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揚名
「……中國人始終表現高度之民氣。對自身力量具有信念。中國人民為自由獨立、爭取最後勝利而戰。依然表現最大之決心而不能動搖。特別是處於敵後的二路軍的根據地。其艱苦和殘酷絲毫不亞於正面戰鬥的程度。戰鬥雖然是熾烈而無情的。但我從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在《大公報》上連續登載的美國記者詹森的敘述。使得大後方的人民知道了敵後抗日的艱辛。民眾的頑強。將烽火不斷。血戰連天的場景一下子拉近到眼前。那一幅幅真實的照片。讓人們的感覺真實而貼近。
當然。詹森的敘述不乏吹捧。但在這個時候。任何一個勝利的消息都會讓久已沉悶的民眾歡呼。都會讓久已壓抑的情緒得到一次釋放。二路軍。一下子名聞全國。余飈的名字。讓很多國人矚目。一個草莽將軍。一個出自富豪。卻從小另類的形象。還有一位美麗有才的妻子。一位躲在幕後神秘的謀士。更有一批來源複雜的特別能戰鬥的手下。這些都不斷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緊接著。一份報捷電報再次引起了大後方的轟動。二路軍司令余飈親自指揮。輕取日軍一個機甲中隊。全殲一個機械化步兵中隊。地方游擊隊擊破日軍的裝甲部隊。這可是一個爆炸性的消息。絕不亞於用步槍齊射。擊落飛機一樣令人震驚。
這時。「游擊之母」趙老太掀起的抗日熱潮還未完全消退。她正奔走呼號全民抗戰。身體力行收復國土。引起國內外重視。如今又有了一位敵後抗日英雄。不僅戰績不俗。而且還有著一套對付日本鬼子的奇特辦法。並聚殲了日軍機甲中隊。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
國府趁此機會大肆宣傳。並且再次影射八路軍。游而不擊。專打友軍。不打鬼子。專事擴充。保存實力。畏戰不前。空有超過二路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兵力。卻無二路軍所創造的戰績。
《中央日報》便特別指出:二路軍部隊在裝備方面不及一般部隊。且在強敵包圍之中。但是他們終能以劣勢裝備在敵人統治比較鞏固的華北予敵重創。……要學習華北的光榮模範。各部隊在作戰時就應協同動作。而不應保存實力。按兵不動。予敵以可乘之機。更不可借國難之機專事擴張。搶佔地盤。不聽政府號令。置民族大義於不顧……
「余司令神來之筆。讓人驚嘆哪。」陳恭澎笑容滿面的恭維道:「全殲日軍機甲中隊。這在大後方可是引起了轟動。余司令可稱為名將了。」
「名將這稱呼確有些過了。」余飈淡淡一笑。說道:「我已經看過了軍委會的電報。抽調的十人戰術指導小組克日啟程。前往重慶。做為游擊戰術的指導教官。另外。破甲槍榴彈的製造工藝和樣品也一道帶走。」
破甲槍榴彈的技術含量並不高。況且估計軍統已經把圖紙弄到了手。再說余飈也不準備對此敝帚自珍。只要能讓中國人少些傷亡。狠狠打擊日本鬼子。他對此技術的流出一點也不心疼。
「余司令不想去參加首期將官訓練班。」陳恭澎試探著問道:「那可是個鍍金的好機會。以後可就要青雲直上了。」
「唉。現在我可走不開呀。」余飈故作遺憾的搖了搖頭。「日軍機甲中隊覆沒。很可能要採取大規模的報復。新區還在與日軍頑強抗衡。你也知道。二路軍成分複雜。我坐鎮。還能少些事情。」
「那是。那是。」陳恭澎連連點頭。說道:「余司令在二路軍中的威望和號召力無人能比。在這個時刻確是不宜輕離呀。」
「戰鬥頻繁。物資匱乏。要不是這樣。二路軍早就擴充了。」余飈的話裡有話。因為國府打著支援二路軍的幌子。要從河南或山西向這裡增兵。在余飈看來。這不是來幫忙的。是來摻砂子的。是來搗亂的。如果軍隊的控制權落入他手。按照國府的一貫做法。一定會向周圍的八路軍進攻。到時候不僅無法打擊日寇。反倒會陷二路軍於危險境地。丟失來之不易的地盤。
「兵多了。可以向外爭地盤。爭補給。更好的打擊日本鬼子嗎。」陳恭澎是什麼人。一下子就聽出了余飈的弦外之音。笑著解釋道:「更何況。軍有軍規。他們來了是併入二路軍。還是歸餘司令調遣嗎。」
「就怕他們瞧不起我這個草莽司令呀。」余飈抿著嘴角。帶著一絲冷笑。「我要的是能打仗的。肯為了抗日救國獻身的真漢子。誰要是想爭權奪利。嘿嘿。犯了軍規。我也不是個心慈面軟的人。」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自然是沒有問題的。」陳恭澎聽出余飈話中暗含的殺氣。急忙緩和著氣氛。「余司令不要誤解國府的意思。在華北能站穩腳跟。與日本人、八路軍鼎足而立的。屈指可數。國府是不想丟掉這塊根據地。是愛護。珍惜。是想方設法來支援的。絕沒有其他的意思。」
「我也只是說說罷了。」余飈開顏一笑。說道:「只要國府的物資支援能源源不斷。我就能創造更好的戰績來回報國府。這一點。還請陳兄向上面反映反映。」
「這沒有問題。」陳恭澎差點就要拍胸脯了。表功似的向余飈說著好消息。「第一批支援的物資馬上就要運來了。其中的一半就是給余司令的。聽說有一批自動槍械。這下子二路軍的戰鬥力又能提高不少了。上面可是等著余司令再次勝利的消息呢。」
「自動槍械。」余飈的眼睛一亮。轉而又有些苦惱的嘆了口氣。「那東西好是好。可惜子彈消耗太大。使用不了多長時間哪。」
「哦。這倒是個問題。」陳恭澎還真沒想到這點。這便是特工與軍人的區別。
「有總比沒有強。」余飈釋然道:「以後再想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