至德兩人對視一眼,許圉師挑挑眉,怎麽著,剛才是我出頭,這回該輪到你了吧。


  老戴歎了口氣,沒辦法,隻能他來了。


  “啟稟聖人,老臣以為此計確實相比之前的法子要周全許多,不過,要具體施行下去,還需要許多準備,徐徐圖之。”


  嗯嗯,李治輕輕點頭,眼睛微眯著,心裏早就認同了裴炎的意見。


  “戴卿所言確實是老成謀國之言。”


  “確實急不得,急不得。”


  裴炎一臉嚴肅,暗忖道,此事當然急不得,就算想鑄造更多的官錢,讓鑄錢院的那些懶鬼都忙起來,沒有幾個月也絕對不成。


  “戴卿還有什麽要說的?”


  戴至德後退一步,咬了咬牙:“啟稟聖人,一切都按照子隆的計策辦就是了,老臣全力配合。”


  李治微微愣了一下,咦,這麽容易就認可了?


  和他預想的不太一樣啊!


  要知道,上一次他推行乾封通寶,也一樣是躊躇滿誌,受到的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少朝臣都建言奏疏,指明利害關係,百般阻撓。


  李治沒記錯的話,在場的許圉師就是提出反對意見的活躍人物,現在怎麽不說話了?


  “許卿,你是什麽想法?”


  許圉師年紀一大把,可不想招惹麻煩事,他站的最遠,又眼花耳背,連忙搖頭,表示完全沒意見。


  裴炎站在最麵前,氣勢昂然,這計策可是集結了他和裴範先兩個人的智慧,當然不會有紕漏。


  這兩個老頭子,年紀太大了,完全落伍了。


  如何能想得起有用的計策,大唐的將來,還是要靠他裴炎!

  誰都沒意見,李治很滿意,他故意忽略武媚娘憂慮的眼神,把這件事交代下去。


  負責的,仍然是裴炎。


  上次推廣糞肥,就是他一手操持,現在,長安城內外對糞肥種田接受度極高。


  李治收到不少奏疏,全都稱讚堆肥種田把蔬果的產量推高了好幾成。隻是現在還沒到稻麥下種的時候,要不然,長安城的首次糧食大豐收就是指日可待了!


  “裴卿,既是如此,這件事還由你來全權負責,凡是涉及相關事宜,需要各部配合的,都聽你的號令。”


  李治興奮的要命,針對惡錢治理,他可謂是壯誌未酬,多年以來,想到當初灰溜溜的把乾封通寶停掉的事情,他就恨得牙根癢癢。


  計劃明明那樣周全,他也發動了能夠調集的所有力量,不可謂不是聲勢浩大。


  結果,卻落得個推行一年既告失敗的慘淡結局。


  通行乾封通寶的旨意是誰發出來的,是他李治,雄心勃勃治理惡錢的是誰,還是他李治。


  不隻是朝堂上的各位大臣,就是兩京城裏的普通百姓也知道,斷絕使用惡錢那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可他們居然還公然違抗李治的旨意,各種不配合,最後竟然逼得李治退步,收回成命。


  一年的時間,一切仿佛是鬧劇一場,人人都在看至尊的笑話。


  太可恨了!


  李治把賭注全都壓在裴炎身上,指望著他能幫自己扳回一局。


  裴炎樂的,臉上的皺紋都多了幾條。


  “微臣遵命。”


  他們算是達成了一致意見,台下了兩位老臣卻板起了臉孔。


  嘖嘖……


  裴炎這廝,這是在作死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