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 逃跑
屯騎營的突然入局,就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本來司馬軍還能勉力維持的戰局頃刻間就慘遭逆轉,屯騎兵就如同是在戰場上掀起了一股風暴,瞬間就席卷了一切。
射聲營和和長水營也開始陸續地渡河了,三座浮橋,將並州軍源源不斷地向黃河南岸進行著輸送,他們所掌控的縱深地帶也越來越多,司馬師苦心經營了一載有餘的防線,在數個時辰內就徹底地宣告崩潰了。
此刻司馬師的心頭,是一陣的悲涼,他本以為平定了淮南叛亂,就可以集中全力守住黃河防線,最終達到劃河而治的目的。
看來自己想得還是太幼稚了,現在曹亮的實力,完全是異乎想像的強大,他不僅擁有強悍到令人發指的軍隊,而且還擁著著連弩飛石船這樣匪夷所思的發明創造,這個的對手,當真是恐怖如斯。
司馬師心裏湧起了一絲無力感,無論他如何的努力,無論他如何的奮鬥,到頭來,一切都是鏡花水月,一切都是竹籃打水,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也看不到任何的前途。
黃河防線的失敗,也預示著司馬王朝的崩潰,現在的司馬師看似還擁有著半壁的河山,但他心理清楚,失去了黃河防線之後,廣闊的青兗徐豫,都將會淪為並州軍鐵蹄蹂躪的對象,再也沒有什麽能阻擋並州軍前進的步伐了,就連洛陽,都將會成為曹亮的囊中之物,司馬氏敗了,這一次真得敗了。
司馬師心中無限的悲涼,本以為父親司馬懿辛苦了一世創下來的基業到他的手中可以發揚光大,但沒有想到,短短的幾年,就喪師失地,一敗再敗,如今更是走向了覆滅的深淵,再沒有任何挽救的可能了。
眼看著大勢已去,鍾會立刻向司馬師這邊靠攏過來,勸說司馬師趕緊撤退,否則的話,並州軍一旦全部越過黃河,想走恐怕都來不及了。
司馬軍在白馬渡集結的兵力不過才十萬人,而並州軍在黎陽集結的軍隊卻達到了二十多萬,幾乎並州軍所有的主力兵團都集中於此,光是在兵力上,就足以對司馬軍構成碾壓之勢。
司馬軍之所以能和並州軍進行對抗,就是因為他們手中握有黃河天險,可現在這天險盡失,分布在黃河沿線千裏之上的軍隊則成為了司馬軍的短板,光是白馬渡一帶的司馬軍根本就無法抵擋並州軍的進攻。
所以鍾會看到形勢已經不可逆轉,便立刻勸說司馬師趕緊撤走,尤其是並州軍擁有著速度最快的輕騎兵,隻要驍騎營一過黃河,司馬軍的任何軍隊都恐怕都無法逃掉。
此刻堅守白馬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司馬師雖然心中還有一絲的不甘,但奈何形勢如此,他也不敢再多做停留了,下令駐守白馬的軍隊全線撤退,撤向洛陽方向。
這個時候,在屯騎營的強力衝擊之力,司馬軍的陣形已經是完全大亂了,屯騎營向著縱深方向大舉推進,一路橫掃碾壓,擋者披靡,如入無人之境。
屯騎兵全身上下都披著厚厚的重鎧,就連戰馬都披著馬鎧,刀砍不傷,箭射不進,麵對這樣恐怖的防禦,司馬軍根本就奈何不了他們,更可怕的是,屯騎兵的強大的衝擊力,一個屯騎兵就如同是一座鐵塔,司馬兵與這硬碰硬,隻有粉身碎骨的份,而屯騎兵卻是毫發無傷。
在並州之戰和冀州之戰中,司馬軍已經見識過了屯騎兵的可怕攻擊力,對於他們而言,這麽多年來也始終找不到破解之法,隻要屯騎兵一出現,司馬軍隻有扭頭逃跑的份,還好屯騎營雖然攻擊力無與倫比,但在速度上和耐力上,與普通的騎兵相差很多,隻要賣力一點逃跑,司馬軍的騎兵還是有機會逃出生天的,否則的話,屯騎兵真的是天下無敵了。
可是並州軍除了無堅不摧的屯騎兵之外,還有擅長遠程攻擊的弓騎兵和以速度見長的輕騎兵,隻要這三大騎兵密切配合,司馬軍真得是無可匹敵,並州之戰和冀州之戰,司馬軍的騎兵兩次敗於並州騎兵,那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實力方麵並州騎兵確實具有碾壓性的優勢。
當初司馬師以為自己得到了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就可以組建出與並州騎兵實力相當的騎兵來,但事實證明,司馬師的想法真得太天真了,司馬師打造的騎兵,不過是東施效顰而已,隻學到了一個皮毛,真正和並州軍對戰之時,還是敗得一塌胡塗。
司馬騎兵和並州騎兵的差距,判若鴻溝,根本就無法逾越,現在他們所倚仗的黃河天險蕩然無存了,如何能是並州騎兵的對手,所以趁著並州軍的主力尚未渡過黃河,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由於白馬的戰局過於混亂,就算是司馬師下令了撤退的命令,卻也未必能傳達到每一支的部隊之中去,而且許多的人馬,還處於並州軍的團團圍困之下,就算人們接到了司馬師的命令,卻也無法奉命行事了。
最終隻有一半左右的人馬逃出了白馬,其餘的軍隊,大部分都被並州軍分割包圍,就地殲滅了,除了戰死的,就是投降的,而絕望之中的司馬軍大多是選擇了投降,至少也是可以撿一條性命回去。
隻有少部分的軍隊繼續地負隅頑抗,寧死不降,這些軍隊大多是司馬家的嫡係軍隊,是忠於司馬師的。
隻不過這種抵抗完全屬於徒勞,對戰局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一旦陷入到並州軍的重圍之中,想要突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最終一樣難逃覆滅的命運。
隻有逃出白馬的五萬大軍,這才算是撿了一條命回去,他們打馬如飛,步兵則飛速地奔跑之,恨不能肋生雙翅,一口氣逃回到洛陽去。
但並州軍似乎不想放過他們,驍騎營渡過黃河之後,立刻是發起了追擊,向著司馬軍逃跑的方向一路狂追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