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最後的三國2興魏> 第1686章 等待時機

第1686章 等待時機

  從延熙十六年至今三年多的時間,薑維已經連續向隴西發起了三次進攻,平均一年一次,而進攻的規模,也是一次比一次大。


  薑維也是密切的關注著中原的局勢,司馬氏的敗亡和曹亮的崛起,讓中原的形勢變得大亂起來,這無疑讓薑維感覺到了機會的來臨,中原越亂,形勢便對蜀國更為的有利,所以薑維才會如此頻繁而密集地用兵,想趁亂取勢,一舉占領隴右,奠定進攻中原的基礎。


  但是薑維的對手郭淮實在是太老辣了,如果薑維換一個對手的話,也許他已經成功了,但郭淮守禦關隴二十多年,對關隴之地了如指掌,盡管薑維的攻勢咄咄逼人,但郭淮始終就是穩守這一招,扼其險要,堅守不戰,薑維雖有小勝,但是最終因為糧草補給跟不上的緣故,隻能是撤兵罷戰。


  巍峨險峻的秦嶺給蜀國提供了自保的屏障,讓蜀國得以用一州之地就能製衡強大的魏國,但是凡事總有有利的一麵,也有不利的一麵,無論是諸葛亮還是薑維,他們出兵之後最大的困難並不是敵人如何強大,戰略戰術是否適當,而是後勤保障的問題。


  出兵的規模小,便難以對魏軍構成威脅,而出兵的規模大,糧草給養的運輸便成為了一個致命的關鍵所在,數萬人馬出征,每日的糧草消耗是十分驚人的,所以蜀軍利於速戰而不利於持久,戰爭一旦進入到了相持的階段,蜀軍的糧草供應肯定會掉鏈子,最終不得不撤軍。


  就算大智如諸葛亮,也始終拿不出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來,就算他創造出了驚為天人的木馬流馬來運輸糧草,也無法徹底地解決糧草供應的問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還真不是隨便說說的。


  郭淮在防禦蜀國進攻的方麵,和司馬懿所使的招數是一脈相承的,不貪功不冒進,不求速勝,他們就是要用磨功,把蜀軍給磨死了。


  薑維對此也是一愁莫展,解決不了糧道的問題,蜀軍就無法在關隴一帶大展拳腳,更無法克敵製勝。


  延熙十九年薑維攻狄道無果之後,便決心沉下來解決糧草供應的問題,目前蜀軍北伐所需要糧草,大部分是來自蜀中的,蜀中平原號稱是天府之國,物產豐饒,但是從蜀中運抵糧草到前線,路途遙遠,轉運困難,自古便有千裏不運糧的說法,千裏運糧,還抵不過路途上的消耗,所以從蜀中之地轉運糧草到關隴前線,始終是蜀軍後勤上的一個短板。


  諸葛亮在世之時,便早已注視到了這個問題,他親自前往漢中,督促蜀軍在漢中屯田,並給漢中百姓以資助,讓他們提高種田的積極性。然後漢中最大的困難就是人口,當年曹亮在漢中吃了敗仗,撤退之時,遷走了漢中大部分的人口,導致漢中人口銳減,田地荒蕪,雖然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但依然比較緩慢,僅憑漢中一帶,是無法給大軍北伐提供充足的補給的。


  所以蜀軍每次北伐之前,都會在漢中一帶屯積大量的糧草軍資,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蜀軍高層例來對糧草補給異乎尋常的關切,糧草運輸已經成為了戰爭之中不可忽視的重中之重。


  但盡管如此,蜀軍每次進攻,幾乎都要陷入到糧草匱乏的窘境之中,雖然屢打勝仗,但始終在糧草補給這一塊是一個致命的短板,打了勝仗也不得不撤軍。


  薑維痛定思痛,認識到如果不能徹底地解決糧草補給的問題,蜀軍就無法將勝仗轉化為勝勢,就算他拚盡全力,打再多的勝仗也是枉然,隻要敵軍采用一個拖字訣,最終的結果依然是注定了的,蜀軍不得不因為糧盡而退兵。


  而想要解決這問題,單憑從蜀中大規模的運糧根本就無法解決,過於遙遠的路途,運輸的消耗實在是太大了,現加上路途艱險難行,轉運困難,所以那怕傾舉國之力,恐怕也是無法支撐長期的戰爭的。


  想要真正實行糧草無憂,就必須實現糧草的前線供給,在前線上屯田墾荒,恐怕是唯一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薑維沒有選擇在漢中屯田,而是選擇了更接近於隴西的遝中進行屯田,遝中與隴西一山之隔,而薑維近幾年又頻頻地在隴西用兵,所以遝中成為了薑維屯田的首選之地。


  自從去年正月從隴西撤軍之後,薑維就一直沉下心來搞屯田,集中了十幾萬的軍民,甚至是從隴西遷到蜀地的羌、氐等胡人,也被薑維征召到屯田的隊伍之中,全力以赴地墾荒屯田,兩年下來,得糧二百餘萬斛,為下一次的北伐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接下來,薑維就是在等待合適的時機了,這幾年來的不斷征伐,雖然寸土未得,但薑維也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薑維認為,單憑蜀軍的力量,是不足以和魏軍相抗衡的,在關中局勢平穩的時候,自己幾乎是無機可趁,隻有等到關中大亂之時,彼時出兵,才有獲勝的把握。


  所以這次薑維沒有著急,而是耐心地等待時機的來臨,他很清楚,以前自己太急於求成了,欲速則不達,虛耗兵馬錢糧,所以這一次他一定要求穩,做好萬全的準備,等待到合適的時機再行出兵,這樣北伐成功的把握就會變得很大。


  六月,司馬昭廢魏立晉,改朝換代,消息傳到了遝中,薑維大為的興奮,例來改朝換代都代表著動蕩,而且司馬昭稱帝之時,並不占據統領天下的優勢,僅僅隻是以雍涼之地割據稱帝,偏安一隅,如此的晉國社稷,明顯地帶有先天不足的成分,薑維認為,自己出兵的機會很快就會來臨了。


  不過薑維這個時候沒有輕舉妄動,而是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潛入到了關中,去探聽關中的消息,隻有關中真正的發生動亂,才是自己出兵的最佳時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