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開海令

  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海令


  時間就在夏國的水師南北營進行大規模整編進程中快速流逝,很快來到六月。


  開元元年六月八日,夏國龍川郡南浦縣海港鎮。


  海港鎮東門之外的官道上,一隊隊商旅沿著道路不斷前行。


  “喂,伍長,最近來我們這裏的人怎麽一下多了這麽多啊?”


  城門位置,看著官道上絡繹不絕的行人,負責守門的一名士兵悄聲向身前的伍長,悄聲詢問道。


  一旁,其他的兩名士兵聽到這名士兵的問話,也全都是一臉好奇的看向伍長。


  “去!


  你們這些笨小子天天守著城門,難道沒看到那裏貼著的那張告示啊?”


  聽到手下士兵的詢問,伍長的臉上露出一抹得色,朝著城門右側張貼告示的位置指了指道。


  “伍長,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幾個都不識字,哪裏知道上麵說的是些什麽,你快給我們說說唄”


  順著伍長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剛才那名出聲問話的士兵麵色一垮,苦著臉輕聲道。


  “你不識字難道還不會聽啊”


  伍長裝模作樣地板著臉訓斥道。


  “切!還不是你不讓我們靠過去聽”


  士兵聞言小聲不忿道。


  “咳咳!就你小子事多!那是一張鼓勵民間百姓開海和發展奴隸貿易的告示”


  聽到士兵的小聲嘀咕,伍長麵上有些掛不住,訓斥了一句之後,也不再打官腔,出聲解釋道。


  “開海?奴隸貿易?這些都是什麽意思啊?”


  士兵一臉好奇。


  “嗯哼!反正就是讓老百姓購買船隻,然後出海對外發展商貿和買賣人口的事情。


  快!全都打起精神來,閉嘴不準說話了,前麵有一支大隊伍過來了,說不定是什麽大人物過來了”


  伍長臉上閃過一抹不自然,說完害怕士兵再問,連忙擺了擺手有些不耐煩地訓斥道。


  說實在的,其實他也不識字,這些東西也都是他這幾天聽別人說起的,對其同樣是一知半解。


  聽到伍長的話,幾名士兵皆是一驚,連忙轉頭朝著路上看去。


  隻見,距離城門大約還有百米處的官道上,一支由五輛馬車組成的車隊正在朝著城門方向馳來。


  在這支車隊的前方是一輛用以載人的馬車,馬車上一名孔武有力的壯漢穩穩坐在前方駕車。


  而在這輛馬車的後方,則是四匹馱馬牽引著四駕馬車,每輛馬車上都滿載貨物。


  車隊兩側,數十名壯漢分列兩排護衛兩側。


  在如今的夏國,能夠組織起這樣一支隊伍出行的,一看就是豪富人家。


  “貴人請止步,請出示路引!”


  片刻之後,車隊緩緩來到城門前,伍長連忙帶著三名士兵上前,恭敬攔阻道。


  所謂路引,實際上也就是離鄉證明。


  在夏國,為了便於管理百姓,自夏國成立以後,戶部就會治下三郡和京畿地區的百姓進行了統一的登記造冊,以便於施政和人口管理。


  不過,戶部雖是會對所有百姓都進行登記,但卻不是所有人都會發放類似後世身份證這樣象征身份的東西。


  隻有身份達到一定層次的人才會發放魚符,一般針對的都是官員和有爵位之人,持有魚符者則可自由出入夏國各地。


  而普通百姓,若想要離鄉則需要路引。


  按照夏國的戶籍製度規定,普通百姓凡遠離所居地百裏之外的,都需由當地政府部門發給一種通行證,上麵記錄有持證人的相關戶籍信息,就叫路引,若無路引或與之不符者,按律是要依法治罪的。


  “這是我家主人的魚符”


  聽到伍長的問話,駕駛馬車的壯漢將手中魚符遞向伍長道。


  “原來是高縣子駕到,我等失禮,還請大人見諒!”


  接過壯漢手中的魚符,伍長略一打量後,立刻雙手將其遞回,帶著四名守城士兵讓到一旁,恭敬行禮道。


  “爾等也隻是照章辦事,不必多禮!”


  馬車車簾掀開,從中露出一名身著錦服的中年男子,他朝著幾人擺了擺手,不在意道。


  “謝大人,裏麵請!”


  伍長見狀躬身答謝,然後恭敬地伸手指向城門道。


  “走吧!”


  錦服男子見狀笑著朝伍長點了點頭,然後朝駕車的壯漢道。


  “是”


  壯漢聞言恭敬領命。


  當即,車隊一行朝著海港鎮城內駛去。


  “伍長,剛才那位到底是誰啊?”


  等到車隊進入城內,幾名守城的士兵不由看向他們的伍長,好奇地問道。


  “剛才那位可就是曾經雄踞燕郡的燕王高開道”


  看著一臉求知欲的幾名手下,伍長臉上的神色頓時再度得瑟起來,昂著頭顱道。


  “哦!”


  幾名手下聞言,頓時齊齊哦了一聲,臉上皆是露出滿臉崇拜的神色看向自家伍長。


  看著幾名手下臉上的崇拜神色,這名伍長心中也是萬分得意,同時心中暗道:

  看來以後自己也得多認幾個字才行!


  原來,剛才入城的正是高開道一行人,給他的駕車的壯漢正是其手下心腹高軒。


  自夏國建立以後,為了安撫一些主動投降諸侯,趙安對他們進行了一係列的冊封,皆為閑爵。


  在這其中,原來的燕王高開道就是其中之一,被封為薊縣縣子,享正五品待遇。


  這些被閑置的降臣雖然基本已經絕了再度入朝的希望,但夏國卻也未對他們進行過多的幹預和看護,不僅準許他們自由出入,還允許他們帶爵經商。


  此次高開道帶著車隊趕來海港鎮,正是為了半月前夏國剛剛頒發的開海令和奴隸令兩條法令而來。


  半月前,在龍雀穀之戰勝利後不久,夏國中樞在下達了整編水師南北營兩營詔令的同時,開海令和奴隸令也在不久同時頒發。


  這兩條法令的頒發,立刻在夏國朝野引發了熱議。


  所謂開海令,也就是允許夏國民間百姓自行購買船隻,組織商隊,然後出海遠洋,對外發展海外貿易。


  在這條法令裏,夏國不僅規定了民間百姓和商隊可以采購的商船製式和規模,還對遠洋商貿中可以交易的商品和稅收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同時,在夏國境內的海港鎮,朝廷還將組織第一次船隻公開交易會,將部分船隻販賣給百姓用作商船。


  第一批提供的商船都是來自李舜臣所部朝鮮水師帶來的船隻,以及徐海所部的倭寇所駕乘的船隻,主要以樓船和關船為主。


  隨著李舜臣等人的投效,以及倭寇集團的殲滅,夏國已經先後獲得了超過900艘艦船,主要以明代福船和倭人大關船為主,其中還有一小部分的朝鮮樓船。


  這些戰船有大有小,基本都能適應海上航行。


  有了這些新收獲的船隻,再加上船廠原先所生產的100多艘戰船,整個夏國的戰船數量已然超過千艘,其中類似鄭和寶船的大型艦船就有上百艘。


  如此多的戰船,完全足以裝備一支三四萬人的水師。


  然而,以夏國如今的水師規模,就算是擴編之後也根本用不上這麽多的船隻,其中將有超過半數以上的船隻將會被閑置。


  對此,兵部原先所提的意見是將其集中到海港鎮和臨水鎮進行封存,等到夏國的水師規模提升以後再將其取出使用。


  這一提議在朝會上卻是被趙安給直接否定了。


  在擁有了建造鄭和寶船的技術水平以後,對於那些較小的樓船和關船,趙安已經根本看不上了,就算以後夏國的水師規模再度提升,他也不準備讓夏國的水師裝備這些戰力低下的船隻。


  朝會上,經過一番激烈熱議後,趙安最終拍板決定將這部分多餘的船隻全部販賣給夏國民間用作商船使用。


  理由有三:


  首先,這些空置下來的樓船和關船閑置在港口,不僅是對物力的一種浪費,還會占用本就規模不足的港口設施,不利船廠和水師營地的擴建。


  第二,這些閑置的戰船若是想要將其再次利用,則必須要花費不少的人力來看護和保養這些船隻,這將會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對夏國的財政將是一筆負擔。


  將這些船隻販賣給民間百姓,不僅可以減輕朝廷的負擔,同時還能增加一筆巨大的財政收入。


  一舉兩得。


  第三則是,在夏國的未來規劃之中,趙安可是把海洋商貿作為夏國未來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這項工作自然是越早啟動越好。


  將船隻販賣給民間百姓,可以大大加快這項工作的進程,在夏國的造船業還未完全發達起來之前,為民間海洋商貿的發展創造條件。


  為此,一條開海令的頒發也就順理成章了。


  開海令頒發以後,作為唯一定點銷售艦船的海港鎮立刻就迎來了一波人流高峰,他們幾乎全都是衝著這些艦船來的。


  趙安雖是準備在民間大興海洋商貿這一行業,但考慮到眼下夏國初定,國內有實力的百姓有限,能買的起商船的少之又少。


  所以,在第一批的販賣名單中,對外出售的船隻就隻有200艘,是淘汰下來的這些船隻裏體型較大的那一部分。


  而這200艘船隻公開交易的日子就在兩日之後,也就是六月十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