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
並州軍已經是無法阻止司馬軍的渡河了,但這並不妨礙並州軍發起更為猛烈的攻勢。
這一路之上,並州軍已經不知道斬殺了多少的司馬兵,不過到達蒲阪之後,文欽和鄧艾下令,繼續地加大攻擊力度,就算不能將司馬軍全留在河東,但至少也讓司馬氏嚐到切膚之痛。
驍騎營和越騎營已經全力投入了戰鬥,這和追擊戰不同,此刻的司馬軍已經全部雲集了渡口上,但渡船畢竟是有限的,就算一次可以裝載數千人,將這數萬軍隊運送過黃河去,至少也要來回地跑十幾趟。
黃河在蒲阪津一帶河麵寬闊,水流平緩,這也是蒲阪津成為最重要的黃河渡口之一的原因,否則處處急流險灘,渡船極易地觸灘沉沒。
河麵寬闊雖有河麵寬闊的好處,但是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渡船每來回渡一次,都要花費不少的時間,盡管這些渡船已經是竭盡全力地擺渡了,但船總得一槳一槳來劃,河也得一丈一丈來渡,把這一撥的司馬軍運送過去之後,即刻便又返航,折回東岸來運下一撥。
而東岸上的戰鬥,始終打得是如火如荼,並州騎兵知道這將會是他們最後的進攻機會了,斬獲越多的人頭,獲得的功勞便越大,要知道,並州軍在軍功方麵的獎賞是極為豐厚的,不光有金錢土地的獎勵,而且還有官職爵位的獎勵,殺敵越多,功勞便越大,錯過了這次的機會,以後再想獲得這麽豐厚的軍功,自然就難了。
所以,在並州騎兵的眼裏,這人頭攢動的河岸上,簡直就是遍地黃金啊,而且俯首即可拾,並州騎兵的攻勢自然是無比的淩厲,他們倚仗著騎兵的優勢,不斷地向著司馬軍的陣地發起進攻,斬獲著每一顆人頭。
此刻的司馬軍也已經是退無可退了,麵前就是波濤洶湧的黃河,如果掉到河水中,那基本上是死路一條,他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些往返於河麵的渡船上。不過渡船數量終歸是有限的,每一次可以承載的人數都是額定的,想活著離開河東郡,他們就必須要抵擋得住並州軍的進攻,獲得上船的機會。
在最大的求生**麵前,司馬軍的鬥誌還是激發了起來,他們拚死抵抗著,盡可能地阻擋著並州軍的進攻,為了最後的一絲生的希望而拚搏著。
文欽和鄧艾對視了一下,此刻驍騎營和越騎營確實已經是傾盡了全力,盡管他們攻擊力十分的強悍,殺敵的數量也是不少,但還是讓不少的司馬軍登上了渡船,逃之夭夭了。
和屯騎營相比,驍騎營和越騎營在機動能力上是略勝一籌的,但在衝擊力上,卻是略有遜色,他們缺乏一錘定音的手段,比起屯騎營那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攻擊力來,確實是稍有不足,所以盡管重創了司馬軍,但終究還是讓司馬懿父子逃脫了。
司馬師是乘坐著最後一批渡船離岸的,渡口岸邊殘餘的司馬軍力量已經是薄弱之極了,根本就無力再抵抗並州騎兵的攻擊,司馬師所乘的渡船不過才離岸數十丈,並州騎兵的戰馬就已經踏到了岸邊。
弓騎兵毫不猶豫地出手射箭,這是並州軍的最後一波攻擊了,有的箭射到了船上,射死射傷了不少的司馬兵,這些死難者,也確實是悲催的很,本來他們已經離開了河東的土地,極有希望逃出生天,但無情的箭矢還是奪走了他們的性命,成為了最後一批死於並州之戰的人。
不過司馬師已經麻木了,這一戰,死亡的人數雖然還沒有來得及統計,在大概的數量卻也差不多能估算出來,除了在祁縣一戰被全殲的司馬軍騎兵,剩下十幾萬的步兵,能有一半逃過黃河,就已經是可以燒高香了。
近七萬的軍隊死在並州,這場戰役,司馬軍是徹徹底底地失敗了,而且不光是損失掉了人馬,就連司馬氏一直掌控的平陽河東二郡,從此也落入到了曹亮的手中,司馬家在並州再無寸土,將來就算是想反攻,恐怕也再難找到突破口了。
黃河的水在咆嘯著,司馬兵奮力地劃動著船槳,渡船終於是逃出了並州軍弓箭的射程,許多人這才算是長籲了一口氣,不容易啊,這種死裏逃生的感覺,確實是讓心跳加速恐懼不已。
司馬懿是先前過河的,他是躺在擔架上,隨同第一批過河的士兵渡過的黃河。
到達臨晉關之下的時候,司馬懿拒絕入關,而是讓人攙扶著,坐在了西岸的渡口邊,他要親眼看著最後一批的司馬軍渡河,也要見證他失敗的最後一刻。
曾幾何時,司馬懿率領的軍隊南征北戰,東討西殺,幾乎是鮮有敗績,就算當年和諸葛亮交手,司馬懿雖然屢戰屢敗,但論其損失,卻是微乎其微的,而諸葛亮之後,司馬懿出征,每戰必勝,完全沒有失敗這一回事。
十七年了,司馬懿這位常勝將軍,也終於是品嚐到了失敗的苦澀。
是自己老了,還是對手太強了,或許是兼而有之?司馬懿拖著病體殘軀,淒然地望著黃河的河麵,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對於這次徹頭徹尾的失敗,司馬懿心中隻留下了無盡的惆悵和蒼涼。
以前打了敗仗,或許司馬懿可以毫不在意,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這一仗打輸了,下一仗回來便是,正是憑著這股子百折不撓的勁頭,司馬懿耗死了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也打敗了無數的對手。
但這一次,司馬懿感覺到,他再也扳不回來了,並州的這一次慘敗,估計也是他生命中最後一次的領軍出戰了,以這種近乎屈辱的方式結束他的戎馬一生,司馬懿還是心有不甘的。
但再不甘也是無濟於事,就如這滔滔的黃河水,逝去的一切,再也無法挽得回來了,也許這就是司馬懿的宿命,無法逃脫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