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下南鄭
戰場捉對廝殺的時候,誰也料不到會遇見怎樣的對手,就像潘鳳沒想到會遇上呂布一樣,堂堂河北名將,就倉促消失在曆史的洪流中了。
在這樣的亂世中,其實作為武將,是既期待遇上猛將,又害怕對陣的猛將的。漢家尚武,猛將總是被人偏愛的。但是,戰力平凡的人,也還是害怕會遇上猛將的。
若當真突然遇上了如呂布一般的存在,那橫死當場也是令人悲傷的事情。
好在,今夜張衛與孟達都是實力相當的對手,二人你來我往間,竟鬥的有聲有色。張衛手握大刀,孟達同樣兵器為刀,刀鋒卷映著寒芒,兵鐵交鳴聲在夜空中爆響。
兩人對戰這種事情,其實也要看人的,如果一方強悍無比,雙方實力懸殊,或許結果也顯而易見,壞就壞在,兩個人實力相當這的情況。
雙方互相拚殺幾十招後,卻發現誰也拿不下誰,可眼看著再又十幾招就能擊敗對手,於是又卯著勁,互相酣戰起來。於是,兩個原本不如流的戰將,此時竟也打的有聲有色。
讓周圍的兵卒都不禁暗自感歎,平常沒看出來,自家將領竟是有鏖戰敵將數百合的戰力。
而在張衛與孟達鏖戰的時候,雙方的兵馬也都戰到了一處,相比於南鄭城,隻有張衛這麽一個將領,孟達身後,可是有龐德緊隨的。
因此,在他衝進來與張衛酣戰到一起後,龐德也率兵衝了進來。夜晚黢黑,到處都是喊殺聲,城內局勢也格外混亂,於是龐德便直接在人群中廝殺起來。
龐德的戰力是強悍的,當他介入當戰鬥後,先前還勢均力敵的兩股軍隊,忽然間就有一方開始潰敗了。張衛被孟達糾纏著,根本脫不開身,軍卒們再麵臨龐德這樣強勢的突擊,瞬間就敗逃起來。
畢竟戰場上遇上這麽強橫的將領,都是意味著對方就是敵軍將領,而將為一軍之膽,眼見敵軍將領都這麽凶猛,那些群龍無首的兵卒再不逃跑還等著什麽。
兵卒們順著大道或者裏巷,開始四處亂竄,迅速抓住漢中兵卒,龐德直接讓他帶著自己往郡守府方向趕去。他的思路很清晰,要想控製南鄭,就要先控製住張魯。
周圍兵卒忽然產生的潰敗,也讓身處孟達戰鬥漩渦中的張衛很是驚疑,“不要慌亂,守住腰道,等待援軍,敵軍沒有多少人!”
可是任憑他如何的放聲嘶吼,周圍該奔逃的戍卒還是奔逃,黑夜中其實很難分的清晰,與其留在這裏冒著被斬殺的風險,大家還不如先逃散再說。
這就是漢中長久不經曆戰事的弊端。
一旦真的麵對戰事時,習慣安逸的漢中兵卒,下意識的都會選擇避而不戰,尤其是在這個主將被限製的時候,看見身邊有同伴後退,他們就也會跟著後退。
兵卒的後退讓張衛分了心,而他這一份心,就直接讓孟達抓住了機會,大刀順勢劈砍在張衛的刀杆,而後刀刃抵著刀杆,一路滑下去。眼看就要切斷手指,張衛無奈之下隻能迅速鬆開手,大刀順勢從手中脫落。
而鬥戰中失了兵器,就是隻待宰的羔羊。見張衛大刀落地,孟達也是眼疾手快,一個刀鋒直接橫劃向張衛,迅速後仰,躺在馬背上,張衛堪堪避過孟達的大刀,不料他還沒來得及抬身,就感覺到一股勁風襲來。
緊接著,張衛就被一隻大手提了起來。縱馬從張衛身邊疾馳而後,孟達單手抓住張衛的衣襟,直接將他從馬背上拽了下來。後仰倒背,張衛沒有地方借力,於是隻能被孟達這麽摔到地上。
重重摔在地上,張衛手肘撐著地,剛想爬起來,孟達的大刀就迎麵襲來,直接架在他的頸脖上。怔怔盯著孟達,張衛有些不甘心,似乎是看出了他的不甘心,孟達嘴角也浮現笑容,“戰場上隻有勝者才有發怒的資格!”
隨著孟達一聲喝擒後,迅速有兵卒上前來將張衛捆綁住,而得知張衛被擒拿後,漢中眾兵卒更沒有抵抗的心思,紛紛選擇了投降。
此時,劉範也在徐晃的拱衛下,率領後續隊伍進了城。甫一瞧見孟達擒住一名敵將,劉範也是意外非常,“子敬,此番不僅破城還生擒了一名敵將,此戰首功非你莫屬!”
喜滋滋昂首挺胸,孟達握刀朝劉範抱了抱拳,“謝主公!”說罷,他直接扭頭,也不看法正。此番動作自然也落入劉範的眼中,當下,隻能無聲搖了搖頭,繼續道:“那子敬留在此處接手城防,公明、孝直隨我一道入郡府!”
“遵命!”聞言,徐晃、法正紛紛頷首應命。
劉範瞥了眼被兵卒擒著的張衛,看了眼徐晃,“公明,將他也帶上吧。”隨後,張衛被徐晃直接單手提上了馬,眾人緩緩向郡守府行去。
躬身一直到劉範遠去,孟達才喜上眉梢,連忙謂身旁的郤揖道:“迅速接管城防!”
與此同時,漢寧郡守府
郡守府的大門已經被兵卒重開,庭院內燈火通明,雖然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有些明亮,但龐德還是令人點著火把,仔細搜索郡守府的每個角落。
當他衝進郡守府的時候,張魯已經消失了,詢問了府上的扈從管事,也並沒有人知道他的去想。對此,龐德也是惱恨不已,好不容易逮到機會,卻讓對方跑了。
稍傾,龐德數次搜查為果後,劉範已經率人趕了過來。當他從龐德處得知,張魯已經從郡守府逃離後,神情也有些意外。
稍微思量片刻,在詢問完龐德前來的時間和孟達攻入城的時辰後,劉範的眉頭也微微皺了起來,按理說,龐德在那麽短的時間內就衝進郡守府,張魯不可能有機會逃走的。
默默與法正對視一眼,法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而來回忖度思量了許久後,劉範隱約有了想法,恐怕是還有人提前察覺了他們的意圖,先一步前來迎走了張魯。
眼角微微縮了縮,劉範凝思片刻,嘴角忽然露出微笑,旋即朝著身後人群喊道:“楊柏何在?”
“屬下在!”迅速從人群中擠了出來,楊柏連忙來到劉範跟前,“中郎將有何差遣?”方才入城時劉範並沒有想起自己的接應功勞,難道現在是要給自己表功了?
“此番你接應有功,戰後我回綿竹必向州牧稟明你的功勞,你便等待升遷吧!”
“多謝使君!”聞言,楊柏喜上眉梢。
“無需言謝!”笑著擺擺手,劉範穩聲道:“我也久聞楊氏乃漢中望族,此次一見,果然不凡,不知族中可還有其他人,我定要當著他們的麵好好讚揚一番楊都尉!”
眼眸瞬間亮起,楊柏當即連聲道:“有的,使君請隨我來!”說啊,楊柏迅速轉身,單手前引激動的領著劉範一行人向楊鬆府上趕去。
麵上掩飾不住喜悅,他終於有機會向楊鬆證明自己了!
一行人迅速來到楊鬆府上,此時天才蒙蒙亮,楊鬆府上卻已經雞飛狗跳,恐怕他也知道南鄭失守的消息,此時應當在準備行囊,留著逃命同。
“咚咚咚!”
府們被敲響時,整個楊府都瞬間安靜了,從廳堂內快步走出來,楊鬆驚疑不定的對著大門喊道:“何人在門外?”
“是我!大兄!”
麵色一動,楊鬆自然能聽出來楊柏的聲音,他正想著誰能護送他安全出城,卻不想楊柏就趕來了。他還為先前責罵楊柏的事情而愧疚呢。連忙上前,打開門扉,楊鬆正準備向楊柏致歉,卻被眼前的一幕嚇愣住了。
呆呆的環顧門外的一眾漢子,楊鬆滾動一下喉結,最終將目光定格在了劉範的身上,以為這個青年不僅儀表不凡,而且氣度明顯就是這群人的頭領。
深吸一口氣,楊鬆瞥了眼楊柏後,隻是默默的看著劉範。
麵露微笑,劉範隻是輕輕一句,“你便是楊鬆?”
眉頭一凝,楊鬆盯著劉範依舊不說話。而一旁的楊柏卻是心下震驚,剛才他並沒有提及楊鬆的名諱的,想到這裏,楊柏忽然內心忐忑起來。
“正是!”點頭回應,楊鬆也不否認,“不知公子尋我何事?”
“想問你一個人的去向。”楊鬆爽快,劉範也不扭捏。
“我並不知道師君人在何處,我也隻是剛剛得知南鄭城破,還沒來得及與師君匯合。”劉範說問個人,楊鬆的第一反應便是張魯。
可劉範卻搖了搖頭,依舊微笑淡淡道:“不是張公祺,而是閻圃!”
話落,楊鬆神情陡然變化,隨即凝重的看向劉範。他雖然貪財,但能做到楊家話事人的位置,也並非愚笨之輩。劉範的意思很容易猜測,張魯可能被閻圃接走了。而他作為南鄭大族,又與閻圃相處日久,一定知道他們會躲在哪裏。
“怎麽,你不知道嗎?”麵上依舊掛著笑容,語氣也平淡正常。劉範似乎並沒有脅迫他的意思。
“如今南鄭已經拿下,張公祺再怎麽也逃不出益州的,你若告知我他們可能的去處,我便上表朝廷為你嘉獎。”
“公子,我與公祺主從一場,若隻為了名利就將其供出,是否有些過於殘忍了,恕鬆很難從命!”
“你不是害他們,而是在救他們。你要知道,如今漢中兵荒馬亂,倘若他二人遇到亂匪,被截殺了,你豈不是罪過更大。”頓了頓,劉範又道:“如此,我再加你金千斤,益州珍奇寶物一箱,如何?”
“這。”麵露為難之色,猶豫許久,楊鬆才不確定道:“如今兵荒馬亂,公祺與我至交,我也不忍心見他罹難,為安全起見,我隻能道出大概位置,至於能不能尋到,鬆實在不知!”
微笑頷首,劉範就靜靜的看著楊鬆,等待他說話。
再稍微猶豫片刻後,楊鬆終於還是向劉範說出了方位。
南鄭,城東道觀
漢中作為五鬥米教興盛的傳教聖地,不僅張魯,當初張修在開始布道時,就有南鄭子民營建了許多道觀。後來張魯統領南鄭後,更將道教發展成了漢中主要政教。
用道義來約束百姓,用教條來懲戒罪犯,甚至有些罪惡較輕的人,是要自己主動來道觀內虔誠懺悔的。所以,在南鄭城四方,都設立了道觀。
夜間通常沒有人,隻有白日的時候才開門。而此時,東城的道觀內,卻又一盞燭火幽幽亮著,道壇蒲墊上,正端坐著一人。其身旁跟隨著一名文士,麵色緊張。
“你不是害他們,而是在救他們。你要知道,如今漢中兵荒馬亂,倘若他二人遇到亂匪,被截殺了,你豈不是罪過更大。”頓了頓,劉範又道:“如此,我再加你金千斤,益州珍奇寶物一箱,如何?”
“這。”麵露為難之色,猶豫許久,楊鬆才不確定道:“如今兵荒馬亂,公祺與我至交,我也不忍心見他罹難,為安全起見,我隻能道出大概位置,至於能不能尋到,鬆實在不知!”
微笑頷首,劉範就靜靜的看著楊鬆,等待他說話。
再稍微猶豫片刻後,楊鬆終於還是向劉範說出了方位。
南鄭,城東道觀
漢中作為五鬥米教興盛的傳教聖地,不僅張魯,當初張修在開始布道時,就有南鄭子民營建了許多道觀。後來張魯統領南鄭後,更將道教發展成了漢中主要政教。
用道義來約束百姓,用教條來懲戒罪犯,甚至有些罪惡較輕的人,是要自己主動來道觀內虔誠懺悔的。所以,在南鄭城四方,都設立了道觀。
夜間通常沒有人,隻有白日的時候才開門。而此時,東城的道觀內,卻又一盞燭火幽幽亮著,道壇蒲墊上,正端坐著一人。其身旁跟隨著一名文士,麵色緊張。夜間通常沒有人,隻有白日的時候才開門。而此時,東城的道觀內,卻又一盞燭火幽幽亮著,道壇蒲墊上,正端坐著一人。其身旁跟隨著一名文士,麵色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