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最後的三國2興魏> 第1388章 付出未必就有回報

第1388章 付出未必就有回報

  河內郡是拱衛洛陽的屏障不假,在黃河沿線的軍隊全部撤離的情況下,河內郡孤懸黃河之北,便給人一種孤掌難鳴之感。


  更何況,河內郡目前駐防的兵力並不多,隻有三四萬人,一旦並州軍對河內大舉進攻,這點兵馬,還真不夠並州軍差牙縫的呢,五十多萬的兵馬在冀州都吃了敗仗,河內的駐軍憑什麽能擋得住並州鐵騎?

  就算洛陽有不少的軍隊,但洛陽的防禦壓力特別的大,他們根本就不敢輕易地去增援河內,因為這些軍隊是洛陽防守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有失的話,洛陽豈不成為了空城一座。


  所以如果並州軍真的進攻河內之時,洛陽的軍隊隻能是隔岸觀火,最多也是增兵於黃河渡口,嚴防死守,不讓並州軍輕易地渡過黃河來。


  所以與其如此,倒不如主動地將河內的軍隊毫發無損地撤到黃河防線上去,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減少無謂的損失,而且可以增加洛陽的防禦力量,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鍾會的計劃之中,整個黃河以北的所有地盤,都是要放棄的,冀州之戰失利之後,司馬軍已經守不住這些地盤了,縱然現在還控製在司馬軍的手中,但是隻要並州軍一殺到,就便可以輕易地席卷和橫掃這些地方,司馬軍繼續地派兵留駐於此,隻不過是白白地送人頭,什麽好處也沒有。


  其實如果沒有黃河這道天險,就連鍾會也不知道接下來的局麵該如何處置,此刻的司馬軍,已經是兵敗如山倒,無論在氣勢上還是在實力上,都是並州軍壓了一頭,短時間是很難緩過氣來的,如果沒有黃河天險,並州軍完全可以勢如破竹,輕易地橫掃青兗豫徐,甚至直接攻破洛陽都有可能。


  這就是決戰失利之後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如果這一次獲勝的是司馬軍,那麽司馬軍不但可以乘勝收複冀州,而且還可以大舉進入並州幽州,徹底地消滅曹亮的殘餘力量,一舉平定天下。


  但可惜沒有如果,這場冀州之戰敗得最終還是司馬師,那怕司馬師為這場大戰做了兩年多充分的準備,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不能說司馬師不夠用心,不夠細致,事實上司馬師已經做到了極致,無以加複,歸根結底,還是曹亮太妖孽了,從始至終,他就沒有給過司馬師機會,這敗仗,司馬師吃得不冤。


  司馬師瞎了眼,已經無法像以前一樣來指揮作戰了,他將兵馬指揮大權交給鍾會臨時代管,也實屬無奈之舉。


  不過在其位就是謀其政,鍾會受命於危難之際,自然得想辦法力挽狂瀾才行,而經營這道黃河防線,已經成為了司馬軍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


  如果他們抓得緊抓得牢,或許還有機會把曹亮擋在黃河以北,把並州軍的氣勢給壓下去,守住黃河以南的半壁河山,也許過個幾年,司馬軍就能夠恢複點元氣,才有重新反攻河北的可能。


  鍾會把他的黃河防線的構想全部向司馬師進行了闡述,在鍾會的計劃之中,千裏黃河防線起於潼關,終於青州入海口,將分為上遊、中遊和下遊三段。


  上遊是司州河段,從潼關到延津,做為拱衛京師洛陽的重要防禦河段,上遊防線將會是一個重中之重,在這兒,司馬師軍將會集結超過十五萬的大軍進行防守。


  中遊是兗州河段,從延津到臨邑,這一段河道距離較長,渡口眾多,極易成為並州軍主攻的目標,所以中遊防線也至少需要十萬以上的大軍來駐防。


  下遊是青州河段,從臨邑到入海口,這一河段水流平緩,防守的難度極大,很可能會遭到並州軍的偷襲,所以至少也需要五萬以上的兵力防守。


  整個黃河防線,至少需要十五萬左右的兵力,這也是最低配置要求了,而在實戰之中,很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兵力加入到黃河防線之中來。


  鍾會強烈建議陽平的軍隊撤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黃河防線上目前幾乎是無兵守禦,尤其是青州和兗州河段,幾乎等同於形同虛設,如果司馬師不主動地將陽平的十五萬軍隊帶出來,那麽黃河防線真到了無兵可禦的地步,單單依靠青州和兗州那些可憐巴巴的郡國兵,真是難以構成有效的防禦體係的。


  就算如此,黃河防線上兵力的缺口太大了,畢竟這可是長達千餘裏的防線,鍾會已經在想方設法地排兵布陣了,但目前的兵力仍舊是捉襟見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個本大將軍來想辦法吧。”司馬師主動地道,鍾會臨時地代理起了軍事指揮之權,但並不意味著他就可以把司馬師的權力都拿去,隻有司馬師才有調動兵馬的權力。


  司馬師也認識到了黃河防線的重要性,能不能守得住這道防線,那可關乎黃河以南司馬氏的半壁河山呀,如果能將曹亮擋在黃河以北,這無疑是一個最為理想的結果了。


  為了冀州之戰,司馬師幾乎把國庫都給掏空了,不僅僅是斥巨資打造了一支騎兵部隊,而且冀州全民皆兵堅壁清野的策略,也無情地消耗著司馬師的錢袋子和米袋了。


  冀州原本就是魏國的第一大州,人口眾多,經濟富足,又遠離邊境戰場,與吳蜀兩國的交戰始終不會波及到這裏,以前的冀州乃是魏國錢糧賦稅的第一大來源,也是支撐魏國對外作戰的最重要基地。


  不過隨著形勢的變化,冀州淪為了主戰場,朝廷不但沒法再從冀州征調出錢糧賦稅來,而且每年還得向冀州輸出大量的錢糧,以保證冀州防禦體係的維持。


  如此一來,這兩年魏國的經濟壓力非常的大,其他的州郡也沒有多少餘糧,大規模的支援冀州之後,其他的州也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但是付出未必就要有回報,冀州失守,這麽多的錢糧最終也打了水漂,魏國的經濟也因此而變得一蹶不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