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1章 沓中
漢中這邊有閻宇在做妖,無形之中拖了姜維的後腿,倒也不足為懼了,只有沓中的鐘會,倒還是讓鄧艾有些忌憚的。
鍾會的這一支人馬,約有三萬餘人,幾乎全部都是司馬倫的部下,是當年司馬倫降蜀之時從關隴帶過來的。
隴西之戰時,司馬倫損失也是相當慘重的,原本十萬人馬折損過半,最終只剩下了五萬人,這也算是司馬家碩果僅存的部隊了,他們跟隨著司馬倫一同降蜀,駐守在以沓中為中心的陰平武都一帶,全面負責北線西路的防禦。
後來後主劉禪宣召姜維司馬倫等人覲見,司馬倫便留下了鍾會在此駐守,暫代其職。
原本按司馬倫的計劃,此次面聖之後,他還是會回到沓中來,但出乎意料的是,到了成都之後,劉禪見司馬倫如此年經有為,十分地欣賞,便招贅其為駙馬,留在了都城。
後來西陵那邊的戰事吃緊,司馬倫主動請纓助戰,又從沓中抽調了兩萬兵馬,到西陵增援姜維了,所以沓中的防務,也就全部交給了鍾會了,朝廷也正式地升鍾會為鎮西將軍、陰平都督,由他來全面負責沓中的防禦。
沓中的位置,一點也不次於漢中,魏蜀兩國之間的邊境線比較漫長,漢中只佔據著東段,而西段的陰平和武都防線同樣也是極為的重要,如果被魏軍奪得了陰平武都二郡,那麼不僅是漢中的蜀軍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而且魏軍也可以從關城白水順勢南下,直接威脅到劍閣的安全。
劍閣可是蜀中的門戶,過了劍閣,便是一片蒼茫的蜀中平原了,幾乎是無險可守,所以劍閣一旦失守的話,那蜀國直接就舉白旗投降了。
為了保護劍閣的安全,姜維特意地在漢中和沓中建立起了兩大防線,將魏軍攔阻在巴山以北,不讓其有靠近劍閣的機會,這樣才是最為穩妥的防禦,畢竟劍閣雖險,但如果真讓魏軍兵臨關下的話,同樣也是十分危險的,姜維當然不希望出現這樣的一種局面。
所以漢中和沓中的防禦極為的重要,這兩處要地不管是那一處失守的話,對蜀國來說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漢中的防禦體系是姜維一手建立起來的,同樣沓中的防禦雖然交給了司馬倫,但姜維也是認真地參與過沓中防禦體系的規劃,目前鍾會在沓中也是執行著姜維的防禦計劃,固守著沓中的各個戰略要點。
鍾會也是一位頗有謀略的大將,是司馬倫最為信任的心腹親信,所以司馬倫離開沓中之後,才敢放心地將沓中的防務全權交給鍾會來處理。
鍾會領命之後,也是非常的勤勉,所有的關隘要塞他都要親自去視察部署,如何的排兵布陣,也是經過他深思熟慮的,任何的一個細節,鍾會都不曾放過。
畢竟鍾會也清楚沓中防禦的重要性,所以他受命以來,不敢有半分的懈怠,許多的事情,都是親力親為的。
唯一有些欠缺的就是,就是沓中兵力的問題了,按姜維原先的計劃,駐守沓中的是司馬倫的五萬人,這樣就能保證各個要隘關口都有相應的兵力來駐守。
但司馬倫後來一下子抽調了兩萬人馬之後,沓中的防禦便顯得有些空虛了,鍾會本事再大,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布起防來,捉襟見肘,頗為的窘迫。
鍾會確實是有些犯愁了,兩萬人馬一下子給調走了,這不可一個小的數目,整個沓中的防禦體系就得重新來構築了,但這又無法做到平均抽調,畢竟有些緊要的地方,那可是一名士兵也撤不得的,所以鍾會只能是將一些不太緊要或者是側翼後方的據點減少一些兵少,至於那些重點防禦的關隘,卻是萬萬也動不得的。
沓中的兵力調動,鄧艾自然是了如指掌的,不光在漢中方向上有大量的魏軍間諜在活動,在陰平武都一帶,一樣也有無數的間諜在傳遞著情報,讓鄧艾可以適時地了解到蜀軍在陰平武都一帶的動向。
司馬倫一下子抽走了兩萬人,對鄧艾來說自然是一件相當利好的事情,沓中的防守之力,無形之中就減弱了不少,制定進攻計劃的時候,鄧艾也自然是要做出針對性的調整。
沓中是蜀軍防禦的核心地帶,自然是駐守著重兵的,在鄧艾的進軍計劃之中,並沒有準備對沓中實施強攻,而是命令馬隆率銳騎營及五千守備軍從沓中以西的甘松和沓中以東的羌道對沓中之敵進行包抄,採用圍而不攻的策略,將鍾會困在沓中。
在迂迴包抄的上面,銳騎營自然是佔據著明顯的優勢的,儘管陰平一帶地勢也是以山地為主,但沓中相對來說是比較寬闊一些的,否則姜維當初也不會選擇在這裡屯田,所以鄧艾給馬隆的任務就是要拖往鍾會,圍而不攻即可。
而鄧艾真正的殺招是派遣牽弘率左衛營從祁山南下,走孔函谷,直取武街,那兒鍾會雖然派兵駐守,但兵力較少,司馬倫抽調的兩萬人馬,大多是從武街和橋頭一帶抽走的,所以相對來說,武街這一帶是比較空虛的,鄧艾命令牽弘要不惜一切代價,對武街發起強攻,火速地拿下武街,然後率兵即刻南下,直取陰平橋頭,這樣就能一舉地切斷鍾會的退路。
如果真得拿下橋頭的話,鍾會的大軍就會陷入到絕境之中,所以鍾會肯定不會坐以待斃,派兵來和魏軍爭奪橋頭的。
不過橋頭那邊地勢險要,只要牽弘能提前一步封鎖白水峽谷,鍾會就是插翅也難逃,然後趁其慌亂之際,銳騎營從側后翼發起進攻,必可以將鍾會全殲於陰平橋頭。
只要在陰平橋頭一帶解決了鍾會之後,馬隆和牽弘就可以合兵一處,向東奪取白水關,直逼劍閣,威脅成都。
而漢中之敵,也將徹底地陷入到孤立無援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