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準備上京
祖父身上攜帶的毒傳到樓千吟這一輩,已經微乎其微了,但這也無法避免他小時候身體羸弱。小時候眾長老和樓家醫者幫他驅毒,他小小的身體渾身都會紮滿銀針。
他的妹妹也是一樣熬過來的,隻不過她那時太小,即使疼起來也不知道怎麽表達,就隻知道在他懷裏哼哼。
樓千吟卻是很清楚地記得那種滋味。他也很慶幸,幸好樓千古那時年幼無知,才沒有那麽可怕的記憶。
長老繼續道“可咱們樓家,也不是全部的樓家,隻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祖上,原是漂洋過海另一塊大陸上的人,許多年前家族內亂,咱們這一脈分支才不得不遠離故土遷徙至此。
“而我們樓家的醫藥典籍,是整個家族經過世世代代數百年的心血積累而成。可惜後來,故土遭難,家族生變,一夕之間支離破碎。我們這一脈出海逃亡,慌忙之間所攜樓家醫藥典籍也隻是其中一部分,其他部分仍留在了故國。
“雖然缺失的部分,在我們定居潯陽以後,也著手重新編纂,但樓家的各支脈各有所長,後續編纂出來的也始終不得精髓。”
樓千古腦筋轉得快,道“長老的意思是,這次瘟疫的病症,有可能需得借助咱們缺失的那部分精髓才有可能化解嗎?”
長老捋了捋胡須,道“樓家有一分支,專門克治瘟疫。在過去的幾百年時間裏,咱們原先的故國也發生過許多次瘟疫,都有記錄在冊,且這次潯陽的瘟疫傷在五髒六腑,據我的記憶,其他樓家分支的醫經典籍對此種瘟疫之症是有記載的。”
樓千古頓時滿臉欣喜,道“那咱們就去找到相關的典籍啊。”
樓千吟沒說話。
長老起身,對著樓千吟長揖,又道“我特來請家主,準許由我重回故國,尋此藥籍。”
堂上沉默許久,樓千吟道“樓家已在潯陽落地生根,如今長老回去,又怎知那邊是個什麽情況。”
長老道“過了這麽多年,藥籍流落何處不得而知,如能找到其他分支後人,也不算白走一趟。”
樓千吟思忖著,道“一趟來回需要多久?”
長老道“少則三月,多則半年。”
最終樓千吟思慮之下答應了下來,道“長老要帶哪些人手,我命人準備。”
長老道“一切從簡就好。”
樓千吟道“我這裏也會照常救治,便是找不到治病之法,也會竭盡所能延緩至長老回來。”
這樣兩頭並進也不會有什麽損失,而且還有助於盡快找到解決辦法。
等長老離開後,樓千吟轉頭看向樓千古,道“你能管得好你這爛脾氣嗎?”頓了頓,補充一句,“上京的話。”
他想著這次就讓她去,如果稍後她收拾不住,再由他入京去。
樓千古一收平時頑劣之態,當然知道事關重大,道“你放心,隻要見不著你,我脾氣好著呢。”
然後兄妹兩個就齊齊轉頭看向薑氏。
薑氏不知何意,不安地擰著手,有些茫然道“我看……我脾氣也挺好的。”
樓千古道“嫂嫂,你是跟我去京城,還是留下來跟我哥一起?”
薑氏“我還可以選嗎?”
樓千古道“當然可以,雖然我們關係很好,可你畢竟是他的妻子,你要是想留下來照顧他的話,也是能理解的。”
樓千吟也問她道“你打算跟她去還是留下來?”
薑氏踟躕了一會兒,弱勢地道“那我還是跟著去吧。”
樓千古歪在椅子上嘿嘿直笑,道“樓千吟,看看你做人得失敗成什麽樣,你的妻子,最後還是寧願跟我走,也不跟你待在一個屋簷下。”
薑氏連忙解釋道“也不是那樣,主要是,我也還沒去過京城呢。”
樓千吟冷眼睨她倆道“你們當這次去京城是好玩的?最好做好覺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薑氏連連點頭,老實答道“知道知道。”
然後樓千古就起身拉著薑氏道“嫂嫂,我們快去收拾東西吧。”然後她就哼著小曲兒從樓千吟身邊經過,姑嫂倆的聲音漸行漸遠。
樓千古道“我之前就想把你帶給小辛認識,這下總算有機會了。”
薑氏隻是笑。
樓千古又道“上次你和我哥成親,她來過的。隻不過你當時蓋著喜帕沒見過呢。”
姑嫂離開後,樓千吟也起身回了書房。
他坐在桌前,提筆給敖雨辛寫了封回信,將自己的安排都在信中告知,連夜派人送了出去。
等回完信也已經送出去了以後,樓千吟方才重新打開敖雨辛親筆的那封信,靠在座椅椅背上,將字裏行間又看了一遍,而後疊起來鎖進了抽屜匣子裏。
雖然這次是去京都對付疫情,可是樓千古是帶著薑氏一起去,艱巨的任務下還是難免有點期待的。
姑嫂倆暫時在千古的房間裏,商量著要帶些什麽。
等商量好了,薑氏也幫樓千古一起打包得差不多了,樓千古便道“嫂嫂你快回去收拾你自己的吧。咱們明天一早就出發。”
薑氏回到自己房間裏,隨身行李的話就收了幾身換洗的衣裳和一些簡單的首飾。
等樓千吟從書房出來,抬腳踏進臥房時,她已經收拾洗漱好了,正站在床邊,彎身整理床鋪,將他的被褥都抖得蓬鬆一些。
薑氏回過頭來看見他,道“你忙完了嗎,可以洗漱休息了,我這就去打水。”
樓千吟洗漱用的水,以及睡前飲用的水,水溫都剛剛好。還有屋子裏的一切都幹幹淨淨、有條有理,自打薑氏住進來了以後,房間比他自己一個人住的時候還要整潔。
他平時隨手亂放的東西,薑氏都會替他歸置好。等樓千吟想起來要找什麽時,薑氏見他找的位置,一猜便知他具體要找的東西,總能準確地說出所在來。
他不得不承認,她是一個理想的生活夥伴。
樓千吟洗漱完,見薑氏沒有在房間裏,便踱到門邊來看。卻見她正與一個丫鬟在廊邊簷下,仔細地叮囑交付丫鬟有關他的日常起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