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之抗戰元勛> 第二十八章 新的大戰(十一)

第二十八章 新的大戰(十一)

  (各位:道個歉。本章節是過渡章,大量文字為引用和摘抄。非是小子有意蒙別各位的金錢,實乃文章之必須!) 

  原來,這與李劍生非常了解馬鴻賓、馬鴻逵兄弟有關! 

  事實上,馬鴻賓、馬鴻逵並非親兄弟,而是堂兄弟。馬鴻賓父名馬福祿,字壽三,曾率回民軍隊馬步七營旗,編為「簡練軍」,駐防山海關、永平府及薊州之幫均鎮等地。1900年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是年陰曆五月二十二日,馬福祿騎兵在廊坊一帶與侵略軍短兵相接,重創侵略軍,史稱庚子第一場惡戰。二十六日,馬福祿入城內防守正陽門(前門)城樓。時侵略軍以英使館為基地,設十柵於城前,逼正陽門樓,欲奪制高點。馬福祿激勵將士攻柵,戰三日,奪二柵,又自督戰,數日奪七柵,只一柵未下。至六月六日夜,忽飛彈入口,歿於陣上。馬福祿陣亡后,簡練軍則由其弟馬福祥繼續統領。馬鴻逵是馬福祥長子。 

  馬福祿陣亡時,馬鴻賓年僅16歲,還在家鄉。其叔馬福祥回到甘肅任靖遠協副將時,令馬鴻賓和馬鴻逵在署讀書。馬福祥任西寧鎮總兵兼代青海辦事大臣時,曾成立西寧礦務馬隊。由馬鴻賓帶領,從此起家,以後發展為馬鴻賓的基本武裝力量。後來經歷幾次戰役,顯示出他的軍事才能和沉著勇敢,深為馬福祥所倚重。1920年直皖兩系軍閥戰爭起,直系軍閥得勝,馬福祥當時是站在直系軍閥一邊,因此得升任綏遠都統。馬鴻賓隨之陞官。1924年,第二次直奉軍閥戰爭后,馮玉祥任西北邊防督辦,允許馬鴻賓自行招兵。1926年,馬鴻賓部改編為國民軍二十二師,馬為師長,下轄三個旅,實有8000餘人。後來一直在當地剿匪,頗有戰績。閻、馮倒蔣失敗后,馬鴻賓接受蔣介石任命,部隊改編為暫編第七師,馬任師長,后又被任命為甘涼肅邊防司令。1932年冬,馬鴻逵準備就寧夏省主席職務,時馬鴻逵所部三十五師駐在河南,蔣介石令馬鴻賓到河南接替馬鴻逵任三十五師師長,將第七師交馬鴻逵,互換防地部隊。后蔣委員長為了籠絡他們兄弟,准把兩個部隊的番號互換,就把第七師改為三十五師。在這個時期,馬鴻賓與馬鴻逵因權力上發生矛盾,不大和睦,后又因軍隊駐地及械彈補給問題發生齟齬,仍鬧矛盾,馬鴻賓的三十五師仍駐在金積一帶。此後,馬鴻賓即以中寧為基地,長駐於此。不久,甘肅「綏靖」公署主任朱紹良命令三十五師向隴東開拔,堵擊紅軍。 

  1935年夏,馬鴻賓部騎兵曾在六村與紅軍有所接觸,均系小規模戰鬥。其時,蔣委員長令朱紹良下令馬鴻賓堵擊北上抗日紅軍進入陝北。馬鴻賓派一o四旅的步兵在平涼一帶布防。並在正寧縣屬湫頭和四村先後接觸兩次,雙方各有損傷。1935年秋,紅軍二十五軍徐海東部路過平涼,馬鴻賓部設防堵擊,並派兵尾隨,相機夾擊。紅軍在平涼縣白水鎮附近馬蓮鋪擊潰了三十五師尾追紅二十五軍的馬吉庵團三個營。這時,馬鴻賓正趕到馬蓮鋪,率隨從20餘人參加戰鬥,時已黃昏,又值大雨,紅軍撤離戰場。第二天,馬鴻賓在當地收集部隊,埋葬陣亡士兵。而紅軍已進到涇川縣王母宮山上,擊潰三十五師二o八團,團長馬開基被擊斃。紅二十五軍順利北上,進入陝北根據地。 

  後來,另一支紅軍經過隴東,陝北革命根據地派出紅軍接應。時馬鴻賓部冶成章旅駐環縣曲子鎮,適當其沖,交戰之後,被紅軍擊潰,冶成章受傷被俘。紅軍教育后釋還。其後又在固原的白楊河與紅軍遭遇,被打垮了一個營。經過幾次交鋒,馬鴻賓受到教訓,知道了紅軍的厲害,不敢輕舉妄動了。 

  當然,這也只是李劍生敢向馬鴻賓寫信的原因之一。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李劍生很認同馬鴻賓,除開馬鴻賓沒有屠殺紅軍戰士外,更因為馬鴻賓是一位積極抗日的愛國將領。 

  原來,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之後,馬鴻賓部編為八十一軍,馬鴻賓升任軍長,所轄仍為原部隊三十五師和一個獨立第三十五旅,后奉命前往綏西抗禦日軍。后一直堅持與日寇作戰,殺傷日軍的同時,因部隊僅有舊式步槍,多抵抗不住,因此傷亡較重。尤其,日軍攻佔新民堡以後,以此為據點,向灘地進行「掃蕩」戰。又從包頭調來偽蒙騎兵,號稱五個師(實際每師只有二三百人),分駐灘地。馬鴻賓命令各團利用沙漠敵人汽車不能暢行之利,以「磨盤」戰術與敵周旋,敵進我退,敵退我進,與敵常保持五六華里之距離,遇到有利地形和機會,就進行反擊。並選拔了二三十人組成突擊隊,夜間到新民堡附近鳴槍擾敵,使之不得安寧。這樣過了**天。後來,突然趁日軍趾高氣揚地步行前進時,從多面發動包圍、攻擊,傷斃敵軍200多人,遍地都是屍體。本欲全殲進犯之敵,惜敵人坦克來救,並大批敵兵前來增援,馬鴻賓部才迅速撤退。 

  日軍撤走之後,馬鴻賓所部經過幾天準備,分別向灘上偽蒙騎兵進攻,經過一個多月的幾十次交戰,偽蒙軍一觸即退,逃過黃河。最西面才登昭的敵人據點,被傅作義部攻克。於是伊克昭盟大面積的灘地,全部收復。1941年冬,日軍過黃河南,向包頭以南之桃力鳴、大樹灣等地進行掃蕩,與馬軍遭遇。激戰兩晝夜,馬鴻賓所部擊退敵軍,又數次派兵襲擊包頭以西昭君墳之日本侵略軍,並在包頭以東,使士兵偽裝成老百姓,相機破壞鐵道,阻滯日軍運行。1942年,馬鴻賓隨傅作義在綏西作戰。是年冬,傅作義部攻下蔡燈台的日軍陣地,馬鴻賓部一七九團馬奠邦部攻下史家營子,二o五團攻下新城日軍陣地。 

  馬鴻賓在抗日戰爭中打得有聲有色,讓李劍生手下留情。否則,憑馬鴻賓的部隊,還真不夠看的。當然,要想完殲馬鴻賓所部,在已經被知覺的情況下,僅憑四個旅的騎兵雖能獲得全勝,但已部肯定有損失。不過,李劍生在一線天布置的數萬大軍,那可不是吃素的。當然,李劍生雖終沒有對馬鴻賓動手,除開這些認同外,還因為他知道馬鴻賓最終投入了人民的懷抱。原來,在解放戰爭時期,1949年9月19日,馬鴻賓所部在中寧縣接受了解放軍提出的條件,宣布起義,在協議上共同簽字。代表解放軍簽字的是十九兵團六十四軍軍長曾思玉。馬鴻賓及所屬部隊國民黨八十一軍起義后,尚有萬餘人,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派了各級幹部300多人,到各師、團、營、連擔任政治工作,並改編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獨立第二軍。馬鴻賓被任命為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央國防委員會委員。馬鴻賓在解放前後,致力於民族團結、特別是甘肅回漢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內部團結,常以近百年甘肅歷史上的民族事件,引以鑒戒,教育各族群眾,反覆說明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偉大,很受人們的稱讚。 

  正因為這些原因,李劍生才沒有多動手,直接寫信給馬鴻賓。想不到,還真如他所想。所以,當馬鴻賓兄弟提出5000馬匹后,李劍生便知其人乃是真心和好,要知道,他自己的部隊才不到2000馬匹,馬鴻逵的實力比他還不如。所以,這5000馬匹還真是體現了他的誠意。 

  處理完了「西北四馬」,李劍生所部立即回師。只是,讓他想不到的事,一場空前的大戰又將迎接他的到來。大戰的另一方不是別人,而是胡宗南的第一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