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從殺出長安開始> 第47章 關中戰畢(4K求推薦、收藏)

第47章 關中戰畢(4K求推薦、收藏)

  渭水之濱

  渭水與秦嶺間,有一塊狹長的平原,渭水以北是郿縣,想要從郿縣前往蜀中,必須要走越過渭水,抵達秦嶺要塞關口。


  而後經由褒斜穀、故道、儻駱道等山道,進入漢中,由漢中轉入蜀中。否則也可以穿過散關,從隴西走武都過白水關、蒹葭關進入益州。


  劉範選擇的是從郿縣進入從漢中進入益州。不過在這之前,劉範還要陪著法正一起將其母親安葬。


  渭水河濱一處向陽的環水的丘陵山坡上,劉範沉默矗立在法正身旁,法正正盯著麵前的墓碑,緬懷過去。許久,法正才長舒一口氣,幽幽轉身,對上劉範的眼神,互相點了點頭,二人並肩走下了丘陵。


  下了山頂後,法正忽然停下腳步,在一旁行走的劉範也發掘了異樣,當下,同樣停下腳步扭頭看著他,“孝直突然停下腳步,不知所為何故?”


  拱手雙臂平端伸出朝著劉範恭敬長揖一禮,法正麵色肅穆,“法正,為報一己私仇,險些釀成遺禍關中百姓的千古罪事,望主公懲罰!”


  “無妨,其實我並不在意。”習慣性的展露微笑,劉範正準備勸慰法正幾句時,卻徒然停下了聲音,眼眸逐漸睜大,劉範呼吸開始變得急促,有些緊張,卻強自鎮定,“孝直方才稱呼我為主公?”


  點點頭,法正並沒有否認,抬頭冷靜的看著劉範,“正雖無甚才學,但所幸也曾通讀過兵法,領略過策略,如今,家母也永遠留在郿縣。正既然要繼續隨中郎將一同入蜀,必然也需有份信仰。


  雖不知中郎將是否看的上正,但從此以後,正願盡個人微薄之力,助中郎將完成宏圖霸業。中郎將若是不棄,正從此以後便以主公從屬自居!”


  激動的拖住法正的手臂,劉範麵上已經像綻開了一束花似的,開心的盯著法正,劉範有些言語無措,“好!好!我得孝直,猶如昔日高祖得張良也!”


  微微輕震,法正將身子伏的更低,“微末之人,不敢比肩留候,隻願為主公鞠躬盡瘁,肝腦塗地!”


  “好!有孝直相助,我心中大定!”連忙用力將法正托扶起來,劉範看著他心中也是歡喜非常。


  這一刻他真的體會到什麽是收獲的喜悅,他先前的辛苦都沒有白費。他對法正的重視,也最終轉化成法正對他的投效了。


  而法正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現如今的他,第一個獲得認主的從屬。包括之前雖然追隨自己來回征戰了很多次的徐晃和龐德,他們也隻是稱呼自己為中郎將。


  說起來,這也是一種從屬的稱呼,且已經發生了事實上的主從指揮關係,但徐晃和龐德從正名的角度來說,劉範並不是他們的主人。


  說句實在的話,就是假如劉範有一天戰死了,徐晃、龐德二人若有更好的取出,其實還可以另投明主的。像曆史上,呂布在白門樓被殺後,追隨他從長安一路殺出來的張遼,最後也還是投了曹操。


  而倘若張遼認了呂布為主公,在呂布戰死後,他就需要追隨呂布的後裔。可惜,呂布並沒有嫡子,所以也很難評判張遼的行為是否得當。


  不過相比與張遼,另一位同樣由於徐州戰敗而歸降曹操的關羽,則有自己準確的主從關係。


  那就是劉備!作為關羽的主公,劉備若是戰死,又沒有子嗣,他其實可以一直為曹操名義下的朝廷效力的,但劉備若是活著,那麽無論相隔多遠,他都要重新去投奔到劉備的麾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法正從這一刻開始,就正是成為劉範的家臣了,他與劉範的關係也變成了一榮俱榮、一辱俱辱的存在。


  領著法正,劉範精神振奮的從丘陵上下來。


  而下方矗立的眾人,在瞧見,劉範眉宇間的喜悅時,也是紛紛錯愕,畢竟他們也很難理解,為何劉範隨著法正上山祭奠一番法正的亡母後,就忽然變得精神抖擻起來。


  翻身上馬,劉範環顧一眼周邊眾人,當下,直接扭頭看向法正,問道:“孝直以為接下來,我等是繼續向西攪亂涼州軍內戰,還是直接進入秦嶺返回蜀中呢?”


  沉吟片刻,法正才麵色肅穆,道:“屬下以為,如今主公在關中的名聲已經積累了許多,到,但若想以現如今的名聲,就在關中建立一番基業,恐怕也是困難的。


  所以,正建議,不如趁著此時我軍有關中戰勝之餘威,入漢中戰張魯,與益州疏通關係,方為眼下應當重視的!”


  默默頷首,劉範也覺得關中已經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了。


  而此時,在場的眾人則早已經呆住了,滾動著眼眸,在劉範與法正之間來回逡視。方才法正對劉範的稱呼,他們可都是聽見了,在這個時代,雖然主從間也有這份稱呼。


  但像法正這樣的文士,是很少會對一個中郎將用處這樣的稱呼的。若當真用上了這個稱呼,就隻能說明,他與劉範之間已經達成了某種主從協定。


  這一變化,讓追隨劉範征戰數次的徐晃與龐德心下有些不是滋味,畢竟他們才是追隨劉範出生入死最多的人,卻沒想到劉範麾下第一臣屬的身份倒是被法正捷足先登了。


  至於法正的好友,孟達則是早已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他與法正乃同鄉,少年時便知道他的理想與報複,卻不曾想昔日傲氣睥睨天下的英雄的法孝直,竟率先拜了主。


  無數的問題隱藏在心中,孟達並沒有出聲,他知道眼下並不是詢問的時機,待到二人都有閑暇的時候,他一定還會與其暢敘壯誌的。


  而在場的這麽多人中,唯有一人,對這個結果並沒有什麽意外。那便是劉誕,在他看到劉範為法正奮不顧身的時候,他便知道法正最終肯定會被劉範給降服。


  因為從長安應對馬宇開始,劉誕還從未見過劉範對待其他任何人,有比對法正還要用心拚命的。包括徐晃和龐德,縱使劉誕此時也看出來他二人是難得的將才,也不知道當初劉範是怎麽發覺他二人的。


  但並不妨礙劉誕一路見證,劉範是如何收攏這兩人進入麾下的。而相比與收攏他兩人,從認識、交好再到施恩這一連串過程中,劉範真的是煞費苦心,所以,法正感劉範的知遇之恩,劉誕是絲毫不奇怪的。


  法正的一番言論下來後,劉範雖然看到眾人臉上都是神色各異,卻都沒有人提出異議,於他便直接決斷,領著眾人從褒斜穀進入漢中。


  與此同時

  在劉範領著大部隊從斜穀撤離的時候,在郿縣城外的郭汜軍也盡數脫離了水澤的灌溉,洪水退去後,那些沒有被衝走的兵卒也都勉強的活了下來。


  雖然夜間洪水衝擊過來時的聲勢極為浩大,兵卒們當時也很是慌亂,但在發現沒有後續伏兵攻擊之後,眾人也都迅速開始尋找可以活命的傍身之物。


  以致於在浪潮退出後,郭汜麾下的兵馬損失的並不嚴重。雖然他也把馬超給追丟了,但這卻已經不再是他關注的焦點了。洪水衝擊後的郭汜,一心隻想著回到中軍,去親眼看看李儒是否真的死了。


  他實在是不敢相信,這樣一個智謀深遠,做事穩妥的人,會忽然選擇自刎而死,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都達不到當年董公的能力與氣度,都不值得他效力麽。


  郭汜不知道答案,隻知道當他回答大營後,看見已經毫無生機躺在那裏的李儒時,他的腦子嗡的一聲震動了許久。李儒真的死了!

  而之後,又有兵卒向他稟報,李儒曾差遣李利率領飛熊軍出去過,後來飛熊大軍都沒有回來,直到他領兵出戰後,才有三名飛熊軍卒匆匆趕回來。


  郭汜知道,那三個飛熊軍或許才是李儒真正自刎的原因。可惜,此時並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給他答案。


  怔怔的呆坐回中軍大帳中,郭汜第一次發現,中軍大帳竟然也會有這麽冷清的時候。昔年追隨董公的時候,每次營帳議事時,他麾下的能人勇將是何其多!


  幽幽歎口氣,郭汜也絕對李傕是真的比不上董卓的!


  而就在郭汜獨自一人端坐中軍大帳,暗自神傷的時候,忽然帳外傳來粗獷的大聲嚷嚷的聲音,“郭阿多,聽說你在郿縣大敗了?哈哈哈,你可知道某一人在西邊獨擋了馬騰韓遂聯軍的攻擊!一群烏合之眾,也想與我等並列!”


  大手掀開營帳帷簾,樊稠得意洋洋的走了進來。而他甫一進來,就驟然感覺到氣氛的壓抑。往日至少兩人端坐的中軍大帳,此時隻剩下郭汜一人沉默的坐在那裏。


  目光掃視一圈營帳,樊稠又看向郭汜,呐呐出聲:“不久是敗了一仗,何必這般愁眉不展,我等也並非第一日從軍,有何悲傷的。”說著,樊稠忽然眉梢輕挑,似乎想到了什麽,“是不是敗的太慘,被李先生給訓斥了?”


  笑嗬嗬的擠到郭汜身邊,作為昔年董卓係的將領,他們互相間多少還是有幾分袍澤情分的。


  默默的看了他一眼,郭汜又再次陷入了沉默。見他這樣,樊稠終於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瞳眸微微張開,樊稠盯著郭汜,“郭阿多,先生人在何處?你別告訴好你把先生惹的離開了?”


  同樣作為董卓係的將領,如今能夠將他們凝聚到一起的除了李儒,再也沒有其他人了。剩下的則都是粗魯的武夫,對謀略根本一竅不通,所以對李儒他們是既害怕又敬重還依賴的。


  抬頭看了眼直勾勾盯著自己的樊稠,郭汜麵色發苦,目露悲傷,“先生自刎了!”


  “郭阿多,你最好別把先生得罪死了,否則誰也救”沒等郭汜回應,樊稠就憑著自己的猜測念叨著說個不停,然而隻說到一半,他就硬生生的止住了話頭,滿臉驚悚錯愕的看著郭汜。


  “郭阿多,你在說什麽?”瞪大眼眸看著郭汜,樊稠是真的被這句話給驚到了,許久,他才緩緩回過勁來。兀自滾動了一下喉結,樊稠說話有些艱難,“為何要自刎?”


  苦澀搖了搖頭,郭汜也想知道答案。可惜他回來晚了,並不知道。


  怔怔的看著郭汜,半晌,樊稠才又問出第二句,“那我們接下來怎麽辦?”


  李儒死了,他們真的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麽辦了。是按照原定計劃,繼續向西攻擊,還是帶著李儒的屍體,迅速返回長安。


  良久,經過劇烈思想鬥爭後的郭汜,咬咬牙,道:“繼續向西攻擊,將馬騰韓遂打出關中,隻有將他們驅逐出關中,關中才能安寧下來。而憑借此戰的功勳,我們才好在後麵與李稚然的爭奪中,占據優勢。”


  盯著張大嘴巴的樊稠,郭汜冷冷一笑,獰聲道:“先生之所以自刎,大有可能是覺得我等不能輔佐了,所以才決定從苦難中解脫。而我卻要告訴李儒,他李稚然不行,還有我郭阿多嗎,沒有必要去選擇身死!”


  隨著郭汜的一番說辭後,樊稠內心掩藏的那股鬥誌,擊敗馬騰韓遂證明自己的衝動也瞬間迸發出來,沒有多少廢話,樊稠直接同意了郭汜的建議。


  郭汜樊稠麾下的精銳本就是裝備了長安最精良的兵甲,先前對戰馬騰韓遂的時候,就一直出去擊破的狀態。如今,再當他們攜帶滔天怒氣發動攻擊的時候,韓遂馬騰是根本無力阻擋的。


  迅速被郭汜樊稠擊潰,韓遂馬騰向陳倉潰逃而去,郭汜樊稠又繼續追擊,馬不停蹄,在陳倉雙方又展開了一場大戰,馬騰聯軍再次大敗。


  最終韓遂以同為涼州將領的名義邀請樊稠攀談交情,最後,才念在同鄉的份上,樊稠才放了馬騰韓遂從關中撤離。


  至此,從興平元年初掀起的關中戰亂,正是結束。這是一場戰役的結束,卻也是三輔動亂的開始!——

  遂、騰走還涼州,稠等又追之。韓遂使人語稠曰:“天下反覆未可知,相與州裏,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共一言。“乃駢馬交臂相加,笑語良久。--《後漢書董卓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